- +1
為芒果“殺熟”?哥哥姐姐破浪斬棘,終成“收費員”
在觀眾的消費心理上反復“殺熟”,最終會如何?
8月以來,“姐姐”落下帷幕,王心凌獲年度總冠軍,“哥哥”在19日開始披荊斬棘,兩檔節目試圖將熱度銜接起來。

如果這個接檔,目標是殺熟呢?
8月17日,芒果超媒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7.14億元,同比下降14.5%,歸母凈利潤11.91億元,同比下降17.95%。
上半年營利雙降的背后,則是同時段的芒果會員價雙漲。
8月9日,芒果TV會員、芒果TV全屏會員價格再次調整。調整后芒果TV會員月卡上漲5元到30元/月、季卡上漲10元到78元/季、年卡價格保持248元/年,漲幅最高超過20%。
此次為芒果TV近一年來第二次調價。持續的漲價的背后體現了視頻平臺的憂慮。
不過,漲價的不止是芒果,連投屏都要收費的故事早就在現實中發生。
此外,各視頻平臺的聯合會員玩法較多,也讓人變成了選擇困難癥。
不僅推出不同平臺的捆綁銷售,如視聽聯合、購物聯合、生活聯合等,還包括限定會員的玩法,如密逃卡(即芒果TV半年會員+密逃限定盲盒)等。
本質上這都是一種捆綁銷售的行為,消費者在獲取多重權益的同時,也面臨聯合會員無法使用,不同平臺價格差異大等問題。

聯合會員存在不同平臺的價格差異,例如芒果平臺,芒果+京東聯合會員年卡為248元,在京東平臺,京東+芒果聯合會員年卡則為148元,甚至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也存在不同差異。
在會員價上玩套路,在營收上無法解套,芒果作為長視頻的四大平臺之一,也折射出了優愛騰芒的集體焦慮。
對此,藍鯨財經王雅迪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會員價格的差異,既有聯名帶來的捆綁原因和促銷特質,也有針對特定平臺用戶消費能力上的“殺熟”可能,互相導流之下的消費不平等,本質上是一種消費歧視,不應該出現。
同時,會員權益被指注水,例如廣告插播在劇集中,無法覆蓋全部影片等,視頻平臺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難以解決,也基于盈利焦慮。
在主要營收靠廣告+會員費的態勢下,依然在“燒錢”的長視頻很難解決會員權益注水的問題。
唯有找到新的營收賽道如互動影游形成的類似游戲內付費、綜藝直播深度互動下的打賞、帶貨或其他,才能有解決的騰挪空間。
當下,除了營收壓力外,長視頻平臺還有三大痛點。

一是劇集價格問題。
長視頻在多年的版權大戰中把劇集的價格抬得過高,導致現在僅僅靠會員費,也只是增收不增利,漲價會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
二是原創內容問題。
在網綜、網大、網劇這三大長視頻平臺創新的領域,監管更嚴,且過度娛樂問題還帶來了審美疲勞,效法奈飛模式的精品戰略又過于“賭博”,難以緩解自身壓力,會員黏性并沒有真正被激活。
三是內容付費問題。
除了長視頻內容外,更多的內容付費模式如商城、互動影游等均沒有開啟出新賽道,導致營收空間依然狹窄。
也是在上述痛點下,各大平臺也是為了用戶多出錢,花樣輩出。
此次8月9日漲價,恰逢在《乘風破浪3》、《聲生不息》、《大偵探》等熱門節目收官之際,芒果TV的動作就頗為有些過于“死要錢”了。

借助爆款的收尾,逼迫用戶為了看到“劇終”而繳費,這本質上是涸澤而漁的打法。
爆款能激活一定的用戶黏性和付費熱情,但漲價很容易觸及用戶的價格敏感,導致“劇終”之后不再續費。
結果,一種會員付費模式在許多用戶身邊成為了常態,盡管有些折騰:不會專門去開年卡會員,只有當感興趣的劇上播時,才會短期開通。
或者說,會員選擇性付費,本身就是平臺黏性不足的表現,唯有持續爆款才能讓會員持續付費,僅僅靠豐富版權庫存形成長尾,難以刺激用戶消費激情。
優愛騰芒,你們會的,其實觀眾也會,只是不想折騰罷了。
于是,反復漲價來“殺熟”的結果,是營收被反殺了。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