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炸串生意:油鍋里的數字賽道
說到炸串,腦海中的第一個場景,是汗津津的夏日傍晚,路邊一家家飽含煙火氣的夫妻店或者蒼蠅小館。三五好友相約,拿著炸串觥籌交錯的痛快、邊走邊吃的愜意,在炎熱的天氣和熱油的熏染下,蒸騰出無法替代的滋味。
畫面雖然美好,但如果把炸串當做一條賽道進行連鎖經營,不免讓人產生諸多疑問:品牌力如何建設?差異化如何體現?壁壘如何打造?天花板是否太低?與夫妻店相比有何優勢?生意能否長久持續等等……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讓人產生諸多疑問,看起來只能滿足一對夫妻溫飽的小攤兒營生,最近卻變得愈發熱鬧起來。

2021年,全國炸串企業注冊已達8200家,相比5年前增長近十倍;夸父炸串、喜姐炸串等頭部品牌全國開店數量以千計、融資以億計;眾多餐飲品牌跨界進入炸串賽道;投資公司紛紛拋來橄欖枝……
快速擴張、大額融資、跨界入場、資本看好,一個本來天花板觸手可及的夫妻店生意,緣何在疫情之下,迸發出了異乎尋常的生命力?
消費升級絕不僅僅是客單價、服務品質這些臺面上肉眼可見的升級,更重要的在于數字化、供應鏈、對抗不確定因素的韌性等企業內功的升級,對于炸串這類“傳統”的餐飲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也正是在這種底層邏輯之下,不少披著餐飲連鎖外衣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相繼出現。他們在戰略發展中,賦予全鏈路數字化最高優先級,耗巨資打造自有供應鏈,并以“降維打擊”之勢迅速占領商場內外、大街小巷,以及當代年輕人的味蕾。
良方·傳統油鍋里的數字化
以夸父炸串為例,這家成立于2018年的炸串品牌,目前在全國200多座城市已擁有超過2000多家門店。快速的發展得益于數字化戰略,或者說,夸父炸串正在餐飲行業進行一場“以人為本,關乎效率”的革命。
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表示:夸父的全鏈路數字化有三大套系統,面向三個對象。第一套是門店運營數字化系統,包括收銀系統、會員營銷、掃碼點餐,是面向消費者的。第二套是面向加盟商的系統“夸父商家”,這是夸父數字化的精髓。加盟商全生命周期只需要這一個app,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從簽約到開店,從收銀到經營到訂貨都是在線完成的。因為項目進展全部由線下轉成了線上,全程在線、全程可視化,所以加盟商和總部對所有的項目進程更清晰明了。第三套是面向員工的內部運營系統“夸父運營”,建立在飛書上,基于飛書系統強大的協同開放能力,夸父炸串可以一站式打通開店、推廣、巡檢、客服、費控、招聘培訓等等各個辦公場景,并且通過飛書機器人,支持業績監控、數據異常、業務流轉等各方面業務,每日統計全國門店采購信息數量近 1 萬條,目前夸父已經使用了近 100 個飛書機器人。

在前端門店層面,數字化為一線管理帶來了諸多便捷,也讓夸父的加盟商都能從中獲取更多利好。
出身互聯網大廠的一位加盟商對此感受頗深。他于今年4月30日簽約夸父,從簽約到開業經營,在夸父開店、夸父商家、夸父收銀等一系列幾大數字化工具一路保駕護航幫助下,他僅用一個月時間就順利完成開店,并取得開業后日營業額破萬,月凈利潤突破8W的成績。
胡總介紹:“合同的閱覽,所有條款的確認、最終的簽字合同的確認到簽字都是在線上完成。”簽約完成后,提示下載夸父商家APP,在夸父商家這個APP上能看到整個開店的流程環節,“知道每一步會做什么,應該做些什么”效率非常高,即便是對于剛剛加盟餐飲的小白來說,也能安心經營,避免了一些“無謂的溝通”。從時間上,也極大的縮短了開店的整個周期。”

而另一位加盟商也表示:此外,關于數字化管理對于門店運營效率的提升也是立竿見影的,大家的反響也比較多,“雖然店里人不多,但以前排個班,沒一個小時做不完,現在用系統處理,幾分鐘就搞定了。”
一位地處西部地區的加盟商則向餐盟研究表示:“我現在訂貨都在夸父炸串的APP上完成,即使一禮拜賣出小10萬的營業額,訂貨也是不到10分鐘就可以能搞定,非常方便。”
特殊時期或突發狀況下,數字化更是保證了門店遇到經營問題能得到快速響應和解決。今年上海解封初期,很多門店往往是在晚上十點之后才會收到第二天允許開業的通知。而要想搶占解封后報復性消費的紅利,就必須得做到足夠快。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加盟商只需在商家系統申請開業,上海運營負責人馬上就能得到相關申請信息的推送,一個小時之后,定制的開業方案就能反饋到商家。
事實上,不僅是炸串生意,只要是全國擁有數千家門店體量的大型連鎖加盟品牌,如何進一步提升組織力一直是痛點。而市場從理論到實踐也都給出了證明:數字化幾乎是唯一的解決方案。餐飲連鎖亦是如此,誰是今天數字化的探路者,誰能以數字化升級組織效率并重構餐飲連鎖的各環節,誰就有可能成為明天的領跑者。
在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加持下,炸串這個本來不起眼的小吃生意入了投資人的“法眼”。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王維瑋就曾表示:2021年是他從業以來線下餐飲拿到融資最多的一年。究其原因,數字化功不可沒。有了數字化管理,餐飲標準化、門店持續增長、財務賬目明確、連鎖規模運營、供應鏈和品控管理等難題都得以解決。

在資本和數字化的賦能之下,國內小吃炸串市場“有品類無品牌”的局面得以改變。加上炸串類小吃符合產品“走食化”和消費習慣無地域性差異的特點,以及對Z世代消費群體的強大號召力、易于形成重口味記憶度和成癮感等優勢,炸串生意已然站上風口,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命門·“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的供應鏈
如果說數字化是讓炸串這門傳統生意脫胎換骨的良方,那么供應鏈就是可以決定生死的命門。
優質、高效、有韌性的供應鏈是餐飲企業降本增效、樹立口碑、長久經營的關鍵,尤其對于炸串這類同質化嚴重的細分賽道,在供應鏈的比試上可謂“既分高下、也決生死”。但是,數字化供應鏈的建設周期長、耗費資金大、技術要求高,于是不少企業選擇通過第三方外包或者聯營的方式解決。
這樣的方式在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看來,無疑是將命門放在了別人手中。因此,在供應鏈網絡和倉配網絡構建上,夸父炸串一直堅持自己建設。僅今年第三季度,夸父就有兩家工廠落地投產,分別是7月底和8月份在山東泰安和菏澤投入生產的工廠。
工廠用于各種成品的加工,將食材前置到工廠處理,通過集采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確保口味一致性的同時保證了食品安全。
而自建工廠可減少代工廠帶來的生產周期、出品品質不穩定性,以及物流和成本的波動,統一采購原材料也可保證餐企對上游供應商保有最大程度的議價權,提升產品利潤空間。
食品在工廠完成生產、冷凍,隨即運送到全國多個物流中心。在“全國儲運中心+區域倉”的模式下,全程冷鏈的配送能力可以覆蓋全國2000多個城市,提供一站式冷鏈配送,實現以周為單位觸達,不少地區甚至實現每周“三訂三配”的高頻配送。
而門店后廚的加工流程也縮減至炸制過程,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也減少了門店對人力的依賴。目前,夸父炸串門店一般員工3~4人,操作簡單,上手快,對崗位的區分要求不高,綜合成本較低。
有了極致供應鏈的支持和數字化管理,夸父炸串實現了“賺效率提升和總成本領先的錢,而不是信息不對稱的錢”這一理念。
難關·不讓疫情把“油鍋”撲滅
截至目前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疫情都將是餐飲行業生存與發展要邁過的一道難關。
但危機之下潛藏著新的機遇。疫情催熱了在線辦公和居家就餐的賽道,這給本來就具備強外賣屬性的小吃行業插上了逆勢增長的翅膀。

還是以夸父炸串為例,無論是加盟簽約量還是門店營業額,在疫情之下都實現了逆勢增長。一些門店在堂食暫停的情況下,依靠線上外賣創下了營業額新高,而新晉簽約的加盟商數量仍然能維持在每月100家以上。
為了不讓疫情把“油鍋”撲滅,各類餐飲企業開始了“八仙過海”式的自救措施,而天然具備“走食”優勢的夸父炸串,則首先將戰略重點聚焦在外賣營收上,迅速將外賣業務占比由30%提升到80%,甚至是100%。據悉,外賣營收的快速增長,基本彌補了疫情給夸父炸串帶來的損失。
準確的戰略制定需要精細的戰術執行配合。在上海門店剛剛復業的那幾天訂單暴增,許多門店提出了加大訂貨量和訂貨頻次的需求,并考慮疫情的不確定性提出“隨訂隨配”的需求。
針對這種情況,夸父總部立即響應,在物流層面允許加盟商“自提”,實行配送、自提雙軌制,并將到貨時間由隔天達變為當日達。仍有部分門店因為店內生意過于火爆而難以騰出手來到倉庫提貨,督導團隊了解后,馬上變身“送貨小哥”,自己開車前往倉庫替門店接貨,解決加盟商需求。
在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后,夸父炸串在上海南翔印象城20㎡的小店,單月營業額達61.3萬,利潤約25萬,說創下疫情中小吃行業的坪效奇跡并不為過。
加之不少城市已經擁有上百家門店,形成品牌勢能之后,復購率的提升也成為夸父炸串新的增長點。
所有這些戰略的迅速轉移和戰術的精耕細作,都成為了簡單的小店生意背后,對抗疫情難關的韌性與厚度。

結語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里有一句這樣的話,“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里,哪里就會燃起灶。”
而對于不斷積極向下沉市場落地、開拓社區化場景的炸串生意來說,一串串新出油鍋的美味,無疑給那些暫時結束了辛苦工作,或是停下來享受生活的人們,味蕾和靈魂都帶去滿足。
而后,他們擦一擦嘴邊紅火的辣椒,載著對生活的憧憬,堅定地邁開的腳步去往下一站。(文/餐盟研究 范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