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延安干部學院教授七大會址激情演講:兩個偉大選擇改變了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陳興王
2018-01-29 20:0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政庫 >
字號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授王濤:中共七大會址見證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舞臺上三次“偉大選擇”、“兩個圣地”和一個“偉大初心”。 視頻記者 陳興王 朱偉輝 視頻編輯 曾怡文(04:52)

七大以來的歷史乃至97年的歷史證明,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兩個偉大的選擇深遠地改變了中國。

“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就再一次證明,黨要勝利前進,黨要帶領人民勝利前進,黨要指引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勝利前進,就必須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能力。”

1月15日下午,一場在陜西延安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的激情演講,贏得了在場眾人的掌聲。

演講者是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黨建教研室主任、教授王濤。這是他來延安十年,第一次走出學院講臺,站在黨的七大會址進行演講。

從山東老家到上海求學,再到三湘之地,作為革命家庭的子弟,王濤一直對延安棗園、楊家嶺充滿向往。

2008年5月,從復旦大學歷史系獲得博士學位的王濤在湖南經過一年的基層鍛煉后,毅然選擇去曾經的紅色根據地陜西延安工作。

演講結束后,王濤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專訪時表示,延安曾經是扭轉乾坤的地方,這里是一片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和政治研究的“富礦”,是一個很強大的紅色磁場,在今天仍然能感受到延安的智慧和延安的心跳。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研究黨史的學子,我應該到這來。”王濤說。

【對話王濤】

感受延安

澎湃新聞:延安是您一直向往的地方,剛到延安工作的時候,您對這里是怎樣的感受?

王濤:我記得是2008年5月,我從上海坐了一列直達延安的列車,20多個小時到了延安。這是我第一次到陜西,到革命圣地延安。這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黃土高坡、風煙滾滾的樣子,滿目蔥郁,變化蠻大的。

這里曾經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中心,從我的工作角度,第一次來到延安,對我的沖擊非常大。一孔孔的窯洞,你從外面看不出什么差別;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座椅,這里曾創造出了那么多不朽的文章,無論是《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每一個今天我們理論研究工作者或宣傳戰線的同志都覺得目眩神迷的東西,竟然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這個沖擊太大了,中國共產黨真的不容易。

這里有很多革命舊址、舊居,我最先去了楊家嶺黨的七大會址。當我站在七大會場的時候,腦海里立即浮想出毛澤東曾經在黨的七大會議上說的一句話,“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當時,走過24年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里奠定了中國未來的走向。

對于我們這樣的長期研究中國現當代歷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的人來說,真的沖擊太大了,這就是一個很強大的紅色磁場。

澎湃新聞:15日下午您的演講很精彩,您平時在延安干部學院講課的時候,是怎樣將歷史、精神傳遞給學員的?

王濤:圍繞“黨的七大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成就”這個專題做匯報,是我第一次在七大的會址和黨內的同志和媒體朋友分享,心里是有壓力的。作為我們黨內開展干部教育,尤其是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的重要陣地,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員主要是我們黨內的中高級干部,對于我們要完成的黨性教育等相關主題教育,我們十多年來的積累,是有系統性的模塊設計和精準性的課程設計的。

作為一個延安歷史的研究者、宣講者,作為黨的一名教員,和這么偉大的歷史和深刻的邏輯相比,我所領悟的東西其實并不多。對這段歷史、對這份責任,我是有著深深的敬畏。這種敬畏推動著我反復在研讀經典、研修歷史,才有可能做到真學真信。我想,這是將這種歷史和這種精神傳遞給我的學員的必修的入門功夫。

七大的歷史意義

澎湃新聞:在演講中,您講到黨的七大見證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舞臺上三次“偉大選擇”,當時中國共產黨經歷和面臨著什么?

王濤:只有棲身在延安,才能知道當時中國共產黨有多不容易。在長征落腳陜北之前,中國共產黨遭遇了“兩次成功兩次失敗”,走了一條極其曲折而復雜的路。第一次成功就是北伐戰爭的成功,借用葉劍英元帥的一句話,“血戰東南半壁紅”。國共兩黨聯起手來,中國革命一路從南向北,從珠江流域一鼓作氣推到長江流域,大革命的浪潮讓幾乎半個中國都呈現一種朝氣蓬勃的面貌。之后,中國共產黨遭遇了第一次失敗。

第二次成功,從八一城樓到井岡星火,一路到瑞金,在絕境中又取得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巨大成果,擁有了以贛南閩西為主體的中央蘇區這樣鞏固的根據地。結果又遭遇了第二次失敗,中國共產黨被迫萬里長征。

兩次成功兩次失敗,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七大上反復提到的一個深刻歷史教訓。為什么我們從來不缺乏犧牲精神和奮斗作風,但是我們還要遭受這樣大的失敗?延安時期的共產黨人意識到,必須得深刻認識,什么是中國革命,什么是中國社會,什么是中國革命戰爭,我們到底應該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先鋒隊、司令部,打造一支什么樣的主力軍,中國革命到底應該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這些問題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必須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在中國革命用血寫成的經驗教訓基礎上給出“怎么辦”的答案,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到達陜北之后所面臨的情況。

落腳陜北之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一往無前的銳氣,因應急速變化著的國際國內形勢,高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旗幟:一方面解決了黨不斷推進自我革命的難題,鍛造出一個有鐵的紀律的、有馬列主義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強固的黨;另一方面,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推動理論創新,解決了如何引領中國革命勝利向前的方向、路線、綱領、方針和政策策略,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壯闊實踐彰顯了中國人民勝利、中華民族獨立的道路。

“中國的希望在延安”,延安是信仰、延安是主義、延安是道路、延安是方向、延安是救國救民的重心,這些探索及其成就,就在日本法西斯即將覆滅的歷史關頭,讓四萬萬五千人的中華民族、百余年來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后的悲慘狀態的中國人民擁有了從來沒有過的走向新生命的可能性。

在中國應當向何處去的關頭,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應該也必須進一步給先進的中國人、給一切不愿意看到中國再沉淪下去的愛國的人們以更為明晰的道路和方向,這就是七大的歷史責任,這同時也就是七大的背景。

澎湃新聞:從黨的七大來看,中國共產黨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關鍵是什么?

王濤: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我的理解是,第一,中國共產黨有一個堅強的、有戰略眼光的核心;第二,有一個組織嚴密的、有鐵的紀律,有高效動員能力的先鋒隊,就是七大上所講的“司令部”;第三,還有覺悟了的中國人民的支持。

七大之后,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黨中央,有了高度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精神自覺。我想特別強調這個理論自覺,就是利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想特別強調是黨中央,就是說不僅僅是毛澤東個人,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等,黨的領導核心表現了高度理論自覺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新民主主義論》到《論聯合政府》的理論發展,就能夠說明毛澤東身上這種理論自覺性,表現的特別明顯。經過兩次成功兩次失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經過延安整風,尤其是經過七大,中共核心層也有了這種高度的理論自覺,能夠不斷地根據中國革命的新情況、新問題給出新答案。有了這樣高度理論自覺的共產黨核心層,就能夠在中國革命斗爭新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自己的理論創新力和理論指導力,也就能夠給中國革命、給中國各社會階層繪制出日臻清晰、日趨完善的路線圖。

七大之后,中國共產黨全黨上下有了高度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精神自覺。我要特別強調是全黨上下,我要強調的是高度的政治自覺性。在黨內,全體黨員更好地團結起來,在黨外,和全國人民更好地團結起來,全黨上下在不同的戰線、不同的崗位上自覺地繼承和發揚了七大的精神,貫徹落實七大的路線,全黨團結起來,真正做到了七大所提出的“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最終領導中華民族贏得了從銅駝荊棘到獨立自由的偉大勝利。

七大之后,覺悟了的中國人民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表現了前所未有的改天換地的力量,最偉大的力量還是人民,歷史是覺悟了的中國人民書寫的。七大閉幕式上,毛澤東反復強調,一定要把七大的精神、七大的路線、七大的綱領教給人民,讓人民懂得,讓人民“甘心情愿和我們一切奮斗,卻爭取勝利”。中國人民覺悟起來、組織起來,“有了這樣的信心: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任何貌似強大的反動力量的,覺悟起來、組織起來的人民所釋放出來的力量太偉大了。

為什么七大之后,中國共產黨迅速能夠領導人民贏得勝利?七大確立了這種高度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精神自覺,七大之后我們有了這樣自覺性的堅強的領導核心、強固的黨和覺悟了人民。

澎湃新聞:黨的七大對于現在有哪些歷史意義?

王濤:七大精神是團結的精神,是勝利的精神,是嚴守紀律的精神,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共產黨人世代珍寶的一筆精神財富。今天的共產黨人要傳承七大精神,同心同德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指引下勝利前進。

傳承七大精神,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七大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的方向,領導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七大以來的歷史乃至97年的歷史證明,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兩個偉大的選擇深遠地改變了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民族偉大復興征程,這是絕不可以有絲毫猶疑、絲毫動搖的。中國共產黨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西方之亂”和“中國之治”呈現出鮮明對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無比的優越性是烙印在十三億多人的心里的真理。全體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像珍惜生命、光明和空氣一樣珍惜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刻理解總書記“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政治教誨。

傳承七大精神,要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理解了七大及其走過的24年蒼黃風雨,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與起筆,植根于馬克思主義指導、植根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實際的運用,植根于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植根于全黨上下的理論自覺。革命如此,建設如此、改革亦然。偉大的實踐與偉大的理論總是如影隨形。“中國靠我們來建設,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全黨都要深刻認識到“知識不足”的恐慌、“能力不足”的恐慌和“本領不足”的恐慌,自覺對標十九大精神、對標十九大的要求、對標使命和事業的需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堅持錘煉本領,爭做能夠進行偉大工程、駕馭偉大斗爭、推動偉大事業的“本領高強的實干家”。

傳承七大精神,要進一步增強精神自覺。從中國革命兩次成功、兩次失敗的教訓來看,從七大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全國性勝利的經驗來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各種政治力量的較量中最后脫穎而出,關鍵是既能夠領導社會革命,又能夠進行自我革命,關鍵是以大無畏的態度和精神推動黨的自身建設,這是馬克思政黨的本質要求、是共產黨97年的核心經驗。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就再一次證明,黨要勝利前進,黨要帶領人民勝利前進,黨要指引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勝利前進,就必須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偉大斗爭的關鍵戰場,要贏得這場決戰勝利,一方面,全體黨員繼承和弘揚革命精神、斗爭精神和改革精神,全體黨員要有這種高度的精神自覺,淬煉自我革命精神,堅持自我超越、自我反思的政治清醒,彰顯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政治銳氣,葆有不斷糾錯、不斷前進的政治勇氣,全黨要以高度的使命擔當深刻理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的政治教誨。

附:王濤演講稿全文

七大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成就

從1921年到1945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24年,期間經歷了三次革命血雨腥風的考驗,在事關四億五千萬中國人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抉擇的關頭,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七大。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一次極其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黨代會歷史上第一次獨立自主舉行的大會,是歷次黨代會中間隔時間最長、籌備時間最長、會期最長的一次,也是民主革命時期與會人數最多(755名正式代表、候補代表)、最具廣泛性(代表了1211186名黨員)并且惟一一次在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召開的大會。

七大會址肅穆而莊重,見證著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舞臺上三次“偉大選擇”、“兩個圣地”和一個“偉大初心”。

黨的七大見證了20世紀上半葉短短二十多年間的三次“偉大選擇”:一是最先進的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從而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二是最廣大多數的中國人選擇了共產黨從而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三是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獨特的中國革命道路。

第一個偉大選擇,越來越多的先進的愛國的人們認識了、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比如劉少奇同志所說,像鄒韜奮這樣的先進的中國人,生前最大的遺憾、抱終天之恨的是沒有能夠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二個偉大選擇,正如任弼時同志在開幕典禮上所說,中國共產黨24年來的努力和奮斗,最大和最主要的收獲是,“我黨的主張獲得了中國廣大人民的擁護”,中國人民在實際生活斗爭中,體驗到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新民主主義的方向以及各項具體政策,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的,人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把他們從痛苦中挽救出來。他們把我們黨看成洪濤險浪中的舵手,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我們黨的身上,寄托在我們黨的領袖身上。他們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和我們黨在一起,以求達到自由幸福彼岸”。

第三個偉大選擇,中國共產黨人終于全黨確認了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探索、開創和堅持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星星之火,經過2萬5千里長征、經過陜北十年的奮斗,終于成為燎原之勢,如任弼時同志所說,“毛澤東三個字不僅成為中國人民的旗幟,而且成為東方各民族爭取解放的旗幟。”

七大所見證的三個“偉大選擇”,鑄就延安的“兩個圣地”。一個是黨的圣地,一個是民族的圣地。民族的圣地,正如毛澤東在七大開幕詞上所說,“我們的黨已經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重心,已經成了中國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經成了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重心。中國的重心不在任何別的方面,而在我們這一方面。”

黨的七大見證了“一個偉大初心”: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獨立、自由、平等和富強而矢志奮斗犧牲的中國共產黨的初心。

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這是七大的核心成就,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從自覺到自為的歷史選擇。

一、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就是在黨的政治路線、綱領和政策指引下勝利前進,這是七大核心的政治成就,體現了高度的政治自覺性。中共七大制定通過了“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政治路線。這條政治路線深刻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態度和立場,解決了團結了廣大人民群眾,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基本動力,明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革命目標和任務,提出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口號,旗幟鮮明地指明了抗戰勝利后中國的前途命運,是科學制定政策和策略根本依據,七大政治路線為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這條正確的政治路線是從實踐中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探索中來,是最終又被實踐證明了救國救民的真理。

毛澤東創造性地用新民主主義的實踐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向一切有志于挽救民族于存亡絕續關頭的人,彰顯了我們的主義、我們的信仰、我們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科學性。

依據不同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前后及時調整自己的政治路線。在促成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就開始了從“工農兵蘇維埃共和國”到各革命階級聯合起來的“民主共和國”,折射出的是中共政治上的清醒,即:只有立即實行民主,才能動員、團結和增強偉大的抗戰救亡的力量,誠如毛澤東所言:不能設想,把日本趕到鴨綠江之后的第二天才開始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民主國家”。

有了理論上的指引,就有政治上的更為深刻的實踐。從陜甘寧特區政府,再到“聯合政府”的政綱,實質上就是中共團結、整合各社會階級的利益,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選擇。無論口號如何變換,無論策略如何調整,核心是一以貫之的:只有真正解決好如何動員群眾,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才能真正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才能造成人民的子弟兵,造成堅強的抗日根據地,才能真正團結最大多數的中國人,才能實現民族的獨立與自由。

有了正確的政治路線指引,就有生動豐富的政策和策略。在政治路線的指引下,中共七大還提出中共在民主革命階段所主張的一般綱領問題,包括以新中國的國體、政體和轉變問題為核心的政治建設方略問題,包括“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和節制資本的經濟政策即共產黨的經濟建設方略問題,包括“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建設方略問題。

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主張,經歷了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的理論思考,經歷了各根據地、尤其是中共在陜甘寧邊區的實踐,在七大上,以聯合政府、民主建國為統領的一整套抗戰建國綱領,以更加成熟的理論形態呈現在民族面前,成為民族獨立和復興的路線圖。

二、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就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勝利前進,這是七大核心的理論成果。毛澤東破解了中國革命遭遇到的“兩難命題”:中國的山溝溝里面沒有馬克思主義,這是一難,馬克思主義的本本里面沒有中國的山溝溝,這是第二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破解了中國革命的兩難命題,陜北的窯洞里面出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中國到何處去的問題,已經擺在各個社會階級及其政治代表面前,那是一個迫切需要理論的時代,那是一個中國共產黨展示強大真理力量的時代。

佇足在陜北的窯洞前,才能真切感知70多年前延安的窯洞里曾經有過的熾熱的理論求知欲。從井岡山到延安,九死一生最終落腳陜北的共產黨人比任何時候都明白,在中國這樣一個極端復雜的東方大國里面進行革命,所遭遇的極端復雜的問題,單靠背誦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詞句或者照搬外國經驗,是不可能解決的,中國革命的勝利,終究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的情況,要靠了解中國情況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去把握中國革命實踐中的獨創性經驗,并在高度理論概括的基礎上去形成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延安城的每一個革命的幸存者都在學習,每條戰線、每個崗位都是課堂、都是戰場,理論學習的涓滴細流終于匯成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浩蕩江海,延安時期黨內思想上前所未有的思想啟蒙為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提供了足夠多的理論養分。

每一次置身七大主會場——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都分明和當年的參會代表一樣,強烈地感受到:數以十萬計共產黨人的犧牲,數以百萬計真誠的民主主義者的犧牲,他們的血沒有白流,革命的航船終于有了清晰的無比珍貴的航海圖和指南針:七大《論聯合政府》、《論解放區戰場》、《關于修改黨的章程》成為指導中國共產黨建國、建軍、建黨的綱領性文獻,并最終被四萬萬五千萬人民接受以打倒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歷史證明,掌握了毛澤東思想的政黨,再把真理交給千百萬革命群眾,思想的武器會釋放出何等巨大的力量。

三、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就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勝利前進,這是七大核心的組織成果。我們在這里紀念并研究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回顧一個政黨,如何在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在黃土地的窯洞里,是如何經過千錘百煉而鍛造成為有鐵的紀律的、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有自我批評作風的、聯系群眾的大黨;回顧一個政黨,在兩種道路、兩種命運選擇的岔路口,靠著組織的力量、紀律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是怎樣最終贏得并肩負著千百萬人民信任與重托的。

新民主主義革命,我們走通了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我們走穩了別人沒有走好的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并以一個超級巨星的形象出現在太平洋的另一邊。當然,與此同時,我們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對外,如何適應新常態繼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對內,如何振奮民心、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進而激發全體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對黨,如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以應對“四大考驗”、從根本上解決“四大危險”以使得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一個正在肩負著“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任務的領導黨來說,能否切中并回答時代的問題、滿足并掌握時代的需要,事關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大計、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成敗榮辱。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民族應該倍加珍惜這一朝氣蓬勃、生動活潑的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全黨上下努力學習并掌握這一思想體系,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當代共產黨人給中國繪制出美妙的大圖樣與清晰的分圖樣,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繼續引領中國這艘承載著五千年文明、十三億人口的航船戰勝一切風浪險阻駛向勝利的彼岸。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石河子市| 忻城县| 卓资县| 个旧市| 荆门市| 贵德县| 枞阳县| 申扎县| 二连浩特市| 乌兰察布市| 明光市| 龙海市| 武定县| 饶阳县| 尤溪县| 夹江县| 余干县| 宁海县| 兴义市| 乌苏市| 大宁县| 邳州市| 内乡县| 梅州市| 汉中市| 桐梓县| 浪卡子县| 社旗县| 岳西县| 安泽县| 格尔木市| 东光县| 新绛县| 岢岚县| 阿合奇县| 康保县| 辛集市| 正定县| 巧家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