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姜文x謝娜x曹可凡x白先勇 | 初識林青霞
香港著名學者金圣華教授撰寫的新書《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自7月份上市以來,受到了來自文化界、媒體和讀者朋友的一致好評。本書詳述了作者自與林青霞相識以來,十八年間相交來往的生活點滴,以及一起拜訪名家的經歷等等,作者以最溫暖的筆觸寫出了最真實的林青霞。

本文選自書中作者與林青霞初相識的一篇文章,并將各界好友閱讀此書的感受附于文后,以期能夠帶領影迷和讀者朋友一起了解真正的林青霞。
不記得那天是星期幾了,應該是個周末,否則我也不會有空。日期倒是記得清清楚楚的,2003年3月8日,婦女節!
車行在飛鵝山道上,路盤旋曲折,因為是外子Alan在開車,緩慢而平穩,也就感到好整以暇;否則,以當時有點好奇緊張的心情,倘若坐上飛車的士,我可能會頭暈目眩一陣呢!
不久,我們來到一個大宅門口,核對了門牌號碼,按了喇叭,大門緩緩打開了,車子慢慢駛進院子,在屋前停下。這時候,她現身了。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含笑的素臉,毫無濃妝艷抹;一身乳白的便裝,淡雅、簡樸,倒也使人眼前一亮!

SWKit鄧永杰攝影
這么多年來,我曾經在街上巧遇過林青霞兩次:一次是在大會堂看節目,我坐著,她從我面前施施然經過;一次是在皇后大道上,等交通燈轉綠過馬路,她恰好站在我身邊。即使如此,看到傳說中的天皇巨星在視線中出現,我也不會不顧禮貌直勾勾盯著她瞧。因此,她真人到底是否跟上鏡一樣好看,這還是我們第一次打照面。
說起來,我不算是她的影迷,我根本也不是任何人的影迷。再說,她出道的時候,我們這一輩,已經度過了追星的年齡了。《窗外》這部電影宣傳得沸沸揚揚時,我正忙于成家立業,哪會有閑工夫去管身外之事?然而,多年來,她那清麗脫俗的容貌不時展現在各種媒體上;她那轟轟烈烈的銀幕生涯,也是如雷貫耳,讓我時有所聞的。因此,當朋友在電話中提起,林青霞想找個人聊聊有關文學的事,介紹她看些中英文書,不知道我可有時間否,倒是令我產生一些好感和興趣。我一向很欣賞這樣有上進心的人,特別是她現在功成名就,環境優渥,在物質享受方面,可以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假如她純然以吃喝玩樂為生活目標,盡可以舒舒服服過日子,何必花時間來讀書求進,正如粵語所說,自己“揾苦來辛”?
那天,我走進屋內,放眼一望,的確感到有些詫異。屋子很大,很寬敞,但是完全看不到預期的富麗堂皇或金碧輝煌,家具靠墻而立,疏落有致,幾乎都是乳白色的,那么低調,那么沉靜,跟主人的謙遜隨和,默默呼應。接著,女主人招呼我去參觀后院,院子里的格局,更是令人料想不到,既沒有中國庭院常見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也沒有歐洲宮殿式的花團錦簇、絢爛繽紛,只有碎石小徑,柳條木凳,一切依然是那么寧謐平和,簡約素淡,使我剎那間想起了京都龍安寺中“枯山水”的石庭景觀。對了,就是那種以一沙一石砌出的禪意美感,如此澄明,如此空靈!時間仿佛凝聚在這一庭空間里,使人渾然忘了外界的煩囂和紛擾。四周有樹,很多影影綽綽的大樹都佇立在籬墻外,如忠實的侍衛般守護著這一方凈土;不見什么花,心如明鏡時,原是無須凡花俗卉來點綴的。接著,我們自自然然坐在樹蔭下、木凳上,無拘無束地聊起天來。

SWKit鄧永杰攝影
那天到底聊了些什么?事隔十八年后的今天,要追憶起來,已經有點模糊了,只記得我們當時是天南地北,即興聊天而話題不斷的。其實,我們生活的圈子截然不同,年齡也有差距,怎么一打開話匣子就滔滔不絕了呢?到現在我也弄不清楚。也許,因為我原籍浙江,她原籍山東,我們都是在臺灣長大的“外省人”,隨后又因各自不同的機緣,來到了香港,嫁給了廣東人。這些年來,我們都蒙受了香港的種種福澤,因而深深愛上了這個有福地之稱的東方之珠。我們談起父母、兄長、兒女,以及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當然,也談到文學與創作。青霞當時顯得有點靦腆,她說,閑來喜歡看《心靈雞湯》那樣的書籍,不太看嚴肅的大塊文章。至于寫作,那是很遙遠的事,不過她也常常會把一些內心的所思所感記下來,寫在一張張紙片上,鎖在抽屜里。她更提到,曾經有一位香港大學的洋教師教過她英語,兩人相處得很好,只是,后來老師回美國去了,她們之間的交往,也就沒有了下文。
那天,在樹蔭下、微風中、鳥鳴聲里,我們聊了好久。青霞特別好客,從客廳中的瓶瓶罐罐里,掏出好多從各地送來的小吃,一碟碟放在桌子上,讓我嘗嘗。也許是忙于交談,美食沒有怎么動過,清茶倒是喝了一杯又一杯。我們聊得那么開懷,竟然不覺得時間匆匆過去,一晃眼已經幾個鐘頭了。于是,我們相約以后每個周末一次,我會帶些她適合看的中英文章或書籍來探訪,在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研究交流。
是時候告辭了,我們穿過后院,走進屋子,她一轉身拿出一大盒歌帝梵(GODIVA)巧克力,接著,又搬出一大本印刷精美的雜志,我不太記得內容了,似乎是有關溫莎公爵夫人珍藏珠寶的,說是要送給我。我知道她待客有道,這么殷切,也是因為我事前聲明,從來沒有上門兼差的經驗,這次破例,是為了交個朋友,絕不收費!
“東西太重了,我先替你拿著!”毫無架子的大美人體貼地說,一把將禮物拽了過去,提在手上,另一只手挽著我,送我到前來接我回家的車邊,跟Alan禮貌地打個招呼。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的會晤。
這以后,我們又相聚了幾次,記得我曾帶上耳熟能詳的歐·亨利短篇小說,如《麥琪的禮物》《最后的常春藤葉》等跟她一起欣賞。正當一切漸上軌道的時候,香港爆發“非典”疫情,青霞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匆匆離港避疫去了。于是,我們這段剛剛萌芽的情誼,也就在無法預料、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戛然而止了!
姜文(電影藝術家、導演):
難得。這描寫美人的美文!
謝娜(節目主持人):
記得這次懷孕的最后兩個禮拜,是看林青霞的幾本書度過的,很溫暖、很有趣,也很靜心。每次看到書里有幾篇寫到青霞姐拍《滾滾紅塵》《東成西就》《東方不敗》等電影的幕后故事,我心里總會不敢相信地想,當初看這些影片的時候,誰能想到有一天能夠和林青霞成為朋友,到香港還會帶著我一起去逛街、一起出海、一起爬山,我是何等幸運啊!
不認識青霞姐的時候就是覺得她是離我很遙遠的銀幕傳奇,當認識她以后, 她是熱心耿直爽朗幽默的朋友,在人生路上選擇時給了我很多幫助和建議。
記得2021年11月8日,看青霞姐寫了一篇文章,我了解到青霞姐十八年的朋友金圣華老師,寫了一本《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我很想通過她18年的朋友更多地了解青霞姐。那時,這些文字只在新加坡報紙上有連載,所以報紙上每刊登一篇,青霞姐就會轉發給我,而我每看完一篇,都會寫上我對一些細節的感受,和一些特別想問青霞姐的問題。
此刻,我收到了已經出版的《談心》這本書,慢慢地翻看,慢慢地通過金老師的視角更多地了解在朋友眼中的青霞姐,很多時候會為青霞姐和金圣華老師相知相惜十八年的情感所感動。同時也會讓我想到我十幾年的朋友,珍惜緣分,珍惜人生道上一路行來不停步的朋友,有機會就多和老友談談心吧!
曹可凡(節目主持人):
金圣華教授為寓居香港的著名翻譯家。最早是從傅聰先生口中聽得圣華教授大名,因為《傅雷家書》中數十封英文和法文書信之譯文,均出自圣華教授手筆。傅聰先生稱贊圣華教授譯文,“與原文幾難辨認”。十二年前,經白先勇先生介紹,在香港與青霞姐、圣華教授餐敘。席間,偶然得知圣華教授父親為電影事業家,曾給費穆導演投入巨資,拍攝電影《孔夫子》。而在日常生活中,青霞姐視圣華教授為文學引路人,在其引導下,苦讀中外名著,激發文學靈感,而青霞姐所寫的每一篇文章,圣華教授都是第一位讀者,并且予以鼓勵,提出坦率建議。因此,青霞姐得以在十八年間,寫出三本文集,并且華麗轉身,由明星蛻變為作家,其間凝聚圣華教授無數心血。金圣華和林青霞,一位是翻譯大家,一位是電影明星,她們因文學結緣,因愛與真誠成為摯友。她們共同攜手,享受事業高光時刻,也渡過人生低谷時期。如今,圣華教授以生花妙筆,細述她與青霞姐十八年來共同走過的歲月,結集成《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一書,以細膩,平實、傳神之筆調,記錄下彼此的美好與溫暖,讀來感天動地,意蘊無窮。
施南生(電影監制):
從小到大讀過的中英文書不少。初到英國求學,媽媽寄了四大箱中國文學名著和詩書給我。剛剛讀完金圣華的《談心》,她的文字表達能力太強太強了,讓我佩服不已。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讀了兩遍,跟她學到很多。
與林青霞認識四十年,眼看著她不斷地進步,但我并不清楚她的學習過程。看了金圣華的《談心》,才知道原來她求見了那么許多大師,她從來沒有跟我提起過。我真高興能有這樣一個上進的朋友。金圣華以幽默溫暖的文字把青霞的奮斗史記錄下來,真是功德一件,我希望很多人能夠看到《談心》,這是一本有趣的勵志書。
白先勇(作家、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談心》一書,金圣華用完全不同的角度來寫林青霞,最重要的是文章里恢復了林青霞真正的“人性”, 而不是她的persona.
李宗陶(作家):
這是一部成熟女性之間相知相倚、思而共勖的清雅之作,也是青霞姐十八年來“向上看”,見賢思齊的行動集。金圣華老師以她淳厚的性情,真純的文字,為世間留下一份別致的記錄。透過字里行間,我瞧見一只翩翩的長腳鶴,在紅塵里起舞,幾近成仙。
季進(蘇州大學教授、作家):
剛剛系統重讀了《談心》,非常喜歡!這本書生動展現了林青霞不為人知的豐富面向,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視作林青霞的部分傳記。金圣華老師與林青霞,如此知己,惺惺相惜,令人感動。
李景端(譯林出版社前社長):
《談心》全書充分反映金圣華與林青霞相知相惜的親密緣分。這本書所描述的經歷和故事,就是展現兩人十八年來從自發的緣分,升華到自覺的緣分這一生動的過程。而文學交流,正好是推動這個過程的催生劑。書中不僅有兩人的交往,更有名著評說、名家軼事、藝術趣聞,還有金圣華從窗里欣賞林青霞的獨特視角。它是“一本速寫林青霞的佳作”。
許鈞(浙江大學教授,中華譯學館館長)
讀金圣華教授《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通篇,一個大寫的悟字,遷想妙得,為文之道,連著為人之道;字里行間,是情的應和,是心的相通;超越青春,生命之花,永遠綻放!
袁莉 (復旦大學教授)
《談心》是金圣華教授又一部講述友情的力作,這回的主角只有一個:林青霞。有誰不愛林青霞呢!可是知她、懂她、引導她由藝界走向文壇的,唯有金圣華。金教授本人集智慧與美貌于一身,是學術界公認的女神,更是對中華文化一往情深,對中外文明交流有著大視野、大貢獻的人,青霞何其幸也,十八余年得一文壇知己,溫暖而用心,用最真誠、最干凈、最優雅的文字記錄下她們日常交往的點點滴滴,歲月不敗美人,文章傳至永恒。
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金圣華

原標題:《姜文x謝娜x曹可凡x白先勇 | 初識林青霞》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