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數線碾壓985,師范大學我高攀不起了

很多人從前看不上教師崗位一眼望到頭的生活,現在卻發現有寒暑假和各種福利的教師編真香。
如今教師不僅是爸媽眼里最好的職業,也是許多年輕人心中的香餑餑。
不過,這年頭,當老師的門檻似乎越來越高了。
和你競爭初中老師崗位的可能是清北研究生,平時從沒說過要當老師的室友也默默學起了教資,就連曾經愛答不理的師范類院校,分數線都漲了又漲。
當老師,真的有那么香嗎?
教師熱,從考師范開始
今年高考, 673 分(滿分 750)能上哪個大學?
對一名四川理科生而言,這個分數在本科提前批次里僅次于北大清華的調檔線。但是一名 673 分的考生卻報考了國家優師專項,畢業后,他將去往一所縣中小學履約任教 6 年 [1]。
無獨有偶,云南一名 666 分的學霸不報浙大,不選南大,而是報考了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的國家優師專項 [2]。
如果說錄取分數線是反映院校和專業熱門程度的溫度計,那么不斷上漲的公費師范生分數就是當下師范熱的直觀證明。
畢竟,免學費、住宿費,每月 600 元生活補助 [3],畢業后還直接分配帶編崗位,這樣的待遇誰不羨慕。
我們統計了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在四川近三年公費師范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結果顯示,六所名牌師范在四川的分數線和一本線之間的分差大部分都變大了。

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三年間在四川的文科錄取最低分上漲了足足 24 分,和一本線的分差從 45 分漲到了 68 分。
理科則普遍比當地一本線高出 70 分以上,北師大甚至高出了 128 分。
優等生越來越青睞師范院校,不僅是四川獨有的現象。今年,廣東、河北、山東等多個省份公費師范專業的投檔最低排位都在升高 [4]。
據教育部介紹,高考成績前 30% 的學生報考師范專業的比例由 2018 年的 18.3% 提高到 2019 年的 33.4 % [5]。
如果分數還不夠有說服力,錄取排名的接連上漲可能更要讓你吃驚了。
同樣以四川為例,近三年來,六所師范大學的公費師范生錄取名次都在接連上漲,其中理科甚至在以每年上千名的速度前進。
三年前,理科生考到 2 萬名開外還能上東北師范大學的公費師范生,到 2021 年,則需要進步 5000 名才有被錄取的可能。

如果你不想一進校就簽好“就業協議”走公費師范生的路子,畢業后直接去分配學校任教,而想走正常錄取,那么上一所好師范的難度并不亞于一眾 985。
2021 年,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天津的錄取最低分僅比北京大學低 13 分 [4];華東師范大學綜合評價批次和普通批次的投檔線還首次超越了老牌 985 同濟大學 [6]。
這讓準備報考師范院校的高考生有些納悶: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已經沒什么參考價值了,得比前一年的錄取位次高個幾百名甚至幾千名,心里才有底。
扎堆考教資,帶編教師有多香
師范大學很火爆,但上師范并不等于畢業就能當老師。要想拿到教師職業的入場券,大部分師范生還得先邁過教資這道檻,更不必提非師范生。
2016 年,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共有 260 萬人,2017 年增至 410 萬人,到 2019 年則攀升至近 900 萬 [7],據估計,2021 年教資大軍已突破千萬大關 [8],和高考人數不相上下。
就連報名系統都跟不上教資熱攀升的速度。2019 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第一天,由于報名人數過多,官網服務器甚至一度崩潰 [7]。
就拿江西來看,6 年前一場考試還只有 3 萬多人報名,2017 年就突破了 10 萬大關,兩年后更是翻倍到 20 萬。

但在龐大的教資考生里,師范生并不是主力。
2019 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里,非師范生占到了 74% [9]。在教育重鎮北京,2021 年上半年的教資考試中,88.6% 都是非師范生 [10]。
很多大學生都感受到,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開始考教資了。不論你學的是統計、金融、法律還是新聞,一夜之間大家又回到了組團刷題的日子。
尤其到了 10 月,如果你看見一個人蹲在宿舍樓道,背著一連串神秘口訣,那你大概率捕捉到了一只教資人。
要成為體制內教師,還要經歷考編的篩選,而后者比教資難度高了好幾級。
但這些都止不住大家朝教資靠攏的熱情——畢竟,一想到成為社畜后的 996 生活,工作穩定還有寒暑假雙休的帶編教師,簡直就是“夢中情業”。

根據麥可思數據,2021 屆本科畢業生就業量最大的崗位排行中, 小學、初中、高中老師均上榜前十 [11]。作為社會剛需崗位,預備老師們不愁找不著工作。
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和父母的擔憂,安穩兩字,就像茫茫大海里的一盞燈塔,擊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焦慮和迷茫。對他們來說,證多不壓身,何況多個證就多條退路。
而對那些打心底想當老師的人來說,教資可不是某種保底的選項。我們統計了社交媒體上老師們分享的從業原因,大家說到最多的其實教育理想。
除了好就業、鐵飯碗,向下一代傳遞真善美的教育熱情才是他們走上教師路的原動力。
一名網友分享道,自己小學時曾經歷過老師的暴力,也目睹著老師暴力其他學生,他想證明,暴力不是教育最好的方式,最后成了一名師范在讀生。
也有人就是單純地喜歡和小孩相處。上課時看到他們求知的眼神,教師節收到花花綠綠的賀卡,課間教室里洋溢的青春氣息……這些也是許多人向往的老師生活。
當上老師后,我后悔了
然而,不論是考師范還是考教資,都只是沿路的風景,真正的目的地,是充滿挑戰的講臺。無論你是帶著純真的教育理想,還是對編制崗位的向往來到教學一線,都可能被現實打碎美好的濾鏡。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穩定的另一面往往是低薪。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2021 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在主要行業的月收入中,教育業倒數第四,收入增長也常年倒數 [11]。

一直以來,工資低都是老師們心中的痛。“不低于公務員工資水平”的政策喊了多年,大多數地區的教師收入仍然比不過公務員。直至今日,教師被拖欠工資的事情還常有發生 [12]。
而且,地域和城鄉的差異也很顯著。根據 2021 年中國統計年鑒,上海教師的平均年工資能達到 17.3 萬,而在山西,這一數字只有 7.8 萬,不足上海的一半 [13]。
以前還可以靠補課賺外快,但政策變化后,收入又少了些。
除了收入低,當老師的壓力也不比其他行業小。一線老師吐槽最多的,就是工作強度大。
抱著“不必 996”的愿望走進學校的你,面臨的可能是早晨 7 點的早讀和直到深夜的晚自習。不是上課,就是備課,你有寫不完的試卷,老師們就有批不完的作業。
都說學校環境簡單,但老師們也得處理來自學生、家長、上級領導等多方人際關系,精神壓力也很大。如果當上了班主任,還要負責管理整個班級的大事小事,身兼保姆、偵探、調解員等數任。
除此之外,老師還面臨咽喉炎、頸腰椎疾病等職業病的困擾 [14],平時老師們彼此最愛分享的不是潤喉糖就是按摩儀。

這樣的教師生活,還香嗎?
比起一些工作繁重還可能朝不保夕的職業而言,教師的穩定的確令人向往,帶薪假期、住房補貼、低價食堂等一系列福利也足夠優越。
但許多人涌向師范、報考教資,只是隱約看中了帶編崗位的好,很多人最后也并沒有真正走上教師崗位。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中小學教師在 2020 年第三季度曾成為全國最缺工的職業之一 [15]。
就算是免學費還包分配的公費師范生,也常常招不滿人。今年四川省首次錄取公費師范生和優師專項結束后,缺額總人數為 235 人,占招生計劃總人數比例的 9.19% [2]。
一些地方省屬院校的公費師范生招生更難——畢竟,跟大城市的工資待遇和發展機會比起來,鄉村教師的出路并不多。
也許一開始,我們追逐的就并非當老師本身,而是在充滿變數的大時代下,“老師”這一職業象征的穩定和從容。
只是被我們羨慕的老師們,也身處圍城之中。
參考資料:
[1] 江蕓涵. (2022). 四川685名優秀學子被國家優師、國家公費師范生錄取. 四川在線.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207/58568527.html.
[2] 王峰 韓甜. (2022). 公費師范生錄取火爆:個別省份投檔線僅次于北大清華,就業待遇受考生青睞. 21世紀經濟報道.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20804/herald/d1673ffef8d519b2c5876e15bba59054.html.
[3] 教育部. (2018). 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366號建議的答復.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iaoshisi/201812/t20181226_364955.html.
[4] 楊菲菲. (2022). 在高校招生上,“買賣雙方”開始逆轉!. 中國教育在線.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news.eol.cn/yaowen/202208/t20220807_2240892.shtml.
[5]中國教育在線. (2020). 張布和:超半數高考成績排在本省前30%的畢業生報考師范專業.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news.eol.cn/yaowen/202009/t20200904_2007742.shtml.
[6] 青年報. (2021). 師范專業“火出圈”傳遞的是好消息.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1-08/19/content_122427.html.
[7] 闞楓. (2022). 中國新聞網. “教資”沖上熱搜榜!這屆年輕人為何熱衷當老師?.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3-02/9689553.shtml.
[8] 孔穎. (2021). 央廣網.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13日開考.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china.cnr.cn/NewsFeeds/20210313/t20210313_525435512.shtml.
[9] 教育部. (2019).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人數再創新高 提醒廣大考生誠信應考.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11/t20191101_406541.html.
[10] 蔡文玲. (2021). 北京考試報. 北京6.7萬人報考教師資格 疫情防控下考試順利結束.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s://www.bjeea.cn//html/ksb/zigekaoshi/2022/0322/81118.html.
[11] 麥可思研究院. (2022). 2022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
[12] 中國政府網. (2020). 關于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補貼 擠占挪用教育經費等問題的督查情況通報.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www.gov.cn/hudong/ducha/2020-09/04/content_5540680.htm.
[13] 國家統計局. (2021). 中國統計年鑒.
[14] 余燕紅等. (2021). 羊城晚報. @老師 小心被這些 “職業病”盯上.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1-09/07/content_16_425128.htm.
[15] 人社部. (2020).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 Retrieved 18 August 2022 from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2010/t20201023_392932.htm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