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臟驟停與跑馬拉松無關?想和“死神賽跑”就別忽視這些

在全民健身的時代背景下,馬拉松在中國進入了井噴式發展的局面。僅2017年,國內就舉辦了大大小小將近1000場賽事,參賽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
但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馬拉松賽事中,僅僅“有媒體報道過”的猝死事件就有至少4起。另外,還有超過7名跑者被醫療急救人員成功挽回了性命。
對于跑道上的這些“生死時速”,專業救援機構“第一反應”創始人兼CEO陸樂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由心臟驟停引發的猝死只能說是概率性事件,與跑馬本身并無太大關系。
“心臟驟停的原因太多,我們無法一一去知曉和掌握,但如何在黃金救援的4分鐘救活每一條鮮活的生命,這是可以掌控的。”

每8萬跑者就有1人心臟驟停
隨著國內比賽和參賽人數的增多,相應的也帶來了猝死概率的上升。
據國際體育組織統計,平均每5萬名馬拉松長跑者中會有1人死于心臟病突發,另外,比賽期間因為各種原因被救治的人占到總參賽人數的20%-25%。
據上海瑞金醫院陸一鳴教授的統計,在中國每8萬名跑友中就有1人會發生心臟驟停??梢姡c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發生心臟驟停的概率并不算高,甚至還低于日本。
美國18萬選手發1人心臟驟停 (Jim JH教授)
英國8萬選手發1人心臟驟停 (Dan S. 教授)
日本5萬選手發1人心臟驟停(田中秀治教授)
中國8萬選手發1人心臟驟停(陸一鳴教授)
但在救活率方面,我們卻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暗谝环磻钡膭撌既思鍯EO陸樂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官方統計的中國城市心臟驟停救活率低于1%。
相比之下,美國對于心臟驟停的平均救活率為15%,像西雅圖、紐約這一的發達城市能達到50%,“但越落后、越偏遠的地方肯定救活率就越低了?!?/p>
對于在跑馬過程中頻發的猝死現象,中國田協也不遺余力地進行防范。比如,增加救護點和救護人員的數量,對賽道進行評估和保障,提醒跑友進行賽前體檢等等。
作為中國田協、中國馬拉松的官方醫療服務合作機構的負責人,陸樂坦言國內對于馬拉松的安全意識較以往的確有所提高,而幾年前他的好友正是因為救援不利而殞命賽道。
當時,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陸樂的同學在離終點只有200米的地方突然倒下,“當時很多老朋友在他身邊,卻目瞪口呆、手足無措,沒人知道如何施救?!?/p>
為了能降低國內馬拉松賽事的猝死率,陸樂前往日本學習經驗,通過了解后發現,在一場馬拉松的比賽中,至少需要急救隊員、救護車和醫療站,黃金救援時間只有短短的4分鐘,“如果能抓住這4分鐘,就可以極大的提高救活率?!?/p>
然而,從發生心臟驟停到救護車達到,中間至少要隔了十幾分鐘,“如果只是等待的話,被救活的成功率就很低了,所以心臟驟停是要跟死神賽跑的?!?/p>
“所以,如何把快速的、先進的醫療救助送到賽道上、人倒下的地方去才是救援的關鍵?!?/p>
“通過AED和CPR(心肺復蘇)救過來之后再把傷員交給傳統的醫療,這時候就可以叫救護車、送ICU了,而這樣的救活率就和以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了。”

猝死不只發生在業余跑友中
按照這樣的理念,陸樂說自己的團隊在5年中連續挽救了11名心臟驟停的人,累計救活率的達到91.7%,“我們救了12個人,只有一個遺憾地沒能救活?!?/p>
然而,在分析這些心臟驟停的案例時,陸樂也發現了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跑馬拉松猝死的都是沒怎么經過專業訓練的業余跑友。
但現實情況并不是這樣,一些專業選手同樣會在比賽中出現心臟驟停的危險。
“我們在2015年急救的一位跑友,他曾經有2年的專業馬拉松訓練;而同一年急救的另一位跑友甚至本身就是武警出身,每天都在堅持跑步?!?/p>
因此,陸樂認為心臟驟停是個概率性事件,與跑不跑馬拉松本身沒多大關系,“美國官方統計,每年2‰的美國人會發生心臟驟停,也就是說500個人里就有1個人猝死。”
美國每年有60萬人發生心臟驟停,遠比車禍、火災、槍傷等帶來的死亡率要高,“它在美國絕對算得上‘第一殺手’,原因就在于它的救援時間太短了,只有4分鐘。”
對于馬拉松賽事,陸樂認為,從危機管理角度看,這就是一場人為制造的大型“災難”,“你想想,幾萬人在一起發生危險的概率很高,所以關鍵還是如何預防猝死的發生?!?/p>
陸樂團隊的理念逐漸在國內被接受和運用。2013年,“第一反應”開始與上海馬拉松采合作,而上馬也是中國第一家采用第三方民間的、專業的賽事急救系統的馬拉松賽事。

別忽視感冒和熬夜
大部分跑友認為,只要賽前進行了馬拉松賽事所規定的例行體檢,就可以毫無顧慮的去參加比賽了,事實上并非如此。
陸樂團隊在對曾經救援過的人進行調查后甚至發現,他們其中沒有一個人是有嚴重的心臟病、甚至都不需要吃藥,所以并不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回憶起5年的急救經歷,陸樂感嘆,大部分只是在跑前出現了熬夜、感冒、中暑,以及出現腹瀉等狀況,又對此不太重視。
“很多人都認為感冒、中暑、腹瀉都不是什么大毛病,忍一忍也不會影響上場比賽。還有人甚至在體檢時查出心律不齊,但仍然堅持要跑,結果就出事了。”
在陸樂看來,這些小癥狀其實非常危險,在跑前不加注意足以致命:
“心臟是靠電來正常波動的,而腹瀉和中暑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通過劇烈運動后會加劇心臟驟停;而病毒性感冒則會在劇烈運動中,容易引發跑者出現心肌炎。”
除了對于身體狀況的放松警惕外,跑友對自己的體檢也是“馬馬虎虎”。根據《檢察日報》的報道,在此前國內的馬拉松賽事中,賽前體檢就被指形同虛設。
“如果有人說自己心臟不舒服,或者肚子疼、肩膀痛,這樣的人有可能是心梗的預兆?!?/p>
很多地方賽事“硬上馬”
42公里的路程、變化莫測的氣溫、起伏不定的賽道,這些變數都在挑戰著每一位馬拉松愛好者的極限。
“我玩極限運動20多年了,此前我一直都在玩帆船帆板?!标憳废蚺炫刃侣動浾哒f道,“但玩極限不是‘玩命’,極限運動的危險是可控的?!?/p>
“之所以包括馬拉松在內的賽事頻頻出事,不是極限運動本身的問題,是從組織者到參與者共同對這項運動本身的理解和準備不夠?!?/p>
陸樂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前也有國內的馬拉松賽事找他們做急救,但經過了2個月的評估后,公司還是決定放棄這個項目,原因就是賽事主辦方前期籌備出現問題。
“他們的賽道設置完全不合理,賽事組織也比較混亂,當地也沒有具備救援的醫療條件,這樣的賽事即便是投入了再多的人力物力,一樣還是存在很大的風險?!?/p>
在陸樂看來,現在雖然馬拉松在中國處于井噴的態勢,但在急救和醫療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很多地方根本沒有辦賽條件和醫療條件,但就是硬上馬了?!?/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