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吃不小,喜姐炸串的紅利還能紅多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似乎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奧義。在當代互聯(lián)網思維和新消費方式的驅動下,以喜姐炸串為代表的小吃業(yè)在餐飲江湖的洶涌廝殺中,實現新賽道突圍,一躍成為新晉炙手可熱的武林門派。
3年時間,全國將近2000家門店,平均1天開3家新店,累計融資超3億,這些數字足以說明喜姐炸串正引領著街邊小吃行業(yè),重新在餐飲界迎來屬于它們的高光時刻,也在疫情對全行業(yè)洗牌的環(huán)境之下,毋庸置疑的成為資本新的寵兒。
而破圈的背后,對于喜姐炸串快速發(fā)展的理解,顯然與“唯快不破”的武學秘籍不謀而合。
快,追求的是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吸引力,是品牌文化輸出的落地轉化率,更是背后垂直化的渠道供應和高度數字化的門店復制效率。

但快的代價會不會也讓瓶頸期也迅速的到來?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喜姐炸串如何能真正做到將網紅變長紅?而其自身油炸食品的屬性,能否在未來關乎健康生活的拷問中得以保全?
“萬店時代”,何以讓品牌方,加盟商、消費者“三贏”
在中國,別人的成功未必能夠復制,但自己的成功卻往往需要堅持復制。
復制是優(yōu)化升級的前提,是將運營標準實現數字化統(tǒng)一,減輕前段門店操作復雜度,將高效轉化利潤的關鍵。
喜姐炸串成功的價值,簡單說是就是讓市場再一次看到快餐行業(yè)的空間存在著無限增長的潛力,畢竟永遠都是,民以食為天。
今天,“小吃小喝”這個早已進入品牌化階段的餐飲細分領域,已經誕生了絕味鴨脖、華萊士、正新雞排和蜜雪冰城這樣的門店數量過萬的業(yè)界代表。
據美團發(fā)布的《中國餐飲大數據2021》,萬店以上規(guī)模的餐飲連鎖門店數占比從2018年的0.7%增長至2020年的1.4%。
而在“小門店、大連鎖、全供應鏈”模式下,走得一帆風順的喜姐炸串,勢必會將自己的目標指向進軍“萬店俱樂部”,這前提是需要建立并維護住品牌方、加盟商和消費者的“三贏”局面。
其實,三方共贏,簡單說就是讓供應端、鏈接端和需求端都能充分體驗到友好度。這種友好,指的是讓人可以在盡可能不去做選擇的空間內,享受到最大程度自由帶來的快感。
對于加盟商,能在僅20-30平方米的租房成本內,充分享受品牌的價值賦能。完備的營運系統(tǒng)和供應鏈效率讓門店經營者高枕無憂。
操作簡單,免去了備料的繁瑣工作,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口味的穩(wěn)定性,喜姐炸串成熟的供應鏈模式可謂是為加盟商考慮的相當充分。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招牌必點和套餐搭配的菜單設計,巧妙解決了年輕人慣有的“糾結癥”。而“小串”的產品定位,更符合了他們對于快餐文化重塑的期待。
“類零食化”、“社交粘性化”,“就餐場景多元化”,從隨意的街邊到辦公或家居的室內化空間,年輕消費者在追求美味與便捷的同時,也無形之中自覺將品牌附加價值匹配到自身對生活的流行追求上。
可以說,喜姐讓炸串在消費者眼中,從市井小吃,變成了時髦的生活態(tài)度。
而對于品牌方,能在加盟商信任和消費者喜愛的基礎上,將成功標準進一步建立起成熟的模型是重中之重。這種模型指導著供應鏈的數字化、規(guī)模化升級,確保三方都能在轉化增長中得到持續(xù)性收益。
當然,喜姐炸串想真正在未來邁入“萬店俱樂部”的大門,其針對不同級別市場的模型細分還是尤為關鍵的。
目前喜姐炸串的戰(zhàn)場還是在幾個主要的重點城市,正如前文所說,成熟可復制性的數字化體系是喜姐炸串成功的精髓,但隨著下一步市場體量的擴張,當喜姐炸串走進更多城市時,能否繼續(xù)保持其數字化體系得以高度復制,同時又結合不同商圈、不同場景的實際情況,做出品類結構的優(yōu)化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鞏固品牌壁壘,讓網紅變長紅
任何一家餐飲品牌,都不得不面對消費者“喜新厭舊”的考驗,而炸串作為小吃品類,又沒法真正在食品制作層面打造品牌獨屬的護城河,這讓很多人不免還是對喜姐炸串的未來有所擔憂。
可以說,喜姐炸串的成功始終得益于其對市場格局和消費者心理變化的敏銳洞察,充分抓住時代發(fā)展的紅利。
將食物塑造成品牌,從追隨內容轉變成自己來創(chuàng)作內容,讓消費者始終圍繞在喜姐炸串的附加屬性上不斷自覺建立起新的話題、新的審美。
而這種話題和審美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必須是高度流動的。走進年輕消費者活躍的時尚商圈,在一家喜姐炸串門店可輻射的空間內,能夠讓喜姐炸串的內容增出隨意可見。
憨厚可愛的人物卡通形象給人一種鄰家姐姐的親切感,直接消除了新品牌的陌生感。小到一個包裝桶、包裝袋的精美國潮風設計,大到多平臺縱深化的媒介布局,喜姐炸串讓消費者在為其內容買單時,也化身成為源源不斷新內容的制造機。
真正的網紅品牌,是能讓你的消費者成為網紅。這就是“破圈”思維,給一個品牌生存帶來的根本內驅力。
而當你總能讓你的消費者,從今天的網紅,繼續(xù)成為明天的網紅,品牌自然也就有了長紅的可能。
但“內容為王”的真理,放之于餐飲行業(yè),首先還是要承認“口味為王”。炸串本身制作門檻并不高,一旦價格在同行業(yè)沖擊下失去優(yōu)勢,其自身的壁壘很難談得上堅固。
喜姐炸串本質上是一家互聯(lián)網模式下的食品供應鏈公司,這就要求他必須走靠加盟擴張實現增速盈利的道路。今后,全國數千家門店,食材的保質保鮮也必然存在潛在風險。一旦出現負面新聞,其品牌形象在維護上勢必也要承受更大的成本。
今天,喜姐炸串通過3年時間,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長尾效應,能不能守得住,關鍵還是要在嚴控門店管理的同時,形成同城同商圈間的科學供貨調度模式,減少食材的損耗,盡可能從源頭上杜絕食品的安全隱患。
美味卻傷身,能否抗住“健康生活”的審問
油炸食品對人體健康存在危害,已經是人類社會的普遍共識。食物在高溫油炸的烹飪方式作用下所產生的苯并芘,是一類具有明顯致癌作用的有機化合物。
國際權威醫(yī)學雜志《心臟》在2021年,分析匯總了17項相關研究數據。其發(fā)現經常食用油炸食品的人群較之普通人,發(fā)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多出28%,患冠心病的風險多出22%,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多出37%。
而當現代人每周食用的煎炸食品每增加113克,心力衰竭的風險就會增加12%,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風險增加3%,心臟病風險增加2%。
隨著消費者日益對生活質量的重視,炸串這類油炸小吃將如何在未來一場關乎健康生活的“審問”之中得以保全,恐怕是行業(yè)需要面對的真正難關。
但客觀的說,真正面臨“審問”的那一天可能并不會很快就到來,年輕消費者對美食的欲望之強仍然不容置疑。但未雨綢繆,或許會給像喜姐炸串這樣的小吃品牌乃至整個餐飲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策略帶來一次深度思考。
畢竟,未來餐飲業(yè)的增長趨勢一定是關乎美味與健康這一終極博弈命題之上的。小吃賽道能否誕生新的消費概念,是值得我們去持續(xù)關注的。
但僅就目前而言,嘗試通過技術研發(fā),在制作手法、食材、調味料等方面實現低油、低脂、低卡路里,將會是產品更新迭代的切入口,小吃品牌只要在可接受的成本空間內突破這一道關卡,就會率先在市場中搶占良心口碑的先機。
結語
相比美國50%的餐飲品牌連鎖化率,中國餐飲業(yè)仍然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像喜姐炸串這類的網紅品牌迅速崛起,瓜分以年輕消費者為中心的“小吃小喝”市場。
作為已經成功破圈的代表,伴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喜姐炸串在進一步實現供應鏈升級、團隊擴充和數字化建設的道路上或許能夠給行業(yè)帶來更多的經驗。
不過它自身如何擴大品牌化經營,拉長生命周期,使其不步市場上網紅產品一貫高開低走的后塵,這些思考勢必將成為牽動這場生意經的關鍵所在。
而對于有加盟意愿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更需要謹慎考量。一家店鋪經營的成敗與否,恐怕不單單取決于品牌自身的價值賦能。喜姐炸串在連鎖小吃這條賽道上的紅利期究竟還能持續(xù)多久?是投資加盟者們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冷靜去做出判斷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