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文旅這十年|楚雄:擦亮四張世界級名片,成為云南旅游新熱點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和旅游產業高速發展,良好的發展局面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旅游大省的云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元的民俗風情,高效的硬件和軟件的建設,十年來,云南文旅也在發生著多樣性的變化,旅游市場秩序不斷規范,文旅融合不斷深入推進,全域旅游不斷升級,科技賦能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給人們帶來更多新的旅行體驗,文旅行業服務質量的提升給云南文旅帶來了許多贊譽。這十年,是云南文旅人勤奮進取的十年,是值得記錄的十年。在此背景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云南文旅這十年”專題報道,聚焦云南文旅這十年的發展,遇見云南文旅在奮進中未來可期的“模樣”!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地理的中心。氣候極好、生態極好、風景極好,恐龍原鄉、深厚彝族文化是楚雄發展旅游產業的底氣。十年來,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為推動楚雄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條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楚雄實現從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轉變。
4張世界級名片愈加耀眼
從寒溫帶到熱帶等七種氣候類型,楚雄氣候類型豐富,年平均氣溫14.8℃至21.9℃,是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前10位的地區,被譽為“西南氧吧”“滇中翡翠”,擁有“西南第一高瀑布”三潭瀑布、“西南第一山”獅子山、自然奇觀元謀土林、己衣大裂谷,還有流淌在南部綠色山林間的禮社江、石羊江、綠汁江,到處都是好山、好水、好空氣、好風景。

良好的生態環境正在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個又一個放空身心的休憩之地。目前,全州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9個、3A級旅游景區18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2個,形成了以歷史文化、古鎮休閑、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民族節慶文化等特色文旅康養一體發展格局,有力帶動了楚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十年來
“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鄉”
“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
楚雄這四張世界級名片愈加耀眼!

楚雄是“世界恐龍之鄉”
已探明的恐龍化石數量居世界之最
是聞名世界的“恐龍原鄉、化石之倉”

距今約2億年前
侏羅紀時代的許氏祿豐龍
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恐龍化石密集之謎
跨越時空之謎
恐龍與蛋分隔之謎
恐龍頭頸東方朝向之謎
“四大謎團”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

正在聚力打造的
侏羅紀文化旅游產業園
將帶你走進恐龍王國
穿越侏羅紀世界
看到地球生物的興衰演化
共享留存地球的億萬年世界奇觀

楚雄是“東方人類故鄉”
中國歷史教科書第一課
從“元謀人”講起

“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
距今已有170萬年歷史
“元謀人”的發現
把亞洲人類歷史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

正在聚力打造的元謀人世界公園
將讓你體驗到
人類從遠古走向現代文明的跨越時空之旅

楚雄是“世界野生菌王國”
境內有大型真菌540多種
其中可食用和藥用的野生菌300多種

楚雄的野生菌種類
占云南省的50%左右
占全國的40%左右
是云南省乃至全國、全世界
野生菌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到云南吃山珍,必須到楚雄

楚雄是“中國綠孔雀之鄉”
境內綠孔雀分布最廣、種群最多
已達300只左右
是國內綠孔雀野外種群的主要棲息地

(顏謙 攝)
綠孔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被譽為“百鳥之王”
是祥瑞、高貴的象征

(鄧雄 攝)
正在聚力打造的哀牢山國家公園
將帶你體驗哀牢古國的神秘
探秘原始森林秘境
感受綠孔雀的祥瑞之氣

文化滋養群眾帶富一方
十年來,楚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2016年成功創建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文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目前,楚雄市和30個集體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及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

文化的力量,如靜水流深,深深滋養著一個地方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內涵。今天的楚雄,文化創意亮點紛呈、文藝創作再攀高峰、文化民生顯著提升、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在全省率先完成省級節目無線數字化任務,“精品書屋”“夜間文化街區”成為城市靚麗風景,大姚石羊“云上鄉愁書院”入選全國先進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發行單位;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州縣鄉村四級文化陣地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建成州級文化和旅游大數據中心,“楚雄文化云”上線運行;《真愛長歌》《情感高原》等為代表的文學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和“駿馬獎”,成功打造了《云繡彝裳》《彝鄉之戀》等兼具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文藝精品,選送的《美美與共》成為2022年央視元宵音樂晚會云南省唯一入選節目,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歌舞劇《火把節》入選云南省文藝精品創作項目,引進國內動漫頭部資源,推動打造全國首部恐龍IP動漫電影。

非遺傳承保護從“走秀場”到“闖市場”轉變。楚雄州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堅定不移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國家、省、州、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有非遺保護名錄項目771項,其中,國家級14項(位列全省第3位),省級62項(位列全省第3位)。著眼為5萬繡女謀幸福,推動彝族賽裝文化節成為全省重點節慶品牌,彝族刺繡產業從無到有,發展成為產值突破2億元的文化產業。截至2021年末,全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已達43家,其中彝繡產業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2戶。
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轉變
交通基礎設施一直是長期以來制約楚雄發展的瓶頸。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楚雄州將綜合交通作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的重點,持續發力,全力實施“能通全通”“互聯互通”工程,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成績單。武易、楚姚、昆楚、楚大等一批高速公路順利通車,楚雄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全州縣縣通高速路、村村通硬化路、5個縣市通動車,高速公路里程766公里,鐵路運營總里程603公里,南北大通道總體貫通,東西大通道歷史性增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正在加快楚雄打造大滇西旅游環線重要集散中心和“四大走廊”的建設速度。

聚焦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楚雄州文旅融合發展從“相加”到“相融”轉變。開啟線上辦節新模式,創意策劃推出“遇見楚雄·美美與共 中國永仁直苴云上賽裝節”“遇見楚雄·虎虎生威 中國雙柏云上虎文化節”“遇見楚雄·牟定云上左腳舞文化節”“遇見楚雄·南華野生菌云上美食節”系列節慶活動。七彩云南賽裝文化節、彝族火把節、南華野生菌美食文化節已成為云南文化節慶旅游的靚麗名片,楚雄彝人古鎮、祿豐世界恐龍谷正成為昆大麗黃金旅游線上的璀璨明珠、云南文旅融合的標志性項目,千年古鎮姚安光祿古鎮、祿豐黑井古鎮和大姚石羊古鎮逐漸成為“網紅打卡地”。滇中翡翠、綠美楚雄實現從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轉變,正逐步成為云南旅游的新方向、新熱點、新勝地。

2015年以來,楚雄州接待國內游客總量由全省第7位提升至第2位,實現旅游業總收入由全省第13位提升至第5位。
未來,楚雄州將加快推進楚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旅游產品業態創新、科技賦能旅游、旅游市場復蘇,做特康養旅游,做活特色夜游,做強數字賦能,著力將“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鄉、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4張世界級名片打造得更加絢麗多姿、光彩奪目,打造楚雄州文旅融合“升級版”,為全省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際康養消費中心、世界康養旅游目的地”貢獻更多楚雄力量。
文 劉婭娟、楚雄州委宣傳部
圖 楚雄州委宣傳部、楚雄州文旅局、云南交投、顏謙、鄧雄、姜云輝、田杰生、江蕊先、鄧斌
編輯 童文文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元
審核 馬波 劉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