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陜西男子15年前外出打工失聯,68歲老父獨居山上盼兒歸
“兒子2003年去西安打工后便再無音信。我盼望兒子早些回家,即便兒子犯了什么錯、出了什么意外,總該有個消息啊……”說起兒子,68歲的王代富老人滿眼是淚。
告訴父親會出去幾年
不料15年來音信全無
王代富是陜西安康紫陽縣雙橋鎮蓮花村三組村民,他的兒子叫王克榮,生于1977年2月27日。王克榮7歲時,王代富和妻子離婚,兒子王克榮隨他一起生活。1998年,王克榮參加高考,因家庭貧寒,交不起學費放棄了去西安醫科大學就讀的機會。1999年復考,上了安康師范學校,2002年畢業。2003年,王克榮開始到西安打工,不久后便杳無音信。如今,68歲的王代富仍住在深山老屋里,盼著兒子回家。
據了解,王代富年輕時常年外出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煤窯、磚廠打工賺錢,即便如此,由于家里條件太差,仍然是窮得揭不開鍋。為了不讓孩子缺衣少食,實在沒辦法他就找銀行貸、朋友借,或請包工頭預支年薪和借高利貸。“2003年2月17日,兒子回來看我沒飯吃,第二天空著肚子就走了,說幾年后掙了錢再回來,誰知這一走就是15年。”老人回憶說。他說,自己隨后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花幾年時間還完了所有的債務。
2014年養豬做臘肉等兒子
現已變質兒子仍沒回家
上世紀90年代,王代富家沒有一樣像樣的家用電器,照明主要靠煤油燈,唯一的“家用電器”是一個手電筒,而手電筒的電用完了就必須去別人家充。別人吃大米,他日日靠玉米、土豆、紅薯、白菜、蘿卜等為主食。即使這樣,2014年他還回家養了一頭豬,之后請師傅把豬殺了后做成臘肉,至今仍懸掛在家里的屋梁上,想等兒子回來一起吃。然而日子久了,臘肉早已發霉、變質,兒子卻仍然沒有回來。
由于老人家里是貧困戶,在扶貧工作組幫扶下,給其家里裝上了電燈。與此同時,村民們大都搬至山下住上了安置房,但擔心兒子回來時找不到家,王代富至今不愿意搬走。“去年扶貧干部想把我安置到敬老院,我想再等一等,說不定哪天孩子就回來了。”王代富說,兒子離家已15年了,他每年都要四處尋找,也得到許多好心人的幫忙,但一直沒有消息。之前擔心給兒子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一直沒有選擇報警。隨著他年事已高,現在實在沒辦法了,希望有更多好心人幫他完成這個心愿。昨日,據蓮花村書記魏壽松介紹,王代富老人始終不愿意從家里搬走,也不愿去養老院,為此村上也多次做過工作。老人被列為貧困戶以后,今年為他申請到2000多元的產業扶貧資金,目前除了養有兩頭豬,還養有幾只羊,“村上也一直在多方聯系,希望能幫他找到兒子。”
據了解,目前紫陽警方正在幫助老人查找其子王克榮的信息。如果您知道王克榮的相關信息,也可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029-88880000反饋,我們將及時告知老人。
(原標題:兒子15年前外出打工后再無音信,68歲老父親盼兒歸;擔心兒子找不到家,老人獨居山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