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育兒假成本1.72萬,賬算清了公共政策才能有的放矢
現在不少地方都推出了育兒假。那么育兒假到底成本幾何?現如今終于有了一個大體的測算。
近日,中國人口學會2022年年會社會性別專委會分論壇“新時代的性別平等與人口發展”在線上召開。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楊慧表示,測算結果顯示,企業承擔每個有3歲/6歲以下孩子的男女職工的育兒假成本,全國平均為1.72萬元,重慶最高,北京最低,二孩、三孩對應的成本更高。
可見,每一位休育兒假的員工,企業平均需承擔1.72萬元的直接成本。這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或許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有些地方育兒假紙面規定很美,現實落地困難。這可都是真金白銀,部分企業為何缺乏動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育兒假期間的工資,按照本人正常出勤應得的工資發給。”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假期,任何福利的背后都是成本。不只是育兒假,此前為了保護職場女性,一些地方還推出過月經假等一系列假期。但不少都淪為一場態度宣示,落實起來困難重重,甚至不少女性自身都開始反對。
原因很簡單,假期太多,用人成本就會提高,這反倒可能加劇就業歧視。社會漸漸也開始有些反思,比如去年湖南修訂了《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依然保持了2016年時的“增加產假60天”的規定,并未對產假天數再作延長。給出的理由就是“總體來說產假期限適中(158天),且近年來的實施效果比較理想。假期過長有可能影響女性就業,從長遠看不利于維護和發展女性權益”。
這是假期福利必須面臨的一個難題。從鼓勵生育的角度來說,人們應當有更多的假期,得到更多的福利保障已經是共識。但假期的成本又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不計成本,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要么假期落實不了,要么未育員工或自愿不休的員工獲得更大的職場優勢,造成一種新的不公。
所以,把成本算清楚是公共政策有的放矢的第一步,這也是科學的態度。其實育兒假也并非無解,這個福利人們也應該享有,只不過要先盤清楚1.72萬元的平均成本如何承擔分配罷了。
比如專家已經指出,育兒假的成本里,社保性成本占兩成,工資性成本占八成,目前大頭落在了企業身上。但企業的規模、效益千差萬別,育兒假就有可能變成少數人的福利。那些規模不大或是效益一般的企業,說是“吝嗇”也好、說是“無力”也罷,他們執行起來終究會面臨不小的困難。
因此,保障育兒假不折不扣落地,不妨多從社會層面想想辦法。比如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提供一定的生育津貼;或是對執行休假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共同分擔這個成本。
總之,要讓休假成本盡可能合理地分配,讓用人單位不至于覺得那么困難,這樣才能提高企業放假的意愿。唯有如此,職場人和為人父母者,才有可能真正地享受到這個福利,感受到社會對家庭的托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