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加速,美國億萬富豪組團去“挖礦”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綜合報道
據美國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氣候危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格陵蘭島的冰川,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冰川融化后的陸地卻因為擁有能夠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礦產,正成為美國億萬富豪們爭先恐后前往的“淘金地”。
據了解,這群富翁包括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彭博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微軟之父”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他們相信格陵蘭島的迪斯科島(Disko Island)和努斯瓦克半島(Nuussuaq Peninsula)地表之下的礦產資源,能為數億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

冰川后融化的格陵蘭島成為美國億萬富豪們新的“淘金地”。 視覺中國 圖
著名勘探公司Kobold Metals首席執行官科特·豪斯(Kurt House)告訴CNN:“我們正在(格陵蘭島)尋找一個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或第二大的鎳礦床、鈷礦床。”
據了解,KoBold metals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來尋找原材料。其主要投資者包括突破能源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這是一個氣候和科技投資基金,得到了比爾·蓋茨、邁克爾·布隆伯格和杰夫·貝索斯等人的支持。
今年4月,KoBold公司宣布將和藍鴉礦業(Bluejay Mining)合作,投資1500萬美元,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在格陵蘭島西部開采對電動汽車至關重要的礦物,包括鎳、銅、鈷和鉑族金屬,這些是制造電動汽車和儲存可再生能源的大型電池所必需的金屬。開采探索工作據悉已于6月開始。對此,貝索斯、布隆伯格和蓋茨沒有發表評論,回應此事。

近幾年,許多礦產公司將目標瞄準了格陵蘭島。圖為加拿大哈德遜資源公司(Hudson Resources)在格陵蘭島的開采地。
目前已有30名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飛行員、機械師等工作人員駐扎在KoBold和Bluejay Mining的開采地點。工作人員正在采集土壤樣本,使用帶有發射器的無人機和直升機來測量地下的電磁場并繪制下方的巖層圖,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數據,以便最早在明年夏天確定鉆探地點。
“格陵蘭島的氣候變化令人擔憂,但總體來說,使格陵蘭的勘探和采礦變得更加容易。”藍鴉礦業首席執行官 Bo M?ller Stensgaard說道。這是因為海洋無冰期被延長,開采團隊能夠更輕松地使用重型設備將礦產運送到全球市場。
于是,氣候變化讓格陵蘭島的未來呈現出了一個獨特的“尷尬”境地,冰層消失暴露了被掩埋了幾千年到幾個世紀的土地,現在它可能因為成為解決能源危機所需的金屬礦源而受到威脅。
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主席邁克·斯弗拉加 (Mike Sfraga) 評論道:“隨著冰川融化的加劇,毫無疑問未來會有更多的土地被利用,其中一些土地可能具有礦產開發的潛力。”
另根據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格陵蘭島地下可能富含著煤炭、銅、金、稀土元素和鋅等多種礦產資源。該機構稱,格陵蘭政府已經對“整個無冰地區”進行了多次資源評估,因此政府已經認識到“該國可以通過礦產開采實現國民經濟多元化”這一潛力。
“格陵蘭政府支持負責任、可持續和經濟上可行的自然資源開發。”斯弗拉加強調道。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加速,仍然令人擔憂。 視覺中國 圖
不過,格陵蘭島消失的冰層,不斷上升的海平面,仍然是科學家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研究表明,北極的變暖速度是全球變暖速度的2~3倍。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并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
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進入21世紀以來,北極海冰的退縮速度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
研究北極海冰的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內森·庫爾茨 (Nathan Kurtz) 接受采訪時說,“北極海冰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在消失,(若再不采取措施)預計可能會在20到30年內消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