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陜西女干部扶貧路上車禍遇難,兜里還揣著幫貧困戶辦的殘疾證
所乘車輛側翻墜入河道,鎮安44歲女干部遭遇不幸
兜里還揣著準備帶給扶貧對象的殘疾證

2017年12月30日,44歲的郭琴在扶貧的路上發生車禍不幸遇難,衣兜里還揣著幫貧困戶剛剛辦理的殘疾證。
2017年12月30日上午9時,鎮安縣回龍鎮宏豐村第一書記郭琴在趕赴扶貧村的途中,因乘坐的車輛側翻墜入河道遭受重傷,后經鎮安縣醫院搶救治療無效,不幸遇難。
2014年4月份剛開始扶貧時,郭琴就到了宏豐村成為一名駐村干部,2017年,加大扶貧力度后,她主動請纓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12月29日是星期五,郭琴連續駐村的第18天。她走訪貧困戶,審核反饋貧困戶信息資料直到晚上8點。由于需要核對的信息比較多,必須親自到鎮安縣扶貧局對接。村支書看時間太晚,建議她12月30日一早去。但郭琴認為事太多,晚上必須對接到位。村支書拗不過,就叫親戚開車連夜將他們送到縣扶貧局。
2017年12月30日一大早,郭琴就到縣殘聯拿到扶貧對象曾學紅的殘疾證,搭乘同事的車返回,途中車輛側翻墜入河里,郭琴被拋出車外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其余三人確診為輕傷。

2018年1月2日,在回龍鎮宏豐村,華商報記者見到貧困戶曾文華,他介紹說,女兒曾學紅是聾啞人,郭琴3個月前走訪時得知她沒有辦理殘疾證,沒有享受殘疾人生活補助等政策,十分著急。曾文華嫌女兒行動不便,到縣城麻煩,就一再推脫。于是,郭琴打電話叫車把曾學紅送到縣殘聯,辦理殘疾證照相、復印材料等相關手續。
坐在爐子邊上的曾文華哽咽著說,事發前一天,郭琴臨走時還給他說,第二天回村子時就能把曾學紅的殘疾證一起帶回來,沒想到就出了車禍,“這么好的女娃說就走了,還走得這么突然?!闭f到這里,老人說不下去了,只是把頭埋得低低的。
村民劉貴平住在山頂,自從得知郭琴離世的消息后,就經常到村委會來說他是怎么受到幫扶的。平常不太說話的劉貴平介紹,郭琴為他常年病臥在床的父母積極申報低保。還幫劉貴平爭取了生態護林員的名額。這樣一來,劉貴平家里的條件明顯改善。
產業發展的“鐵娘子”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郭琴上任伊始,面對宏豐村產業發展規模小、集體經濟“空殼”化、貧困群眾增收缺乏長遠支撐的實際,就思謀如何破局,探索出一條符合宏豐村實際的脫貧路子。報到當天,她就組織召開村上產業發展謀劃會,邀請群眾代表和能人大戶一起座談,聽取群眾意見建議,討論產業發展難題,為村上產業發展統一思想、凝智聚力。在充分聽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她又帶領村班子,經過兩個多星期“連軸轉”,全面摸清了村情戶情,宏豐村產業布局也在她心中逐步定格。
接著,她因地制宜提出半坡發展種養產業、河道平川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布局。
為了解決山上群眾發展養殖產業難題,郭琴多次主動向省農業廳駐村領導匯報溝通。她的熱心和激情感動了幫扶單位,幫扶單位決定無償捐贈宏豐村優質黑豬仔500頭。目前,已經向宏豐村發放了2批次200頭黑豬,解決了半山坡群眾產業發展難的問題。
針對勞動力大量外出、土地大面積撂荒的情況,郭琴與村委會一班人經過多方協商和考察,最終確定了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思路。郭琴先后十多次到縣發改局、農業局等部門匯報溝通、爭取項目、尋求支持,最終使食用菌產業園成功落戶到村上。然而,在推進食用菌產業園建設的過程中,村上曾一度為啟動資金而發愁,導致園區建設停工一個多月,眼看自己辛辛苦苦爭取來的項目無法正常啟動,郭琴急得焦頭爛額,她又聯系村上能人,研究確定了村集體擔保借資、能人墊資等方式,籌資30余萬元,解決了啟動資金難題。目前,整個園區已完成了90個大棚建設,全村146戶貧困戶先后通過地租入股、扶貧資金配股等形式捆綁到園區上。
美麗新村的“設計師”
宏豐村是回龍鎮面積最大、貧困狀況最嚴重的村,全村僅有一條修建了多年的通村水泥路,落后的基礎設施和臟亂差的環境一直是制約發展的瓶頸。面對這些問題,郭琴緊緊抓住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帶領村班子一片一片地勘察,一處一處地測繪,一戶一戶地規劃,先后在全村規劃了127戶農戶的入戶道路和院落硬化項目,認定了18戶危房改造對象和15戶民居改造對象,確定了6條、30.8公里的村組產業路的拓寬和修復工程。
在推進全村環境整治的過程中,郭琴與村干部爭執過,被群眾誤解過,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埋怨過,硬是憑著一股子執著勁兒,把確定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項目一一落實。同時,她多次到縣環保局對接,爭取調劑了一輛垃圾清運車和100個垃圾箱,在村上修建小型垃圾池9處,爭取公益崗位選聘村衛生保潔員2名,定期對沿線沿河垃圾進行清理,村上的臟亂差局面得到了極大改觀。
群眾冷暖的“貼心人”
扶貧先扶志,有了自信才能脫貧。曾學兵家中5口人,住在半山上,母親多病,沒有固定經濟收入,納入貧困戶后,曾學兵反倒有了“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思想。針對這種情況,郭琴多次上門,不厭其煩地給曾學兵做工作。去年下半年,曾學兵的兩個孩子相繼入學,家里開支更大了,為了照顧孩子上學,妻子還在回龍鎮上租了一間小房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曾學兵的這種情況,讓郭琴十分擔憂,她主動找到曾學兵說,按照他家現在的條件,符合移民搬遷政策,自己可以幫曾學兵在集鎮搬遷點申請一套房子,這需要曾學兵出門打工,把自籌的1萬元掙回來,到時候孩子們讀書就不用再租房。曾學兵這次被說動了,第二天就動身去了西安一個建筑工地,半年下來掙了1.5萬元。如今,曾學兵已領到新房鑰匙,即將搬遷入住。曾學兵一想到孩子們不用再受苦了,他逢人就高興地說:“感謝郭書記,要不是她,孩子們不知道還要受多長時間的苦呀!”
在宏豐村,郭琴做起村上婦女工作、政策宣傳、技術培訓等工作也是一把好手。她協助鎮村完成了婦聯組織建設,積極推選貧困戶張文艷當選村婦聯主席,一石激起千層浪,看到貧困婦女也能參與村務,全村的婦女紛紛行動起來,向張文艷看齊,有的搞產業,有的去打工,決不吃閑飯。為了讓群眾記住政策,她把貧困戶應該享受的相關政策錄制好,挨家挨戶發放到每個貧困戶手中,讓貧困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同時,郭琴還積極牽頭開展“愛心超市”評分工作,與村委會一起組織開展了“好媳婦、好公婆”評選活動,與職業中學聯合在全村開展了林果藥材食用菌種植技術培訓,讓群眾學中有榜樣、脫貧有技術。剛被評上好媳婦的張海燕說:“郭書記的鼓勵,讓我明白了行孝是做人的最好德行,這也是教育好子女的實際行動?!?/p>
兄弟姐妹中,三人在扶貧
郭琴是鎮安縣婦聯一名普通的黨員干部,1996年10月參加工作,先后任鄉鎮鄉企干部、組織人事干部、縣婦聯副科級干部。昨日,在鎮安縣殯儀館里,各界人士和村民送來花圈。
郭琴的弟弟也是商洛市一名扶貧干部,他邊哭邊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們姐弟兩人年齡相仿,平常聊得最多的就是關于扶貧的事情。他跟姐姐通的最后一個電話,姐姐說她幫扶的村子交通不便,衛生條件差,希望在村子里建個衛生室,這樣老人和孩子看病會方便一些。至今他手機里還保存著他們姐弟倆談論關于如何扶貧的信息。
郭琴的姐姐郭虹說,他們兄弟姐妹6人中,有3人分別在不同崗位上扶貧,這次倒在扶貧路上的郭琴就是她的小妹。妹妹遇難后,鎮安縣委、縣政府及各級領導非常重視,到家里慰問,社會各界的人士都來看望。小妹的離去是痛苦的,但她倒在扶貧的道路上也是光榮的,其他的兄弟姐妹仍然會在扶貧道路上完成她未完成的事業。
1月2日晚,商洛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李波還堅守在扶貧包抓點回龍鎮宏豐村。他介紹說,鎮安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深度貧困縣,縣里絕大部分干部都是土生土長的山里人。山里人更了解山里的貧困與落后,更懂得扶貧是解決子孫致富的千秋大業。面對脫貧攻堅任務,全縣干部撲下身深入到大山深處的貧困戶家里,實實在在扶貧幫貧,扭住脫貧的任務不放松。對于郭琴不幸離去,李波悲痛地說,雖然郭琴不在了,但大家脫貧的決心絲毫不改。郭琴雖然離開了大家,但她的身影卻深深鐫刻在群眾的心中,她的先進事跡永遠激勵著一線的黨員干部,她的精神始終照耀在脫貧攻堅路上。她把永恒的初心獻給她深愛的大地,她用忠誠、樸實、執著譜寫了一首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扶貧之歌。雖然她走了,但她的笑容定格在貧困戶的心里。
最新進展
鎮安追授郭琴為優秀共產黨員
1月2日,鎮安縣委發布文件,追授郭琴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第一書記。
文件指出,郭琴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是鎮安縣脫貧攻堅“四支隊伍”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基層黨員干部的楷模、全縣脫貧攻堅的表率。她始終視群眾如親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計得失,無私奉獻,以駐村幫扶工作為最大幸福,以服務群眾為最大快樂,在群眾中享有很好口碑。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郭琴為榜樣,學習她不忘初心、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她愛崗敬業、敢于擔當的工作態度,學習她恪盡職守、勤奮務實的精神操守,學習她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學習她樸實無華、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做出實實在在的業績。
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把向郭琴同志學習活動作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實際舉措,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迅速掀起向郭琴同志學習的熱潮。
(原標題:女干部扶貧路上不幸遇難,兜里還揣著貧困戶的殘疾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