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也就是做個噩夢,咋就帕金森了?
原創 祝您健康 祝您健康雜志
康康的一位前輩,最近碰上了麻煩。
這段時間,他經常做噩夢,有時1周會做好幾個的噩夢,而且會說夢話、揮手打人,搞得妻子不勝其煩。
為了改善睡眠問題,他去醫院就診,打算開一些助睡眠的藥物。
沒想到,醫生卻說,他可能是一個“準帕金森”患者。
這就有點嚇人了。
他說,自己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做個噩夢還能整出這么個大麻煩來?

這種噩夢很特別
我們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歷。
比如康康常做的噩夢,就是人在考場、題沒做完,交卷在即、非常焦慮。

不過有些人的噩夢確實很“特別”。
在夢境中,多是暴力刺激性場面,比如追殺、打斗、激烈反抗等場景,自我感覺睡得不是很愉快;
在夢境外,這些人又常常和夢境“同步”,夢中打斗,夢外也拳打腳踢,讓同床人很不愉快。
所以,每一個患有這種名為“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疾病的人,幾乎都是因為伴侶的抱怨被發現的。
可這種障礙到底是個啥?
這種障礙不罕見
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的睡眠異態。
我們在睡眠時,看似躺著不動,其實大腦并沒有完全“消停”,而是一直在淺睡眠-深睡眠這兩種睡眠狀態中反復“橫跳”,先由淺睡眠進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淺睡眠,周而復始。

這其中有一個階段,我們雖然睡著,眼球卻在快速擺動,同時腦電波也會異?;钴S,同時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松弛等一系列反應。
這就是快速眼動睡眠期。
快速眼動睡眠期也是做夢的“黃金時段”,大多數的夢境都是在此時出現,如果在這個時間將人喚醒,被喚醒者幾乎都能清晰回憶起剛剛夢到的場景。

但也有一些人在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后,身體的肌張力未消失,往往表現為在睡夢中也會跟著夢境拳打腳踢、大喊大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快速眼動睡眠障礙。
快速眼動睡眠障礙大部分為原發性,小部分繼發于發作性睡病、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和藥物的副作用。
在我國,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的發病率為0.3%~2%,并不算罕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還會有所提高。
這個問題要警惕
當然,如果只是夢中“手舞足蹈”,那大不了就“分床睡解決一切”。
然而,問題并沒有那么簡單。
早在 20 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種前驅表現。
有研究者對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患者進行追蹤調查,研究發現,患病 2 年后,就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當隨訪時間達到 14 年時,疾病進展的比例達到 81%。

作為老年人常見的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攀升,近 20 年來增長了近 20 倍,且起病比較隱匿,導致很多患者初期未引起重視,錯過了早發現、早干預、延緩疾病進展的重要關口。
如果患者發現快速眼動期睡眠障礙就引起足夠重視,盡早就診排查,解決的不只是睡眠問題,也可能對潛在患者發現帕金森病起到了“指示燈”的作用,爭取到更多的治療時間。
偶爾噩夢不可怕
當然,我們也不需要“談夢色變”。
如果只是偶爾做噩夢,不必過于擔心。
只有出現了以下特征的噩夢,才需要引起警惕。
1. 變化顯著
夢境的表現發生改變,噩夢增多,且經常充滿暴力情節。

2. 動手動腳
家人發現自己會將自己夢中出現的揮拳、踢腿等行為在現實中做出來。
如出現以上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病因。
目前,這個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是多導睡眠圖檢測(PSG),醫生會結合多導睡眠圖的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本文內容部分引用自《經常做這種噩夢,當心帕金森病找上門》,原載于《祝您健康》2021.4,原文作者為張寶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教授、主任醫師)、浦佳麗(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祝您健康》編輯部出品 -
內容策劃 / 排版:朱菁菁
原標題:《也就是做個噩夢,咋就帕金森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