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藝術人物|盧浮宮策展人被拘,澤連斯基肖像引爭議
近日,法國考古學家沙尼耶、盧浮宮策展人道賽夫婦因涉嫌參與文物走私遭拘留,他們被懷疑出于疏忽將兩件來源可疑的埃及文物出售給阿布扎比盧浮宮。
在美國,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為澤連斯基夫婦拍攝的肖像引起多方爭議;在中國,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近期推出新書,《春天終將來臨——大衛·霍克尼在諾曼底》中,霍克尼對話老友、藝術評論家蓋福德,再度將諾曼底春日的撫慰帶給觀眾和讀者;在金石學家吳大澂逝世120周年之際,蘇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李軍新著《結古歡:吳大澂的訪古與傳古》出版。《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kxwhcb.com)“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并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
法國| 考古學家沙尼耶、盧浮宮策展人道賽
因涉嫌參與文物走私遭拘留

考古學家沙尼耶

盧浮宮策展人道賽
據《藝術論壇》報道,近日,法國當局拘留了兩位曾受雇于國際咨詢機構“法國博物組織”、涉嫌參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盧浮宮文物走私案件的著名考古學家。
法國《解放報》消息稱,遭到拘留的是法國機構Afalula(負責在沙特阿拉伯發展文化項目)的顧問讓-弗朗索瓦·沙尼耶和盧浮宮策展人諾米·道賽。二人被法國打擊文化財產走私中央辦公室(下簡稱OCBC)的代表拘留,他們被懷疑出于疏忽將兩件來源可疑的埃及文物出售給阿布扎比盧浮宮。

盧浮宮
在這對夫婦為法國博物組織工作時(沙尼耶時任考古部門主管,道賽是該組織的科學總監),該機構被委托在阿布扎比盧浮宮2017年開館前核實待收藏文物的來源。沙尼耶和道賽與時任巴黎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以及法國博物組織科學委員會主席一起參與了這個項目。據稱,這三人忽視緊迫的文物來源問題,更重視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建立良好關系。馬丁內斯已于5月被起訴,罪名是“在有組織的團伙中共謀欺詐和通過虛假的財產來源洗錢”。他涉嫌批準從經銷商羅本·迪布和克里斯托夫·庫尼基處購買多件文物,盡管他知道這些是被掠奪的文物。迪布和庫尼基也面臨著欺詐和洗錢的指控,雖然他們堅稱這些物品是合法獲得的。OCBC正在與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合作處理此案,后者正在調查迪布和庫尼基涉嫌向大都會博物館出售被掠奪的文物一案。
雖然道賽在這起丑聞中的角色尚未確定,但《解放報》報道稱,沙尼耶對阿布扎比盧浮宮根據阿聯酋文化和旅游部主席穆罕默德·哈利法·穆巴拉克的建議購買的一塊關于法老圖坦卡蒙的玫瑰花崗巖石碑的來源問題視而不見。后來發現記錄該文物來源的文件是偽造的。
美國|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
為澤連斯基夫婦拍攝的肖像引爭議

安妮·萊博維茨
美國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為時尚雜志《Vogue》拍攝的一組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和第一夫人葉蓮娜·澤連斯卡婭的肖像最近引發異議。
在照片中,澤倫斯基身著他標志性的橄欖色T恤,在基輔的總統府中緊抱著他的妻子。此外,澤連斯卡婭還身著烏克蘭不同設計師設計的服裝,出現在《Vogue》電子版封面上,以及與烏克蘭女兵一起出現在基輔郊區霍斯托梅爾的安東諾夫機場,背后是被毀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安-225運輸機(Antonov-AN 225)的殘骸。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和第一夫人葉蓮娜·澤連斯卡婭

烏克蘭總統夫人葉蓮娜·澤連斯卡婭出現在《Vogue》電子版封面上

葉蓮娜·澤連斯卡婭
安妮·萊博維茨,1949年出生于美國康涅狄格州,1969年還在舊金山藝術學院求學時,即為《滾石》雜志拍片。1983年成為《名利場》雜志首席攝影師,并長期為《VOGUE》雜志供稿。她出版過數本里程碑式的畫冊,如由蘇桑·桑塔格撰文、1999年由蘭登書屋出版的《女性》,以及由派蒂·史密斯和羅斯安妮·凱斯撰文的2003年由蘭登書屋出版的《美國音樂》等。除名人肖像外,也拍攝戰爭題材,如戰火中的女性、波斯尼亞薩拉熱窩和盧旺達等地的軍事沖突等。2005年,《美國攝影》雜志稱其為“至今仍在進行拍攝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響力的攝影師”。
據《藝術論壇》報道,為澤連斯基夫婦拍攝的這組照片激怒美國共和黨人,還引起了一部分藝術和文學界人士的不滿,作家佐伊·薩穆齊和格雷格·艾倫在推特上做出了尖銳回應。藝術家亞當·布盧姆貝格在Instagram的發帖被迅速轉發:“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問題,以及攝影可以如何危險地參與其中。以沖突地區為背景的@annieleibovitz為@voguemagazine拍攝照片的想法是可恥的……這些照片證實了我們對世界善惡進行二元理解的需求,強調了男性英雄與他們的女性協助者的過時模式。”
但并非所有人都感到憤怒。《華盛頓郵報》的桑尼·邦奇寫道,“澤連斯基與西方名人會面,并出現在以名人為中心的雜志上,因為這是讓他的國家的危機在美國公眾心目中占據地位的途徑。”
中國|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
對談老友,將諾曼底的春日帶給讀者

大衛·霍克尼(1937-)
去年,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在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辦了“大衛·霍克尼:諾曼底春天的到來,2020”展覽,展出他自新冠疫情隔離期間用iPad繪制的“春天”。
不久前,《春天終將來臨——大衛·霍克尼在諾曼底》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這本書由霍克尼于新冠疫情期間完成,來源于他與老友馬丁·蓋福德充滿詼諧與生活化氣氛的對談。這些對談或通過郵件,或通過信息,或借由信號不良的視頻對話,將法國諾曼底的鄉居生活和美麗的春日之景,源源不斷地傳送到世界的另一個角落,也傳送到每一位打開這本書的讀者身旁。

《春天終將來臨——大衛·霍克尼在諾曼底》(英)大衛·霍克尼、(英)馬丁·蓋福德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書中,八十歲的藝術頑童沒有被封鎖閉塞的生活所困,反而興致勃勃地重新發現自然與生活之美。讀者既能夠看到他色彩繽紛的ipad繪畫,一律簡單地以編號命名,畫的是鄉間的池塘,柳樹的倒影,枝頭的花苞,云塊的形狀,也能感受到他獨特的觀察方式和幽默感,譬如,即便在如廁之際,他還專心觀賞月亮;再有,他專心觀察柏油馬路的顏色,辨認它到底是紫灰色,還是粉灰色。

大衛·霍克尼《第316號》2020年4月30日
“狐貍知道很多的事,刺猬則只知道一樁大事。”但霍克尼既是刺猬,也是狐貍。他將生活的重心傾注于一件重要的大事:如何制作圖畫。但他投身于制作圖畫的行為,卻讓他走向了數不勝數、形形色色的方向:電影、攝影、數碼繪畫,以及一系列百科全書式的印刷媒介,同時還有看待藝術史的全新角度——對老大師作品和現代主義的重構。同時,在疫情讓生活變得灰暗單調之際,這位藝術大師還用藝術的魔力,重新讓人們的雙眼和心靈煥然一新。
中國 | 蘇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李軍
新著《結古歡:吳大澂的訪古與傳古》出版

《結古歡:吳大澂的訪古與傳古》李軍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2年7月
今年是金石學家吳大澂(1835—1902)逝世120周年。近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李軍著作《結古歡:吳大澂的訪古與傳古》。該書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吳大澂的西北之行與嶺南之行,對訪古、傳古活動進行考察;在對吳大澂書畫鑒藏進行考察的基礎上,追溯其繪畫的師法源流與個人喜好,討論黃易《訪碑圖》對他的影響,是否如白謙慎先生所說那么巨大,抑或他對此有新的想法。此外,該書以《集古圖》為中心,探討吳大澂對舊傳統的繼承與突破,并以他晚年參與《欽定承華事略補圖》的編印為例,討論彼時學者對石印術、照相術等技術的利用與討論,窺探他對東漸新技術的態度。

《結古歡:吳大澂的訪古與傳古》內頁
吳大澂,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終其一生致力于金石文字之學的研究。所著有《說文古籀補》《愙齋集古錄》《字說》《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權衡度量實驗考》《古玉圖考》等。
《結古歡》作者李軍,系江蘇蘇州人,復旦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現任蘇州博物館研究館員。2011年李軍進入蘇州博物館工作,主攻方向為文物與博物館學、版本目錄學、明清文獻研究等。他先后主持策劃“木石縹緗——蘇州博物館藏古籍碑拓特展”“煙云四合——清代蘇州顧氏的收藏”“梅景傳家——清代蘇州吳氏的收藏”等特展。近年著有《訪古與傳古——吳大澂的金石生活考論》《春水集》《傭書讀畫錄》《秋山集:故紙談往錄》。編輯整理有《題跋古今》《上海鬼語》《二葉書錄》《吳大澂日記》《顧廷龍日記》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