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聰明累:聰明自誤的悲劇
原創 蘭藉文化 紅樓夢研究

作者肖旭,原名鄭喜林,中文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河北作家協會會員。標題為編者另加。

作者
肖旭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聰明累》
曲名的意思,是受了聰明的連累。曲子內容是寫王熙鳳聰明自誤的悲劇。
看了《紅樓夢》的讀者都有這樣一個體會,王熙鳳是《紅樓夢》中最活躍的一個人物形象,也是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王熙鳳生于末世,是在家族走下坡路的時候,她去掌管榮國府賈家大權的。于是很自然地成為家族中嫡庶、長幼、主仆復雜矛盾的交集點。
王熙鳳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她被人們稱謂是萬個男人所不及的女強人。她確實有能力、有才干,但最終還是同腐朽的家族同歸于盡。
《聰明累》這一曲子,反復詠唱王熙鳳的悲劇是為聰明所累。把王熙鳳的命運同家族的命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來描寫。
前四句: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
這是寫王熙鳳作為女強人的悲劇。
開頭兩句,是詠嘆并帶諷刺語氣,說明王熙鳳悲劇的特點是咎由自取。
“機關”,生計、陰謀權術的意思。王熙鳳煞費苦心,策劃盤算,她真是聰明過了頭,結果連自己的性命也算丟了。
這兩句詞挺拔有力,而且尖銳、鮮明。通過王熙鳳這一典型形象,作者準確概括了這一類人悲劇命運的一個特點,就是聰明自誤。這一總結概括,頗能給人以啟迪、警示。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
作者把人物從生到死來一個高度概括。總括了王熙鳳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一生。
王熙鳳聰明機靈,她善于權術,善于機變。在賈府那么多的矛盾中,她抓住了最有力于自己的一環,千方百計去討好賈府最高權威——賈母。給年紀大的、什么都不缺的賈母制造一些熱鬧、笑話,以獲取賈母的歡心,來鞏固她這當家人的地位。她往往以自己的口才和威勢作為武器,來達到她掌權和奪取財物的目的。
王熙鳳的性格也是復雜的、多側面的。她性格中最本質的特點,有很強的財欲、權欲。可以說,她短短的一生,就是為了財產、權勢,操碎了心。
她弄權于鐵檻寺,撈了三千兩銀子,但逼死了一對相愛的年輕人。
為了鞏固她正妻的地位,她設計騙尤二姐,在騙尤二姐時,她是面帶微笑,心藏殺機,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盡。
她大鬧寧國府,鬧時又哭又鬧,像個潑婦,但這只是表面的。她鬧時很有底板,鬧的目的很明確,她先是向尤氏臉上唾了一口,她罵尤氏將自己的妹妹送到賈家,那是錢財迷了心竅。她又假說官府要捉她。她害怕,非常委屈。然后一頭滾進尤氏的懷里,號天動地,大放悲聲,哭著用兩手扳著尤氏臉逼問,如今鬧到這步天地,驚動了官府,國孝一層罪,家孝一層罪,背著父母偷娶一層罪,把賈家老臉都丟盡了。最后才是“圖窮匕首見”露出了真正的目的——
“少不得偷偷把太太五百兩銀子拿去打點。”
我們看,王熙鳳在這百忙的灑潑耍賴中,她也不會忘記訛詐五百兩銀子。真是算盡了機關。
甚至她和自己的丈夫也勾心斗角。賈璉向她借錢,也要利息。
總之,王熙鳳這人是目光四射,手腕靈活,口才靈利,善于看風使舵。她的一生是為自己謀劃、盤算的一生。可這一切操持,最后都付諸東流,反而使她落個財產蕩盡,身入囹圄的可悲下場。
死了,以前的一切都是白費勁,連惟一的女兒巧姐也保護不了。這工整的對句,總結了王熙鳳的一生,具體闡明了取名“聰明累”的涵義。

以上這幾句是寫作為女強人的王熙鳳的悲劇。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是寫王熙鳳作為管家人的悲劇。作為管家人,應該使俱家都富有,人口平安。王熙鳳處于賈府種種矛盾中心。她對賈府種種衰敗景象是很清楚的。
賈府經濟枯竭,管制松弛,內部矛盾激化,王熙鳳對這一切比別人了解的更早、更清楚。但她的態度和探春不一樣。探春是為了接濟、挽救家族。王熙鳳是為私、為己。
基于極度貪婪和利己的本性,她利用賈府現有的條件來充實自己的私囊。她拿大家的月錢放高利貸,等到抄家時,她房子里那一箱借票,就是一大罪證。
可以說,她是一方面費盡了心計,支撐著賈府這個搖搖欲墜的局面,另一方面她又千方百計動搖這一基礎。所以才出現“家亡人散各奔騰”的局面。“奔騰”是寫災難臨頭時,各自急忙找生路的樣子。這是“樹倒猢猻散”的寫照。
所以,作為管家人王熙鳳也是個悲劇人物。其根源來自于她自私,聰明過了頭。無論作為女強人,還是管家人,她的一生都是悲劇。這悲劇完全是她那自私、貪婪,聰明過了頭所造成的。這是咎由自取。

下面幾句是寫王熙鳳死前的追悔。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意懸懸”寫王熙鳳時刻的勞神,放心不下的那種精神狀態。但這只是枉費了心計。只招來上不見翁姑,中不見愛己髭須,下不見諸奴仆。她費盡了心計作英雄,最后只落個重病纏身,心志恍惚,猶在三更夢中。她回首自己的一生,是多么追悔莫及。
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是寫王熙鳳的惶恐。王熙鳳最看得清大家族的矛盾和危機,她文化程度不高,她不會作詩。《紅樓夢》寫她只作過一句詩:
一夜北風緊。
這句詩寫她已預感到大禍必將來臨的那種不安心情。而現在已是“忽喇喇”、“昏慘慘”,這兩句以繪聲繪色的比喻,預示了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徹底崩潰的前景,以及王熙鳳在大難將至時的那種惶恐不安之心。
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是以王熙鳳的深深嘆息來結束本曲的。

《聰明累》這支曲子,把王熙鳳的命運和賈府家族的衰亡,緊密維系在一起。
從一個女強人的角度,揭示了封建階級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