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肝炎日|乙肝,一顆長在鞋里的小石子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場旅途,
乙肝,它無疑是一顆長在鞋里的小石子,
忽略不了,擺脫不掉。
時不時硌你一下,
時間長了還會磨出血泡。
在我國,隨著乙肝疫苗的普及,
急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明顯減少。
但是公眾對于乙肝仍然存在誤區,
對乙肝病人依然有著很多誤解。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一文帶你認識它!

01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根據中國原發性肝癌臨床登記調查(CLCS)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在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有約7000萬例,肝癌由乙肝病毒引起的比例高達84%。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嬰及性接觸傳播。
血液傳播
由于對獻血員實施了嚴格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篩查,經輸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較少發生;
經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傳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侵入性診療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別是注射毒品等;
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洞、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須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
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生期,大多是因分娩時接觸了乙肝病毒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
隨著乙型肝炎疫苗聯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應用,母嬰傳播已明顯減少。
性接觸傳播
與乙肝病毒陽性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險性會增高。
日常接觸,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都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宿舍合住、共同進餐,以及共用衛生間等,只要無血液暴露的接觸,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

02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是屬于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但是預防乙肝卻是一種很容易的事情,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為有效的方式。我國從1992年開始要求,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
沒有接種乙肝疫苗的人很容易感染上乙肝,一起去看看還有哪些人群容易被乙肝纏上。
1.沒有接種乙肝疫苗的人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為關鍵的措施。孩子在剛出生24小時內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在新生兒滿月和6個月時再接種第2、3針疫苗,產生的足量抗體至少能保護9-12年。成年時期查乙肝五項全陰時,應重復或補種乙肝疫苗3針,直到能查出抗體。
2.沒有預防醫源性傳播理念的人
生病后切勿隨便使用血液制品,采用一人一針一管一次性注射器材,是個人防治乙肝傳染的第二道關口。需要做針灸、做直入性診治手段的患者,一定要去有嚴格消毒條件的醫院進行。
3.不注意個人衛生的人
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以及摸過錢幣后及時洗手;不用公共場所的剃須刀或刮臉刀;美容器材和美容用具要徹底消毒后一人一份,不能共用一份;不隨便到消毒不完善的門診部拔牙、做小手術。
4.不懂得緊急防治乙肝措施的人
結婚前應該做婚前檢查,對方帶有乙肝病毒時,要檢查自己有無保護性抗體。被帶血的針頭誤傷時,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5.不懂得防治乙肝病毒消毒措施的人
碗筷應該經常煮沸消毒,生活中常用肥皂洗手,可以達到一定的去污、防傳染疾病的效果。

03乙肝是否能治愈?
急性乙肝如果及時治療,大多數治療效果都比較好,對健康沒有明顯影響,但也有少部分可能發展成慢性乙肝。
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應該積極治療,盡可能地長期抑制和消除乙肝病毒,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功能失代償、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積極治療可以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治療乙肝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等,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治療手段。乙肝雖然很難治愈,但是通過積極干預和規范治療可以有效預防或者延遲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

今年的7月28日是第12個世界肝炎日。
值此之際,愛康集團攜手戰略合作伙伴泛生子,為各位關心健康的朋友們帶來愛肝護肝的系列科普知識。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大家能了解更多護肝知識,更加愛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提高肝病防控意識。
愿你擁有健康肝,享受精彩幸福人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