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擷英丨程愛忠·塵緣未了

編者按:
畫家了塵,望塵古賢,踵蹤前人,一靜一動,乃其要旨。日常不動,如龜作息,以養山川之意氣,每有得,輒發乎筆端,暢然紙上。春秋佳時,偶作云游,多尋好山舊隘詩蹤僧跡,以與古會,與造化會。

青山如黛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湖山歸棹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九溪問道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坐對南湖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終南山詩八首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自作詩
四段錦書畫成扇-50x20cm-2022


塵緣未了
文·紫桐
雨后,一只白鷺展翅劃過半空。悠閑,自在。
想像一個從未謀面的人時,心念亦如這般空曠,或許,也像畫家構思山水,山水原本就在那里,可畫出來終是會帶了幾縷心印。
說從未謀面,其實也算見過的。了塵偶爾會在微信里發自己的剪影。稱剪影,因為我一直看得朦朧,側身、背影,或是俯首揮毫,只入眼素青布衣,寬袍大袖,有幾分僧儒禪味,清寂,淡然。
了塵和大石是好友。去歲他們同訪秋山,在白鹿洞書院并肩坐在門檻上看老桂繁花的背影,讓我動容不已。恍然他們是老桂的故知,那一坐久若千年,而桂花開了又簌簌落,只有香氣風里流轉。我是那個一朝撿落花的癡人哪,只一眼便醉了。
今春,我做畫外人,隔屏觀了塵幽居錢塘九溪,畫云外青山花開南園,案上有清香,紙邊散煙云。那么近,又那么遠。那首《春日和紫桐》攜隱者之風:避關南園效古人,丹青紙上不染塵。東風乍起花已發,如知世上已著春。不禁想起柳永的那句“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同把春色別在衣襟,卻是不同的氣質。蓬頭埋首墨色里的人,“開窗復動竹,疑是故人來。”那扇窗一開,春天就如大江涌進來。而案上那一支斜斜的梅影,剎那入我心懷。
在手機上看了塵的畫,多是得氣勢之宏意象之美,在畫里看他,也許是看我自己。山染煙云里,他是那個拄杖的行人,肥大的衣衫灌滿了山風,過如弓的石橋,訪殘廖的寺廟,扣門的輕響也古舊。而繞樹的瓦屋里,他赤足獨坐,一盞燈如孤星,或泥爐烹茶,或潑墨山色,或聽松濤四起,或看雪掩柴扉。而山重水復,楓葉荻花秋瑟瑟,他亦是待渡的旅人,渡口無人,遠方江水浩蕩,他獨立,等一葉輕舟劃過心頭。前行的路還有多遠?風一程雨一程。渡口邊有幾朵野花,而彼岸,可是天涯?他在這般的鏡頭變幻里撲朔迷離,我看不清他的眼神,卻恍惚聽到有人低語:我心如流水。在這喧囂塵世,有誰不是待渡的人呢?
我素來不懂畫,只愛硯是頑石伴著“櫻花開落幾昏朝”,墨有五彩描出“垂楊幾度啼鶯老”。看畫好比踱出家門尋風景,自己溜進畫里,遇青山一游借秋水逍遙。紙上蘭帶我進重嶺,就開在我行過的小徑;瓶中梅引我入雪境,蒼茫中幾點紅是大地的春妝,驚艷寂野。而那些鳥兒魚兒蟲兒皆是我的玩伴,一起私語竊笑無拘無礙。崖澗飛清溪,嶺頭多白云,隨手一扯,寄給念的人。我常在了塵的畫里迷了路,走走停停,山長水闊層云渺渺,茅屋中是我,水窮處是我,或孤舟上是我?如一場夢,歸來轉頭一笑,不與紅塵結怨。
了塵畫作豐盛,羨他曾蹤跡遍野恣然于胸,亦時時能臥游于紅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于筆端潑灑幾分心魂。他嘆“半生寫蘭尚未成”,紙上那幀蘭莞爾一笑:成不成未必在我;他念“一生知己是梅花”,案上那枝梅眼神清亮,又綻開了幾瓣。天地大化物我相知,一切都是心投下的影子,尋一個世間去處,可神醉可魂銷。那是吳昌碩梅花圖上的燈光朦朧,是崔子忠云林冼桐圖上的新桐初引,是馬遠寒江獨釣圖上的月光清寂,是八大孤鳥圖上的只鳥高危,皆在風雨里愈飄搖愈見高蹈,更豐沛了多少人追尋的旅途。
石濤說:“嘔血十斗,不如嚙雪一團。”這話盡可琢磨,雪的高明清遠與血的悸動溫熱。畫者要由技而進于道,定要涵養一片寬快悅適的心靈,以高曠澄明之心俯仰山水間,畫不過是引子。心中之妙引領畫中之美,而生命的妙處需得等待。幽居或行走皆是“養”,宣導天地之氣息,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靈的境界,一朵花也映照出魂靈,那些隱微幽深的生命旅程,皆是未了的塵緣。
想來我是由黃道貴主編引見結識了大石,又因大石而識了塵。萬丈人海,誰能與誰相逢,果真是有緣指引。而那些相逢后的故事,就飄零在一只白鷺的翅膀上,與白云一起無垠。入畫與出是我一個人的旅程,或鬧或靜,玲瓏如玉般浮沉。“展卷才尺許,坐對兩忘言”,只待與畫中人、畫中事、畫中精神“共永”。
何時可去探訪了塵幽居作畫的九溪煙村,定是云煙縹緲,他正是“耕煙人”。好作煙霞伴,化為心中閑。水流云在,恰從他的筆端流淌而來。

山色欲雨
紙本水墨-138x22cm-2022

湖山無盡
紙本水墨-138x22cm-2022

山翠拂衣
紙本水墨-138x22cm-2022

高山隱士
紙本水墨-138x22cm-2022
山水冊頁-紙本水墨-17x20cm-2021
▼











藝丨術丨家

程愛忠
號了塵、普庵。祖籍浙江紹興,1969年出生于臨沂。1999年深造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后又研習于何家林、張捷、張谷旻山水高研班,中國美院首屆高研班。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臨沂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
-- END --
主編丨王成業
編輯丨「私享藝術」全媒體運營中心
出品丨私享時代文化傳播
媒體傳播丨展覽策劃丨書畫經紀丨圖書出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