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攝影網簽約攝影師張孟《我的家鄉》
原創 張孟 中國攝影網
我的家鄉,位于溫州市平陽縣的一個普通小鎮,多的是山和水,江南多雨天氣特有的云霧繚繞在這里隨處可見,對攝影的熱愛可能就源于對這種仙境般畫卷的喜歡。
清晨,天空微微亮,我就已經在上山的路上了,從拍攝風光開始,就練就了身扛幾十斤器材爬山的體能,因此,每一張風光照片都包含了熱淚、熱血和熱愛!
等待日出,等待天亮,等待山脈從云海中露出,等待雨后天晴,等待一年四季的最佳時機,唯有驚人的耐性和毅力,才能收獲一張滿意的照片,拍攝云霧有它獨特的魅力,那種在路途中的,追逐光影中的,記錄四季!
用光影書寫風景,用多元色組詩詞,我稱那些為風光詩人。

▲《蒼山的光陰》
拍攝于溫州市蒼南縣玉蒼山。

▲《大山里》
拍攝于溫州市瑞安金雞山森林公園。

▲《風車云海》
拍攝于溫州市平陽縣海西鎮半天山。

▲《風能》
拍攝于平陽縣海西鎮風力發電站。

▲《金雞啼鳴》
拍攝于溫州市瑞安金雞山。

▲《荊溪日出》
拍攝于鰲江鎮荊溪山。

▲《夢幻鰲江》
拍攝于溫州市平陽縣鰲江鎮。

▲《新農村振興》
拍攝于順溪鎮吳垟村。

▲《雨后的崖門殿》
拍攝于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崖門殿。

▲《早春的石頭》
拍攝于溫州市平陽縣南雁鎮石狗山。

▲《浪潮》
拍攝于騰蛟。

▲《老海洞觀景臺》
拍攝于騰蛟鎮王壇村老海洞。

▲《路》
拍攝于滿田樹林公園。

▲《滿田瞭望臺》
拍攝于滿田森林公園。

▲《滿田森林公園》
拍攝于山門滿田森林公園。

▲《平陽西灣風力發電》
2020年6月6日,拍攝于平陽縣半天山西灣風車組。

▲《山川初醒》

▲《石狗山日出》
2020年5月6日,拍攝于溫州市平陽縣南雁景區碧海天城景區。

▲《順溪鎮之晨》
拍攝于平陽縣順溪鎮一座古老的深山小鎮。

▲《仙姑洞印象》
2020年10月2日,拍攝于南雁蕩山仙姑洞景區。

▲《帶溪迷霧》
拍攝于平陽縣騰蛟鎮帶溪。

▲《圣潔的圣峰》
拍攝于平陽縣南雁鎮寺廟圣。

張孟
溫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網簽約攝影師。
多次入選省級攝影賽、國賽,作品曾參展溫州第二屆藝術節、浙江省紅色風景影像展等,疫情期間多幅作品入展中國攝影網影展、浙江省攝影人行動網上影展。
從2019年開始真正的攝影,如果說學攝影之前只會按快門的話,那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研究使我真正的體會到攝影是一個美學的整合體,原來我的大部分休息時間是用在了朋友、戰友聚會,看電視,睡覺上,自從拿起相機玩起了攝影之后,攝影也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了我生活中的另一個伴侶,形影不離。節假日以及休閑的時間,書城成了我最好的去處,在那個知識的海洋中翻閱大量的攝影資料和相關的理論書籍,在這些書籍中我感悟到了一些藝術的真諦,吸取了很多的營養,才真正意義上懂得了要想拍好一張照片,不是光靠按動快門和使用什么器材所能完成的,靠的是對作品的理解,也就是說想要表達什么,或是要告訴讀者什么,這些不但需要經驗,更需要各方面知識的積累,融各種元素于一張照片,在讓快門釋放的一瞬間定格永恒。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一些天時地利的幸運成份。
攝影不只是記錄,是攝影者情感的表達,是攝影者觀點的體現,一張照片只有擁有了這些元素,才會引起共鳴。
我比較喜歡拍攝風光攝影,我覺得風光攝影有它獨特的魅力,那種在路途中的感覺,追逐光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讓其和顏悅色!

原標題:《中國攝影網簽約攝影師張孟《我的家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