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媒報道中國方便面銷量下跌背后:外賣沖擊、生活質量提高
長久以來,容易做價格又便宜的方便面(又稱即食面或泡面)都是中國的最佳即食食品。
不管是給學生當零食、在火車上當簡餐,還是作為加班人士的充饑之選,2013年方便面在中國內地和香港賣出了462億包。
但是,至2016年,根據世界方便面協會(World Instant Noodle Association)的數據,中國方便面銷量已經降到了385億包。
考慮到過去幾年,其他區域市場方便面銷量基本維持穩定(印度2015年因為美極即食面被下架而導致銷量大降除外),中國方便面銷量的下降是一個不尋常的現象。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總結了幾種說法,試圖解釋這一現象。這說明方便面或許能夠從很多方面反映中國的變化。
生活質量提高:消費者想要更好的食品
銷量下跌的一個因素,很可能是中國消費者在飲食上的期望已經有所提升。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趙平對《中國日報》說,“現在的消費者更關心生活質量,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方便面銷售的下降顯示了中國消費模式的升級”。
事實上,方便面的做法是比較簡單直接的:加沸水,一包醬,還有幾小包脫水蔬菜和肉末。雖然這也能吃,但現在或許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了。
人口遷移:農民工正在返鄉
方便面的一大消費群體是外來民工。2014年以前,中國到城市里打工的民工人數一直在上升。農民工離開了家鄉,常常居住在煮食條件有限的狹小空間里,并且希望多省點錢寄回老家。
不過,這個潮流已經連續兩年倒退,并且可以預期在2017年數據出來時情況仍然會是一樣。去年,在城市里居住的外來民工人數比2015年減少了170萬。
據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檢索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對這一趨勢更精確的概述是——2016年,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增量主要來自本地農民工。但外出農民工增速繼續回落,跨省流動農民工繼續減少。2011-2016年,外出農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趨勢,增速分別為3.4%、3%、1.7%、1.3%、0.4%和0.3%。
農民工群體對方便面的消費量下降,或許是方便面銷量變化一個值得商榷的原因。
旅游:出行方式升級了,習慣也在改變
20年前在中國旅行,車程有時候會長達三天甚至更久,在火車上用一碗接一碗的方便面填肚子是常見景象。
現在,中國的火車和火車站已經改良了。車速現在更快,食物的選擇也比以前國際化得多,這意味著方便面在火車上的銷量會下跌。
與此同時,中國中產人士乘坐飛機的比例上升了,他們在假期里往往不再坐火車。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2016年國內和國際航班飛行次數總共達到近5億次。
因而,“乘火車再備幾包方便面”的做法,難免受到沖擊。
智能手機與互聯網:另一種“即食品”
上網率的不斷增高,尤其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也可以解釋方便面銷量下降的現象。
那些將食物遞送到中國人的家、辦公室或者任何所在之處的應用軟件,是當下中國實實在在的朝陽產業。
毫無疑問,當中的餐單比一碗方便面要貴得多,但是價格仍然是較為低廉的,而且很可能比方便面更好吃。
消費總量大,方便面制造商不會將視線從中國移開
但是,在全球范圍內,中國仍然明顯高踞方便面市場銷量之首。
2016年,在中國賣出的方便面數量是位居第二位的印尼的近三倍。
事實上,中國的方便面銷售總量大致相當于印尼、日本、越南、印度、美國、韓國以及菲律賓加起來的總和。
這意味著,全球方便面制造商仍然不太會將視線從中國市場移開。
比如,日本方便面企業日清食品集團(Nissin Foods)就正計劃在香港上市。該公司希望由此募集大約1.45億美元的資金。
日本公司在香港上市很少見,不過日清集團很積極地提及自己在中國的前景,目前它在中國已經是穩坐同類品牌第五把交椅。
“有些消費者已經不再消費方便面,但是大多數人都想提升(他們所消費食物的)品質。”日清集團的行政總裁安藤清隆在上周接受訪問時說。
“我們能夠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所以我們更有可能發展我們的業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