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家中國足校為何受到外媒關注,中超11%的球員出自這里
近日,外媒刊發文章《中國球員遠渡巴西逐夢足球》,關注到一群在巴西追逐足球夢的中國小球員。
記者了解到,這些小球員是山東魯能泰山足球學校的16歲以下(U16)隊員。魯能足校憑借什么如此受關注?

魯能青訓出海
這篇報道所提到的16歲的托馬斯,系魯能足校派遣到巴西培訓的年輕球員之一王鈺碩,他選擇“托馬斯”一方面是因為偶像拜仁慕尼黑當家球星托馬斯·穆勒,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名字更容易發音。
與王鈺碩同齡的球員共有23名,是今年3月底魯能足校U16梯隊赴巴西的球員,他們12月回國,在巴西共參加了29場比賽。
今年5月16日,魯能足校又選派20名14歲以下(U14)梯隊集結前往巴西,進行為期48天的集中培訓,在當地參加了10余場比賽。
魯能足校球員之所以有這么多的海外訓練、比賽機會,全憑四年前建立的海外青訓基地。記者了解到,乘著巴西世界杯的東風,2014年7月,魯能巴西體育中心在巴西圣保羅州幸福港市揭牌成立,這是中國足球俱樂部擁有的第一座海外青訓基地。

“幸福港”實為葡語“費利斯港”,但葡萄牙語中“FELIZ(費利斯)”的意思為“幸?!?,所以魯能人員更喜歡稱其為“幸福港”。
據統計,四年來,魯能足校先后以各種形式派往巴西基地參加培訓的隊員有156人次。山東魯能泰山足球學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譚朝暉告訴記者,足校會提前科學規劃海外拉練計劃,兼顧比賽的數量、質量,同時加強海外拉練過程管控。
除跟隊教練、教師日常管理外,足校總教練保羅、U18主教練西蒙分別專程赴巴西,從隊員心理、比賽表現、訓練情況等方面對球員競訓情況進行督導考察,并形成專門報告。
記者了解到,這些小球員在巴西培訓期間,一般會拿出半天學習文化課,其他時間投入足球訓練。
由于足球運動員淘汰率高,學習文化課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適應社會。魯能足校葡萄牙籍外教西蒙就反復強調他是一名老師,而不是單純的教練。

多舉措聚人才
隨著足改方案的出臺,中國足球可謂炙手可熱,中國球員為了磨煉技藝不遠萬里赴海外培訓,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中國足球試圖改變的決心,這也是魯能足校頗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記者獲悉,魯能青訓素以人才濟濟著稱,但由于制度等的不完善,個別教練員、小球員轉投其他俱樂部,因此,如何保住這些核心資產始終是魯能足校管理層的心頭大事,他們為此多舉措匯聚足球人才。
為了全面提升魯能青訓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留住優秀教練,為中國足球選拔培養更多優秀后備人才,魯能足校制定了《魯能足校青訓培養獎懲管理辦法(試行)》。
根據這個辦法,學校前不久對2017年入選國家隊、國奧隊隊員的選材、培養教練員進行了獎勵。首批獎勵共53萬余元,受到獎勵的4名教練員郭侃烽、張濤、張蓬生、姜鵬分別獲得18.5萬至4.9萬元不等的現金獎勵。

據了解,這次教練員人才選拔、培養獎勵的發放,旨在改變傳統的以追求冠軍和成績為主要目標的帶隊理念,將辦學思路向人才培養上傾斜,力爭早日培養出學校的頂尖球員。
今年以來,魯能足校先后向各級別國家足球隊輸送球員59名。本賽季中超聯賽“魯能青訓制造”球員達到46名,占本土球員的11%。
足校目前還有7名球員融入巴西當地隊伍訓練比賽。18歲的成都球員劉超陽就是其中一員,他已在巴西培訓了三年,如今是巴西體育中心U20隊的一員,可以講流利的葡萄牙語。
更令譚朝暉欣慰的是,今年,魯能足校U16B隊在A隊整隊赴巴西拉練的情況下,以不敗戰績勇奪聯賽、冠軍杯賽“雙冠王”。U15隊包攬錦標賽、聯賽、青超聯賽三項冠軍以及冠軍賽季軍。
而職業化改革也是保障魯能足校長遠發展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魯能足校一直積極呼吁、堅持依法追索球員培訓補償和聯合機制補償,同時向18家俱樂部正式發函索要21名球員的聯合機制補償金。
其中,成功追索三名球員共計205萬元聯合機制補償款,成為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以來首例成功案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