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稅改|財政面臨更大壓力,誰來掏錢拯救陳舊的基礎設施?
35歲的扎克和61歲的吉姆是一對美國“鐵路迷”。他們都從事交通工作,空閑時喜歡乘火車出游,還加入了華盛頓州的鐵路公益組織,呼吁提高火車服務。2017年12月18日這天,他們興致勃勃地登上美國鐵路公司(Amtrak)的列車,準備體驗一下從西雅圖到波特蘭軌道翻修后的首發列車。
然而這次旅行卻成為了兩人的“奪命之旅”。18日,在塔科馬以南的一座高架橋上,兩人搭乘的列成因為超速行駛發生脫軌事故,至少一節車廂掉落在5號洲際公路上,造成3人死亡、100人受傷。扎克和吉姆就在不幸去世的3人之中。
而就在同一日,美國國會的稅改議案進入最后拉票階段。兩天后,美國參眾兩院正式通過了這一法案,美國距離稅改立法完成,僅剩下特朗普簽署這最后一步。
然而對于美國鐵路公司來說,稅改或許并不是個好消息。減稅將給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帶來更大壓力,而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也將受到影響。盡管特朗普在18日的脫軌事故后立刻發帖呼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但財政赤字卻可能使其陷入兩難的境地。
美國鐵路事故頻發
長期以來,美國鐵路就因設施老舊、事故頻發飽受詬病。18日的脫軌事故發生在剛剛翻修過的新軌道上,為何火車會在高架橋上脫軌,目前仍疑點重重。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報道,火車脫軌前正以時速80英里行駛,大大超過了這一路段每小時30英里的限速。而車上用于自動減速的系統并未開啟。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一名官員表示,這列火車已準備要安裝主動控制系統(PTC),但出事時系統還未能投入使用。
新華社報道稱,主動控制系統已在其他國家的鐵路上廣泛使用。美國聯邦政府曾在10年前要求所有鐵路必須裝設PTC系統,然而安裝期限一再延后。如今,國會已將期限推遲至2018年12月31日。安裝期限的拖延一方面是因為需要協調統一幾十個不同的系統,另一方面是因為成本。到2020年,裝設PTC系統的成本預計將超過4億美元。
近年來,美國鐵路公司及其他同類公司已多次發生類似事故。8月,費城郊區兩列火車相撞,導致40多人受傷。1月,紐約布魯克林一列火車脫軌,造成上百人受傷。去年9月,新澤西州一列火車撞向月臺,超過百人受傷。
而在更早前的2015年,美國鐵路公司一列火車在費城轉彎時因超速駕駛導致脫軌,造成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成為美國近年來最致命的火車事故之一。
“我們卷入這類事故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對受到影響的人們表示非常抱歉。”美國鐵路公司聯席CEO理查德·安德森就18日的脫軌事故道歉說,稱這給該公司“敲響了警鐘”。
政府預算已削減鐵路撥款
然而與年久失修的基礎設施相比,美國鐵路公司面對更壞的消息是,在稅改法通過后,特朗普政府已準備削減對其的投入。
美國廣播公司(ABC)18日報道稱,盡管特朗普計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但他的2018年預算將減少對美國鐵路公司的部分聯邦政府補貼。美國政府將不再支持美國鐵路公司“長期低效”的長途列車服務。
特朗普還計劃讓更多地方政府和私有企業參與基建,以減輕聯邦政府的負擔。預算將限制聯邦運輸局對已被批準的運輸項目的投資,并稱,將要鼓勵地方投資,因為這些項目完成后將有利于當地。
而在政府與私有企業合作方面,特朗普的顧問認為,稅收抵免將鼓勵投資者在建造新道路、橋梁和鐵路上出資,因為這些基礎設施將帶來更多利潤和稅收,從而回報投資者。
《華盛頓郵報》此前估算,與奧巴馬時期相比,2018年預算中對鐵路的撥款將減少約13%。曾為奧巴馬政府工作的預算政策專家雅各布·萊本路福特(Jacob Leibenluft)于今年6月寫道,特朗普的基建計劃自相矛盾,一邊承諾重建基礎設施,一邊又制定出有損于這一目標的政策。
美國鐵路公司的另一名聯席CEO查爾斯·摩爾曼(Charles Moorman)在去年年底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臺(PBS)采訪時,曾對民間投資進入美國鐵路公司表示懷疑,認為鐵路提供的是一種公共產品。但他表示,這并不意味著他在像左翼民主黨人那樣總是在要求增稅和政府開支。在被問及如何解決基建資金問題時,他沒有給出答案。
“萬億美元基建計劃”錢從何來
今年2月28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首次演講時,曾這樣描繪他心中未來美國的圖景:“幾近崩潰的基礎設施將不復存在,新的道路、橋梁、隧道、機場和鐵路將在我們美麗的國土上閃閃發光。”
其實,特朗普在競選中就多次強調加強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任后,5月,他在提交給國會的2018年預算中包括了1萬億美元的公私合作基礎設施投資計劃。6月,特朗普啟動“基建周”活動,為推出萬億美元基建計劃鋪路造勢。而彭博近日的報道援引資深政府官員表示,特朗普計劃將在明年1月初推出基建計劃。
在18日的脫軌事故發生后,特朗普在推特上發帖稱,這證明了“即將提交的基礎設施計劃必須被迅速通過。”他還說,“我們在中東花了7萬億美元,但我們的道路、橋梁、隧道、鐵路等等都在崩潰!這樣的時間不會長了!”
盡管特朗普剛剛在稅改上獲得立法首勝。不過有分析指出,在稅改將大幅增加政府赤字的情況下,國會是否還能通過基建支出法案將被打上問號。
在批評者眼中,即將實行的稅改正與特朗普的萬億基建計劃背道而馳。國會稅收聯合委員會估算稱,即使稅改可能帶來經濟增長,但仍會使美國國債增加1萬億美元。
12月15日,紐約前市長、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在彭博社發文稱,稅改法案是一個“耗資萬億美元的錯誤”。
他表示,稅改將廢除州稅和本地稅的抵減額,這將導致地方政府減少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同時,稅改也將提高財政赤字,限制聯邦政府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我們的機場、鐵路和道路都急需現代化,而我們的能源網絡也脆弱而不足。政府支出本可以促進對基礎設施的私有投資,但(在稅改下)政府對這些事項的支出將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各地也對稅改可能對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CNN19日報道稱,美國多個地方政府和組織擔心,稅改將減少聯邦政府收入,而國會可能不會愿意批準增加對基建的投入,因為這會進一步擴大赤字。同時,由于稅改廢除了州稅和本地稅的抵減額,地方政府如果想再增加當地的稅率,將難以說服本地的選民支持,這也給地方層面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不過美國稅改并非完全不利于基礎設施投資,一些從稅改中獲利的企業選擇加大對基建的投資。
此次特朗普稅改正式施行后,從2018年起,美國企業稅將從35%下調至21%,廢除替代性最低稅,對中小企業減稅,企業設備投資能夠完全抵扣。個人所得稅繼續保留7檔,但對多數稅率進行了下調。稅改簡化了稅法,減少了一些抵扣和其他調整。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母公司康卡斯特(Comcast Corp)宣布,將給其超過10萬名員工每人發放1000美元獎金,并投資500億美元用于接下來5年的基礎設施建設。
航空業巨頭波音公司也宣布,將投資3億美元用于公司運營,包括培訓員工、升級設備和基礎設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