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邯鄲舉辦110對新人“零彩禮”婚禮,官方:以后還會辦
河北邯鄲市肥鄉區110對新人12月16日參加“零彩禮”婚禮,引發熱議。肥鄉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12月20日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這場“零彩禮”集體婚禮由區婦聯和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主辦方準備了歌舞、小品等表演,并安排主婚人、證婚人,邀請親友團,110對新人在眾人的祝福中成婚。

肥鄉區婦聯主席魏麗英向澎湃新聞表示,近年來,肥鄉當地高價彩禮盛行,農村彩禮多在十幾萬元以上,同時職業媒婆漸漸成為職業,為了響應全區的“移風易俗”,于是籌備了這場盛大的“零彩禮”集體婚禮。
據魏麗英介紹,通過約2周的前期宣傳,共有110對新人報名參加,他們都是來自當地農村地區的90后,普遍對高價彩禮不滿。在這場集體婚禮中,“零彩禮”是核心,男方無需向女方提供當地傳統的現金彩禮,部分新郎用為新娘購買新衣服的方式代替彩禮。
魏麗英說,在婚禮之前,部分新人的父母也無法接受“零彩禮”,經過多方做思想工作,以及新人自身的堅持下,最終才松口同意。
參加過本次“零彩禮”集體婚禮的刁麗梅告訴澎湃新聞,她是其中一位新娘,整個活動婚禮簡辦,沒有彩禮,這也符合她的初衷:讓愛情回歸本真。
對于當地的高價彩禮問題,刁麗梅表示,當時,她和老公開始戀愛時,就看到身邊的人結婚,彩禮動輒十幾二十萬元,逼著家里的老人四處籌錢舉債,他們不愿這樣,于是看到有“零彩禮”的集體婚禮,就報名參加了。

【對話】
澎湃新聞:為什么要舉辦“零彩禮”集體婚禮?
魏麗英:辦這場婚禮是為了響應全區“移風易俗”的精神,主要針對兩種不好現象,一是高價彩禮,二是職業媒婆。近年來,肥鄉當地高價彩禮盛行,農村彩禮多在十幾萬以上;職業媒婆現在逐漸發展成為職業,媒婆給人介紹對象,從中收取婚介費,然后還有平時的電話費、車費等,至少得收2000元,成不成最后都收2000塊錢。對于這種情況,婦聯就采取了行動,搭建免費婚介平臺,收集農村的未婚男女信息,幫助單身年輕人找對象。
澎湃新聞:前期準備工作有哪些?
魏麗英:提前約2周開始籌備。在電視上投放滾動字幕的廣告,說區里要舉辦“零彩禮”集體婚禮,歡迎年輕人報名,后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大家一起轉發推廣。
澎湃新聞:最后有多少對新人參加?
魏麗英:共110對新人,都是來自當地農村地區的90后,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他們普遍覺得彩禮負擔大,就報名參加了。
澎湃新聞:婦聯有婚介平臺,那有通過該平臺認識在一起,然后來參加婚禮的嗎?
魏麗英:有,但不多。我們建了兩個微信群,一個是“心連心鵲橋會”,一個是“心連心緣來是你”,通過微信群來收集信息,然后幫忙找對象。微信群成立不久,只有2-3個月的時間,經過介紹,說在交往的很多,最終步入婚禮的很少。
澎湃新聞:“零彩禮”集體婚禮,真的都是零彩禮嗎?
魏麗英:對的,都是不要彩禮的,或者男方象征性給女方兩三萬買衣服的錢,這不算是彩禮了。
澎湃新聞:“零彩禮”,新郎、新娘的父母都沒意見?
魏麗英:最開始,有一些新人的家長不太能接受,我們婦聯就去做思想工作,新人自己也堅持,最終這些家長就同意了。
澎湃新聞:這樣的“零彩禮”集體婚禮,以后還會繼續辦嗎?
魏麗英:這次的集體婚禮很成功,而且是很有意義,有利于抑制天價彩禮,倡導文明新風,我們以后還會舉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