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行官員:中國企業名義稅負雖不高,但要素成本非稅負擔偏高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字號
1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中新社主辦的“新時代·新經濟”國是論壇上表示,中國企業名義稅負雖不高,但要素成本、非稅負擔重,營商環境很不好。下一步,應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基礎性關鍵領域的改革以應對美國稅改。

徐忠稱,中國企業所得稅的名義稅率是25%,美國在稅改前是35%,所以美國有稅改的空間而中國降低名義稅率的信號則并不大。
但是徐忠也坦言,中國企業所得稅稅率雖然看起來不算高,但企業的要素成本偏高,非稅負擔很重,營商環境很不好。
徐忠舉例稱,在地方政府收入依賴土地財政的背景下,高地價增加了企業的用地成本,高房價推高了企業的用工成本。同時,社保繳費負擔過重也增加了勞動力成本,削弱了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的優勢。
“昨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八項重點工作中就強調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這是降低我們企業稅負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他說。
徐忠還表示,企業的高負擔還來自于壟斷帶來的要素成本和運營成本過高。“高速公路、鐵路、電力、自來水、燃氣等公共基礎設施都是壟斷性的,成本很高。”他說,“國有企業要降低一些要素成本的價格。”
徐忠認為,此前由于過度追求GDP導致地方政府擴張太快,隨之而來的擠出效應也推升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如果地方政府追求的經濟增長率高于潛在增長率,就會過度刺激,結果必然使得資源向政府項目、過剩產能行業流動,必然導致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的困難。”
“我們現在淡化對GDP的追求,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就為降低中小企業成本創造了條件。”徐忠說。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