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項城原來不讀書|袁世凱的結交術
項城袁氏,本耕讀傳家,及至袁世凱叔祖袁甲三進士及第(后官至漕運總督),家族才漸始顯赫,以至“本縣首富”、“汝南巨族”。袁世凱父輩亦出一進士(袁保恒)、二舉人(袁保慶、袁保齡),但其本人卻對讀書并無興趣,兩次鄉試落第后,立志“效命彊場”,自此不再“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
慶軍統領吳長慶系袁世凱父執,為照顧故人之子,吳長慶招其“往學軍旅”,并請幕府名流張謇指導讀書作文。袁世凱隨慶軍東渡朝鮮后,“治軍嚴肅,剿撫應機”,獲李鴻章褒獎。袁氏攀上李鴻章,日漸飛揚跋扈。“自結李相,一切更革,露才揚己,頗有令公(吳長慶)難堪者。”袁世凱對張謇之稱謂,也從“老師、先生”,到“某翁、某兄”,“愈變愈奇”。張謇責備袁氏忘恩負義,囑其“息心靜氣,一月不出門,將前勸讀《呻吟語》《近思錄》《格言聯璧》諸書,字字細看,事事引鏡,勿謂天下人皆弱,腳踏實地,痛改前非”。袁遂與之絕交,直至二十年后,張謇為推動立憲才與袁氏恢復聯系。慈禧宴駕后,袁世凱被開缺回籍,袁氏亦向張謇贈禮以請助其東山再起。
盛宣懷系袁世凱堂叔袁保齡之同僚至交,袁世凱始稱盛宣懷為“伯”,在獲清廷重用之后,卻與盛宣懷結拜為兄弟,袁之自稱也由“侄”而變為“弟”。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時,為籌措擴軍之資,又從盛宣懷手中奪取輪船招商局、電報局等官辦企業。
袁世凱的結拜兄弟還有徐世昌、載振、馬賓廷。與徐世昌相識時,袁世凱年方二十,尚無功名。徐世昌年長四歲,袁世凱拜其為“大哥”,并資助其赴京應考。袁世凱后來在京城賭場揮霍一空、慘淡落魄時,正是由做京官的徐世昌“資助他回轉項城”。載振乃大清宗室慶親王奕劻之子。袁世凱從朝鮮調回后,被派至督辦軍務處差委。袁氏“四處活動、八方鉆營”,得以結交慶親王奕劻,自此“月有月規,節有節規,年有年規”,王府各種喜慶“所需開支,都由世凱預先布置,不費王府一錢”。袁氏與載振結拜,意在結盟慶親王。馬賓廷則是袁世凱升任直隸總督后結交的宮廷太監。袁氏為巴結慈禧太后,不僅攀附總管太監李蓮英,還不惜“折節下交”,與能在慈禧跟前說得上話的太監馬賓廷“拜了把子”。
袁世凱還將結拜之術傳與長子袁克定。袁克定在乃父授意下,分別與汪精衛、楊士琦、陳宧結拜為兄弟。汪精衛因刺殺攝政王載灃失利而被捕,武昌起義后由袁世凱開釋出獄。汪精衛成為“親袁派”,并與楊度共同組織“共濟國事會”,為袁氏重用。楊士琦是袁世凱心腹,極力擁戴袁氏稱帝,而被委以重任,擢升政事堂左丞。陳宧原系黎元洪羽翼,后被袁世凱網羅麾下。袁氏擬行帝制時,為防川軍異動,而命陳宧會辦四川軍務,并讓袁克定與陳宧結拜為盟。陳宧曾立誓“不改帝制,不復入京”,卻未料及川人激烈反袁稱帝。眼看大勢已去,陳宧遂宣布四川獨立,并聲明“宧為川民請命,項城虛與委蛇,是項城先自絕于川,宧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系。”
除了結拜兄弟,袁世凱還善結姻親,先后與晚清重臣端方、民國元勛黎元洪結為兒女親家。在蓄意恢復帝制時,袁世凱為防清室反對,又將三女袁叔禎許配給清遜帝溥儀。“這件婚事最后沒有成功,原因可能是清室不肯‘俯就’,也可能是由于我(袁叔禎)的積極反抗。”此外,袁世凱還將義女張佩蘅嫁給段祺瑞,將家庭教師周砥嫁給馮國璋。段祺瑞與馮國璋皆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在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得以重用,后在軍中一路擢升,以致“袁的看家之寶的六鎮之兵,都掌握在他二人手里”。但是辛亥革命之后,段與馮皆以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自許,于公當然擁護共和,于私則有望接續袁氏總統之位,因而反對袁氏稱帝。護國運動爆發后,烽煙四起,袁氏所曾倚重的左膀右臂,段祺瑞“置身事外,袖手旁觀”,馮國璋則聯合各省“迭電勸退”,予袁氏致命一擊。
袁氏結交之術,意在網羅黨羽,為其所用。若不為所用,則毋寧去之。為籠絡軍機大臣瞿鴻禨,袁世凱曾先請列入門生,后欲換貼,均被婉拒。袁氏遂聯手奕劻,向慈禧太后誣陷瞿鴻禨主張歸政光緒皇帝,而致瞿鴻禨被開缺回籍。袁世凱對宋教仁一直“加意籠絡,甚至視為子侄”,但宋氏聲望日隆,又不為所用,也就舍而去之了。交通系梁士詒掌控鐵路、關稅和交通銀行,有“財神”之稱。袁世凱欲邀其為帝制效力,便設陷交通系舞弊案。梁士詒為保全交通系,被迫贊成帝制——“贊成不要臉,不贊成就不要頭!”
戊戌之前,袁世凱與康有為、梁啟超在京結識,并代康有為向榮祿遞交萬言書,一度主張變法。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舉薦袁世凱后,光緒亦對袁氏寄予厚望。但是,袁世凱審時度勢,權衡利害,認定維新必敗,轉身即向榮祿告密,并賣力追捕維新人士。一時傳唱:“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袁氏復辟后,四面楚歌,康有為亦致電勸退“慰庭總統老弟”:“今公對清室則近篡位為順,對民國則反共和為不信,故致天怒人怨,不佑不助,不吉不利,公之近狀,必無幸免矣。”袁氏憂憤至極,被迫取消帝制,故交唐紹儀仍然斥其“撤銷承認帝制之令,而仍居總統之職……咸以為廉恥道喪,為自來中外歷史所無。”
袁氏擅交游,通世故,好權術,上下其手,結黨營私,廣有羽翼,而可靠者幾希。“前日推戴,今日反對者,比比皆是”。項城固一世梟雄,但帝王一夢,終致窮途末路,身敗名裂,眾叛親離。
袁世凱死后,張謇致函黃興,喟然長嘆:“袁氏失德,亡也忽焉。彼其罪過,已隨生命俱盡,所留于吾人以最真確之發明者,則權術不可以為國,專欲必至于亡身。深愿吾黨之士,引為大鑒。”
彭益鴻|上海律師,人權、法律與公共政策研究員,先后畢業于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法學院,在《中國不動產法研究》《中山大學法律評論》《光華法學》《南方都市報》《人民法院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法律評論。pengyihong.com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