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土部:城市公共體育場館建設將壓縮地面停車場用地
12月20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日發布實施的《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用地控制指標》(以下簡稱《指標》)情況。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根據第六次全國土地普查數據,截至2013年底,全國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2.45平方米,人均1.46平方米。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鄭凌志介紹,《指標》明確提出,城市公共體育場館建設要兼顧滿足公眾體育和健身休閑需求、開放公共綠化空間、促進場館地上地下空間復合利用;要壓縮地面停車場用地,除保證賽事需要外,各類社會車輛停放應當以利用地下空間為主,對利用地下空間建設社會公共停車場的,鼓勵探索相應支持政策。
“2005年發布實施的《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對群眾基礎健身設施建設明確了相應用地規模標準,而2014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城市公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的建設用地標準尚屬空白且需求迫切,亟須制定?!编嵙柚颈硎?,《指標》與《城市社區體育設施建設用地指標》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完善,將為形成國家層面較為完整的體育領域用地標準體系奠定基礎。
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基建處處長安楓透露,根據第六次全國土地普查數據,2004至2013年十年間,隨著居民對體育場地設施的需求增多,我國體育場地的規模也大幅提升,場地數量增長了84.45萬個,場地面積增長66199.7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增長0.43平方米,用地面積增加173209.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增加18388.4萬平方米。截至2013年底,全國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2.45平方米,人均1.46平方米。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戰略目標的聚焦實現,大家對體育場館的需求愈發旺盛。用地指標將對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起到積極的規范和促進作用?!卑矖髡f,《指標》有效地貫徹實施,可使全國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用地在規劃建設、審批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擁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今后可有據可依,集約、節約地使用用地,推進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