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火車票積分,見證“鐵老大”之變

成為常旅客會員的最直接好處體現在,會員購買車票將獲得相應乘車積分,積分按照其所購車票票價進行累積,具體按照5倍于車票票面價格累計積分,即旅客購買100元車票獲得積分500分。積分首次達到10000分以上,即獲得積分兌換資格,可用于兌換鐵路部門指定車次的列車車票。
火車票會員積分,很容易讓人想起目前已非常普遍的航空積分政策。很顯然,這是鐵路系統向市場化靠近的一種嘗試。這一兩年來,鐵路系統類似的市場化創新之舉,已有不少。包括引入互聯網訂餐、取消異地售票手續費、推出高鐵“接續換乘”“自主選座”功能、開通微信支付購票等。另一個最新的消息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黃民17日透露,目前京滬高鐵復興號動車組實現了WIFI全覆蓋,今后將推廣到全部高鐵。
鐵路市場化改革,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2013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原鐵道部被撤銷職能一分為三,終于邁出了鐵路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自此相關改革的推進,可謂進入快車道。這幾年,人們乘車體驗的改善,就是一個直接的證明。
鐵路市場化改革牽涉面甚廣,頂層設計很重要,但無論怎么改,改革的成果最終還是要通過種種符合市場化和人性化的服務細節,讓民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果說拆分鐵道部為鐵路系統的市場化改革筑好了基座,那么,像會員積分、高鐵外賣等市場化服務的延伸,就是朝著市場方向的鋪軌,是以細節來回應人們對于市場化紅利的期待。
無數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調整,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過去封閉化的“鐵老大”形象,一個市場的參與者和競爭者形象,愈發清晰。而尊重市場、愿意傾聽乘客的實際需求,按照市場的規則來重新設定服務標準和方式,正是一個合格的市場競爭者的必備素養。
不過,肯定目前鐵路系統市場化努力的方向,并不意味著這些細節沒有改善的空間。比如會員積分制,不少人就吐槽,按照這一規則設計,一年消費2000元,才能兌換一張100元的火車票,且還有車次的限定,是不是門檻太高,“福利”顯得過于雞肋了?再如,高鐵訂餐,目前也還沒有普遍推行。另外,普通列車的服務標準,是否也應該有相應提升?
還應看到,之于整個鐵路系統的市場化改革基本面而言,服務細節的改善,仍是表面化、淺層次的進步。更深層次的、利益觸動更大的調整,包括鐵總及各鐵路局的公司制改革,鐵路路網、調度的優化,以及消除民間資本進駐鐵路系統的“玻璃門”等等改革事項,都還有待深化、提速。
總之,鐵路系統的市場化意識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需要在與市場的對接嘗試中不斷習得、鞏固、歷練,進而為推動更高層面的市場化改革奠定信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