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部委北方冬季清潔取暖規劃:未來5年替代散煤1.5億噸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悉,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等十部門共同編制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下稱《規劃》)已于近日正式印發。《規劃》對北方地區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地熱供暖、生物質供暖、太陽能供暖、天然氣供暖、電供暖、工業余熱供暖、清潔燃煤集中供暖,以及北方重點地區冬季清潔供暖“煤改氣”氣源保障總體方案作出具體安排。
根據《規劃》總體目標,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替代散燒煤(含低效小鍋爐用煤)7400萬噸。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替代散燒煤(含低效小鍋爐用煤)1.5億噸。供熱系統平均綜合能耗降低至15千克標煤/平方米以下。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霧霾嚴重城市化地區的散煤供暖清潔化,形成公平開放、多元經營、服務水平較高的清潔供暖市場。
上述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等14個省(區、市)以及河南省部分地區,涵蓋了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重點城市(含雄安新區,下同)。
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時間因地域不同有所差異,華北地區一般為4個月,東北、西北一般為5-7個月。目前,北方地區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為主,燃煤取暖面積約為總取暖面積的83%,天然氣、電、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工業余熱等合計約占17%。取暖用煤年消耗約4億噸標煤,其中散燒煤約2億噸標煤,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
《規劃》提出,總體來看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比例低且發展緩慢,存在缺少統籌規劃與管理、清潔能源供應存在短板且成本普遍較高、商業模式創新不足、建筑節能水平較低等問題。
《規劃》稱,“2+26”重點城市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且所在省份經濟實力相對較強,有必要、有能力率先實現清潔取暖。2019年,”2+26“重點城市城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90%以上,縣城和城鄉結合部(含中心鎮,下同)達到7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40%以上。2021年,城市城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縣城和城鄉結合部清潔取暖率達到80%以上,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60%以上。
作為保障,《規劃》提出,國家部門應做好總體設計、指導推動;多渠道提供資金支持,包括精準高效實用財政資金、多方拓寬資金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清潔供暖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等);完善價格與市場化機制;保障清潔取暖能源供應(加快天然氣供應能力建設、加強配電網建設等),對于央企在偏遠地區建設天然氣管道、配電網等方式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造成的虧損,在業績考核中予以適當考慮等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