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彩電大王”廈華電子興衰史
彩電、手機、電腦,在現在看來,這三者可以為一家企業所擁有。但我國曾經的彩電大王廈華電子,卻未能實現這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反而因為從彩電行業拓展至手機、電腦行業,逐步走向衰落。
2022年6月,上市27年之久的廈華電子因業績不振最終迎來退市,彼時,其市值僅為3億元。從一代彩電大王,到現在黯然落幕,廈華電子由盛轉衰的歷程不禁令人唏噓。
縱觀廈華電子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分析出其衰落的原因,大致有兩點,一是多元化策略的失誤,二是沒能守住基本盤。
“彩電大王”的輝煌
在最輝煌的時候,國內人士常常將廈華電子跟海爾比較,一句“北有青島海爾海信,南有廈門廈華夏新”便足以證明其當時的行業地位。
廈華電子是我國最早上市的一批企業,年營收曾高達30億元,“廈華”的品牌價值更是一度達到112.55億元。
早在二三十年前,這樣的營收和品牌價值,是非常耀眼的。
資料顯示,廈華電子成立于1985年。八十年代,正好是我國包括電視在內的諸多電器行業迅速發展的時期。
可以說,位于我國沿海的廈華電子在彩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并最終成為我國一代“彩電大王”,其中有時代發展的必然性。當時即使沒有廈華電子,也會有其他品牌出現填補這個空缺。
也就是說,廈華電子的發展壯大不是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重重突圍出來,而是從一片“蠻荒”的市場中開拓出來,吃到了我國發展的紅利。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廈華電子實力不強,只能說它缺乏一些商業發展的理念,跟后世從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走出來的企業存在一定的區別。這點,從之后廈華的多元化決策失誤可以看出。
且不說廈華電子走向衰落的事情,在其巔峰時期,我國彩電行業可以說是屬于它的時代。彼時,廈華電子領先于創維、海信、海爾、康佳、長虹、TCL等一眾知名彩電品牌。
廈華電子的輝煌,可見一斑。
多元化策略頻頻遭挫
廈華電子并沒有因為在彩電行業取得的亮眼成績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相反,它非常積極的尋求業務的多元化,試圖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曲線。
現在回頭去看,廈華電子多元化戰略選擇的第一個業務線是手機,這一年是1995年。
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廈華電子是我國最早一批布局手機行業的企業,比華為、小米、OV都要早很多,是當之無愧的手機行業老前輩。
跟彩電行業一樣,九十年代的中國,手機行業處于萌芽階段,如果廈華電子能夠在這個時候推出足夠好的產品,它完全能夠像蘋果一樣,成長為全球性巨頭企業。
但可能只是可能,現實中,廈華電子確實成功推出了不錯的手機型號,且經鑒定其技術水平處于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廈華電子的手機銷量,一度在國內排名第四。
不過,這樣的銷量卻并沒有讓廈華電子在手機行業賺錢,反而連年虧損。
在看到手機業務虧損嚴重且盈利遙遙無期之后,也就是在布局手機行業七年之后,廈華電子決定割肉,這也意味著其手機業務的失敗。
其實,從現在的角度看來,當時廈華電子放棄手機業務也許并不是明智的選擇。如果繼續保持研發投入,也許會在智能手機時代憑借技術積累獲得新生也不一定。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是決定布局手機業務的同時,廈華電子還布局了計算機領域。但跟手機業務一樣,廈華電子的計算機業務也慘遭失敗。
在多元化策略頻頻遭挫后,廈華電子回歸自己的本行,專注彩電行業,開始推動彩電產品的更新迭代。
這里不得不提的是,早在廈華電子多元化布局手機、計算機行業的時候,我國彩電行業涌現了更多強勢品牌,并且對廈華電子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所以,在廈華電子回歸彩電行業的時候,它的日子仍不好過,甚至在彩電行業都開始出現虧損,只能靠變賣一些房地產資源續命。
到14年的時候,廈華電子最終決定售賣“廈華”品牌,退出彩電行業。彼時,曾經超百億價值的品牌售價僅千萬出頭。廈華電子的衰落可想而知。
在這之后,廈華電子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頻頻切入新的業務領域,大數據、農產品供應鏈都搞過。
到2021年的時候,廈華電子的主要業務便是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業務,主要產品是肉類產品。“廈華電子”賣豬肉,這是極具諷刺意味的。
寫在最后
廈華電子多元化策略的失誤,其實并不是方向性的失誤,而是在選擇了布局手機業務后錯估了市場競爭的激烈,以及在后續沒有堅守,這是經營上的失誤。
縱觀我國過去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其實有不少企業因多元化而走向衰落,除了廈華電子,最典型的要數春蘭空調。
當年的春蘭在空調行業是非常輝煌的,可惜后來將業務線拓展至摩托等與主業務不相關的產業,結果玩脫了。現在看看,市面上哪還有春蘭空調的影子?
回到廈華電子,“因時代發展機遇而興,因跟不上時代發展而衰”,恐怕是最適合它的注腳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