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英澳核潛艇核擴散風險報告③|核潛艇交易或引發核軍備競賽
【編者按】
2021年9月,美英澳宣布建立三邊安全合作伙伴,并啟動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此舉嚴重沖擊國際核不擴散機制,損害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批評。
為維護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表達中方軍控智庫和學者關注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核擴散風險、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聲音,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與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合作完成了《危險的合謀: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核擴散風險》專題研究報告,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授權刊發。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帶來的其他惡劣影響
(一)三國此舉存在嚴重核安全風險
部分美西方國家長年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派核潛艇到別國海域巡邏,而這些核潛艇一旦發生核事故,將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1954年至今,美國核潛艇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故140余起,其中不乏反應堆故障和核潛艇沉沒等重大事故。2021年10月,美國海軍“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南海海域發生碰撞事故后,美方刻意拖延和隱瞞詳情,至今尚未就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事故是否造成核泄漏、破壞海洋環境等問題給出負責任的詳細交代,引來普遍質疑與批評。美尚且如此,澳在毫不具備相應事故處置能力和經驗的情況下操作運行核潛艇,一旦發生事故,大量放射性核廢物流入海洋,不僅直接違反《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還將嚴重破壞全球海洋環境并危及人類健康。
(二)或將引發核潛艇軍備競賽
美英澳三國之間的核潛艇交易將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考慮其潛艇野心,在追求核潛艇或表達過類似意愿的無核武器國家之中釋放新的擴散動力。建造和運營這些核潛艇所需的資源和技術令大多數國家望而生畏,但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所開啟的惡劣先例,很可能會刺激部分國家如法炮制擁有核潛艇,進而引發潛艇軍備競賽,甚至尋求突破核門檻,刺激地區國家發展軍力,推高軍事沖突風險,給世界和平與穩定帶來巨大威脅。
(三)轉讓“戰斧”巡航導彈將對當前國際導彈出口管制機制構成巨大挑戰
美英澳三國在AUKUS組建之初就強調,美英不僅協助澳建造核潛艇,還將向其提供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包括“戰斧”巡航導彈、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遠程反艦導彈、高超聲速導彈以及精確打擊制導導彈等。以“戰斧”巡航導彈為例,作為由美國研發的、具備載核能力的進攻性武器,該導彈從問世之初就被深深打上了美國窮兵黷武的烙印。此次美向澳提供的“戰斧”巡航導彈是其最新版本,射程方面可達1700公里,遠超“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1]的最大限制。諷刺的是,美英澳不僅是MTCR的成員國,還是主要的倡導者,如今卻將謀求防務能力置于其防擴散和出口控制承諾之上,與世界其他國家在導彈轉讓方面采取克制、慎重、負責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再次體現其對國際秩序“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雙重標準,對包括MTCR在內的國際導彈出口管制機制構成巨大挑戰。
(四)對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產生深遠消極影響
美英澳組建AUKUS并開展核潛艇合作,實質是以意識形態劃線,打造新的軍事集團,這將加劇地緣緊張態勢。在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冷戰和分裂之時,美方公然違背不搞新冷戰的政策宣示,拉幫結伙炮制盎格魯—撒克遜“小圈子”,集中整合資源向印太傾斜,運用高新技術和戰略力量擴大其軍事影響力,將地緣私利置于國際團結之上,這是冷戰思維的死灰復燃,將加劇軍事對立和沖突風險。核潛艇不僅具備機動的戰略打擊能力,還有攜帶核武器的潛力,澳依附美英強化集團軍事能力,將對核武器國家間的核平衡乃至全球戰略穩定產生深遠消極影響。
敦促美英澳立即撤銷錯誤決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2022年6月6日,在中方建議下,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又一次以協商一致方式決定設置單獨正式議題,專門討論“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所涉核材料轉讓及其保障監督等影響NPT各方面的問題”。這是機構繼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理事會以來,第三次審議這一議題。這反映出理事會成員國對此事的嚴重關切,也說明此事超出了機構秘書處現有授權范疇,必須由機構成員國通過政府間進程探討并尋求解決方案。鑒于上述事態發展,我們在此敦促美英澳三國立即撤銷此錯誤決定,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共同行動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防止國際秩序再被侵蝕。
(一)敦促美英澳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
美英作為NPT核武器國家,應摒棄陳舊的“冷戰”思維和狹隘的地緣政治觀念,馬上停止危險的核擴散行徑,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忠實履行國際核不擴散義務,多做有利于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和世界和平安全的事。澳大利亞作為NPT無核武器國家,在機構全體成員國通過協商一致確定解決方案之前,應本著對本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停止與美英的危險合作。
(二)呼吁國際社會采取務實行動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我們同時呼吁國際社會采取務實行動,捍衛NPT的目的和宗旨,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權威性。一是共同推動國際原子能機構盡早成立所有成員國均可參加的特別委員會性質的機制,專題討論對無核武器國家核潛艇動力堆及其相關核材料實施保障監督所涉及的法律與技術問題,并向機構理事會和大會提交建議報告;二是在國際多邊裁軍及防擴散機制內進行更廣泛地討論,如五核國、安理會、聯大一委、裁談會等,特別是應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次審議大會上單設議題,審議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所涉武器級核材料轉讓及其保障監督等影響NPT各方面的問題;三是以此為警醒,從實際出發,抓緊完善當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全面性,明確法律文書中相關條款適用范圍,以免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惡意利用、混淆視聽。
備注:本文標題及文內部分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注釋:
[1] “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旨在防止可運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導彈及其相關技術的擴散,規定成員國限制出口射程超過300公里、載荷超過500公斤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