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阿維尼翁的古修道院中,孟京輝的《第七天》世界首演
法國當地時間7月18日,中國導演孟京輝戲劇新作《第七天》在Avignon Clo?tre des carmes修道院迎來世界首演,并將在阿維尼翁戲劇節上連演7場直至7月25日。這是Avignon IN戲劇節舉辦76年來,第一部官方委約的中國戲劇作品。首演收獲了近5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觀眾和專家媒體經久不息的掌聲。

《第七天》劇照 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攝

《第七天》劇照 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 攝

《第七天》劇照 KillarB 攝
在南法的古修道院呈現余華筆下的生死兩界
戲劇《第七天》改編自當代中國作家余華的同名長篇小說,也被認為是他最具顛覆性的冒險與探索。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見聞。以他的社會關系和陰陽兩界為脈絡,串聯起一個充斥著恍惚,回憶和夢境的世界。余華自己說:“在《第七天》里,我從一個死者的角度來描寫現實世界,這是我的敘述距離。《第七天》是我距離現實最近的一次寫作,以后可能不會有這么近了。”
孟京輝用一種“既近又遠”的方式打開小說,讓死者們在生死兩界來來往往。將悲歡離合、人情冷暖、殘酷現實與浪漫詩意都置于舞臺之上。以死者楊飛為圓心,逐漸擴寬生與死的半徑:生的結束也是死的開始。死后的楊飛遇到了更多死去的人,他們在死后的至善世界里共同探尋生命的意義。
《第七天》的舞臺位于13世紀建成的古修道院Les Clo?tre des Carmes露天劇場中。視覺藝術家張武讓古修道院恢弘肅穆的拱門構筑出重疊延伸的視覺想象。巨型的粉碎機置于舞臺上,周圍分布著冰箱、桌椅、沙發……這些真實存在的符號拼湊出破敗混亂的現實世界;與此同時,散落在四周的暗物質、聚集在一起的骷髏骨架又將整個劇場變成捉摸不透的異度空間。
由音樂人華山、王闖組成的EBvirus現場樂隊也跟隨著不同死者的敘述而變換著不同情緒的伴奏。音符滲透在空氣中,在古修道院特有的建筑結構中漸隱漸弱,轉瞬即逝卻又無法忽視。
燈光設計師王琦讓象征著不同內心情緒的光影彌漫在舞臺的各個角落。詭異、強烈、遺憾、溫柔……無論是清晰而冷峻的臉龐,還是悲傷而憂郁的倒影,都隨著燈光充滿整個劇場。


《第七天》海報
陳明昊、梅婷、黃湘麗聯袂演繹荒誕真實
《第七天》由演員陳明昊、梅婷、黃湘麗、孫雨澄、王梓行、韓碩、肖鼎臣聯袂主演。
劇中,陳明昊扮演的楊飛掉入死亡之河,在他的獨白中,一個普通人的迷茫、暴躁和無奈有了清晰的輪廓;他在迷霧中做夢、也在迷霧中尋夢,情感、欲望和幻覺攪擾了他的步伐;他的內心世界里住著一個孤獨的英雄俄狄浦斯,在與環境和未來的對抗中掙扎;他又是一個坐在桌子前吃面的失敗者,回想自己的人生,平靜、低語、自在。這個角色的表演,也被他賦予一種 “荒誕喜劇和悲劇濃墨重彩”的心理現實主義。
和陳明昊是大學同學的梅婷一樣素來熱愛舞臺。她表示,自己十年前就曾在這座劇場看戲,十年后的她已然成為戲中人、劇中的她有愛、有恨、有秘密,無私、無畏、也無助。
這是一個大刀闊斧的女人、粗線條人生的女人,梅婷賦予這個角色火一樣的熱切噴涌,風一樣的自由蕩漾,透著豐富的質感和參差,同時也從中詮釋出作品中的“生命力”:人死后依然在成長。
和孟京輝合作多年的“獨角戲女王”黃湘麗在《第七天》里同時塑造了 3個人物:一個豪氣外泄、內心狂野的大辮子姑娘;一個驕躁脆弱,外表朋克風格的跳樓女孩;一個妖嬈嫵媚,陰險詭辯的司芬克斯變異怪胎。
同樣在舞臺上變換不同身份的還有孫雨澄、王梓行、韓碩、肖鼎臣,他們是受盡委屈的鼠族螻蟻、是深陷人性深淵的受害者……有的人已經到來已久,失去了表情;有的人剛入死蔭,還在控訴生前的不公和遺憾。
據悉,本屆阿維尼翁戲劇節的主題是《從前》(? Il était une fois… ?),戲劇節總監Olivier Py在籌劃本屆Avignon戲劇節之初提到的:“‘從前’,離結束并不遙遠,因為一切總是以‘從前’作為結尾,但也因此,我們有了再次講述它的可能?!?/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