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生不接受單休遭HR懟,這樣的企業文化太可怕
文|和光
近日,成都一位女生看到某公司在招聘人事專員,她對這個崗位比較感興趣,于是向HR咨詢了一下詳細信息。HR稱工資每月4-6千,工作是單休。女生稱接受不了單休,沒想到HR直接說:你干嘛要出來上班?別人是找工人,不是找老婆;雇傭一名員工來干活,不是請擺設,不是找小三。女子發帖稱自己當天晚上被氣到睡不著。她只是說出自己的想法,覺得這個崗位不太適合自己,對方憑什么這樣罵她?

在帖子里,這位很生氣的女生直言,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其實不光是她,圍觀的吃瓜群眾也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位傲慢的HR到底哪來的底氣,至于如此出言不遜,侮辱求職者。找工作本來就是雙向選擇,公司HR也好,求職者也好,雙方都是平等的。企業自然可以對應聘者的能力素質提出詳細需求,求職者也有權利了解公司的薪酬待遇是否能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這應該是個真誠溝通的過程,合則成不合則散。這位HR實在沒必要因為求職者一句不接受單休就被激怒,甚至盛氣凌人地對求職者進行人格侮辱。
因為不接受單休被HR侮辱,類似的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就在幾個月前,同樣是在應聘前的溝通中,湖南某公司HR稱老板最討厭談雙休,只要談雙休,有才也堅決不招,還嘲諷喜歡雙休的沒事業心。一會說求職者沒事業心,一會被說把自己當老婆當小三,首先能反映出來的當然是這些HR能力素質低,不夠專業。除此之外,這些HR對待求職者的心態也很值得玩味。如出一轍的腦回路讓我們看到,有些企業在人才評價體系上出了問題,選用員工看的不是能力是否夠強,而是要求是否夠低;招的不是人才,倒像是奴才。
正是因為明里暗里采用這樣畸形的人才評價體系,在一些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可能都得不到保障。比如,屢屢引發槽點的單休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現象。我國關于勞動者工時的法律確實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這似乎就給一些企業底氣,借此強行要求員工只能單休。但實際上,在這條規定之外,國家法律還有“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這樣的條款相互配合,共同約束規范企業。

兩個條款相配合的初衷是給企業自由安排的空間,讓企業既能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需要安排工時,又能保障勞動者休息的權利。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卻成為一些企業PUA員工、壓榨員工的“上馬石”。在招聘環節,企業就試圖通過言語諷刺和打壓貶低來誘使對方放棄合法權利,對打工人來說,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觸碰了社會的底線。
這種畸形的人才評價體系,一旦延伸到日常管理中,就會表現壓榨性的企業文化。比如有的企業在每個員工的工位上安裝一對一監控攝像頭,攝像頭可以清晰拍到電腦屏幕畫面;有的企業用技術手段排查員工流量消耗情況,并通報“摸魚”員工;有的企業對完不成業績的員工實行侮辱性體罰……事實證明,這種壓榨式管理既招不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在引發輿論關注后,涉事公司被網友扒出曾因“未按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整改要求進行整改罰款12000元”。此次事件對于涉事公司的形象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為HR奇葩言論,企業被置于輿論漩渦,看似是企業翻車,但反映出來的根本問題還是企業壓榨員工、勞動者相對弱勢的困境。要改變這種現狀,除了要加強監管,也有賴于企業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和人性化的企業文化。只有真正尊重員工,懂得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才能招攬優秀人才,企業也才能走得長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