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低價賣仿國際大牌服飾被移送警方,浙江公布直播營銷違法典型
7月19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首批典型案例。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首批十起典型案例涉及淘寶天貓、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個平臺,違法行為包括發布虛假廣告、銷售假冒商品、商業詆毀等。
其中一起典型案例涉及低價售賣仿國際大牌服飾。杭州余杭區某女裝店在淘寶店鋪直播時銷售標稱“LV”“愛馬仕”“古馳”等國際知名品牌服飾,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僅為市場價格的十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累計銷售額314萬余元。5月,余杭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此外,諸暨一家珠寶首飾公司在抖音平臺直播時,宣稱同行xx珠寶刷差評,以及“xx珠寶的‘短發七七’‘柳三生’‘何大小姐’等幾個主播割韭菜,成本430元的馬貝珍珠要賣1280元”,而上述內容均為擅自編造的虛假信息。市場監管部門認為,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一條有關規定,屬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行為。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三條相關規定,2022年5月,諸暨市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該公司處罰款50萬元。
另一家電商直播機構也因商業詆毀被處罰款。義烏市某電商機構在抖音平臺直播時,宣稱“‘老奶奶’家賣假貨出身的,但我是真的”等內容。上述內容為擅自編造的虛假信息,“老奶奶”家是另一家售賣同類商品的直播同行。5月,該義烏市某電商機構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30萬元。
澎湃新聞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4月下旬起,該局部署開展了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工作,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重點檢查網絡直播營銷中虛假宣傳、發布虛假違法廣告、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侵犯知識產權等十方面重點違法行為,已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