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會標準委聯合開展環保設備安全合規調研 | 以標準化應用推進環保設備市場健康發展
環保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目前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較少,企業對標準化的認識也存在重視不足的問題。為加強行業自律,推動企業標準化應用和公示,踐行我國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標準工作委員會(簡稱“綠會標準委”)聯合天津市環保產品促進會組織專家調研團隊(簡稱“調研團隊”)于近日對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工業園部分企業的環保設施開展安全性、合法合規性調研。
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共性問題。調研結果顯示,幾乎所有企業購買的環保設施均沒有執行標準、沒有產品合格證、沒有產品說明書,不僅違反了《產品質量法》和《標準化法》,也增加了使用環保設備的安全性風險。這也說明,目前環保設備產業還不規范,亟待國家強制標準的出臺,促進環保設備市場的的健康有序發展。
根據本次調研反映出的問題,調研團隊建議要大力宣傳國家標準化的法律法規,企業要進行合規化管理。結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等9部門聯合開展企業合規改革的要求,調研團隊建議:
1.政府應急部門、安全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應開展環保設備合規性重點檢查。對違規的設備依法列為重點監管對象,督促整改,盡快做到合法合規。同時,要求使用環保設備的企業開展自我排查,重點核查所采購設備的標準化應用情況,及時消除使用風險。
2.根據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政府相關部門應大力開展標準化的普法宣傳。提高企業標準化意識,從源頭預防事故風險。
3.生態環境部門協同市場監管部門推進制訂實施環保設備的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特別是國家強制標準要作為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的底線。
4.鼓勵有標準制訂資質的社會組織和企業,積極開展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研制和應用服務,為環保設備的規范化、標準化提供科學支撐。
5.鼓勵環保設備生產企業依據《產品質量法》公示產品標準,并在銷售產品時標配合格證和說明書,盡到告知義務。
6.加強全社會對產品標準化的監督,特別是設備使用方和相關行業協會的監督作用,對因標準化應用缺失造成環境損害的依法提起訴訟。
整理/Cherry 審/綠宣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