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不擔當、不作為,這樣的“新衙門作風”要治治
據媒體近日報道,武漢市在全國率先向“新衙門作風”宣戰,截至目前,在查處不敢負責、執行不力、效率低下、作風不正等突出問題中,全市共問責1333人?,F在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機關作風在向好。

武漢市正在治理的“新衙門作風”,包括“服務不到位、進取不積極、工作不落實、擔當不主動”等方面的問題,其本質就是“四風”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指出各種形式主義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必須拿出過硬措施,扎扎實實地改。
衙門作風之所以改頭換面,以“新衙門作風”的面孔出現,是因為政治形勢變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以雷霆萬鈞之勢反腐敗,全面從嚴治黨,一些干部于是改變“生存策略”,奉行“不貪不占也不干”的官場哲學,玩“只微笑不辦事”的混世游戲,作風漂浮,甚至弄虛作假。
“新衙門作風”,突出表現在不擔當、不作為,該負的責不負,該辦的事不辦,讓人民群眾徒嘆奈何。公共管理部門效率低下,根本原因在于“新衙門作風”。不擔當、不作為讓干部省事省力,這可能是某些干部在全面從嚴治黨局面下能夠撈得的“實惠”。對于腐敗干部來說,不擔當、不作為可能具有“心理代償”作用。
但不擔當、不作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人性的弱點。好逸惡勞是人類的一種本性,如果能夠不勞而獲或者在偷懶的情況下還能夠錢照拿、飯照吃、官照當,誰不樂意呢?根植于人性,這就是“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的原因。
實際上,不擔當作為的干部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干,由于他們大多數都是機會主義者,他們其實也很忙,但主要是忙于投機取巧、弄虛作假,以搏升遷。故染有“新衙門作風”者的問題,決不僅限于不擔當、不作為。
結果在“新衙門作風”盛行的地方,人民群眾該辦的事辦不成,該享的權利經常被架空。武漢市紀委公布了這樣兩起執紀案件:一是有位在萬松街一小區居住的居民長期受樓下小餐飲店油煙困擾,多次反映卻一直沒得到解決。二是武昌區首義路街有間門面因違建及改變房屋結構的問題被群眾先后8次投訴,久未解決。
要治理“新衙門作風”,光靠批評和警告是不行的,就必須嚴格進行執紀問責。過去我們習慣于批評有作風問題的干部。但人性的弱點是很頑固的,批評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評。不擔當、不作為本質上是一種投機行為,說明我們在制度上還有空子可鉆。給制度打好補丁,就是要給干部劃一條紅線,誰不擔當、不作為就對誰執紀問責,直到摘掉他們的烏紗帽。
在“新衙門作風”問題上,批評一百遍不如來一次嚴肅執紀問責。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上,摘掉那些不擔當、不作為干部的烏紗帽,就應當成為一個組織原則與用人導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