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度造“最致命”柴電潛艇正式服役,莫迪再贊“印度制造”

印度“卡爾瓦里”(INS Kalvari)號柴電潛艇12月14日在該國最大港口城市孟買正式入列印度海軍服役。
《印度快報》14日報道,當天早晨,印度總理莫迪、印度國防部長西塔拉曼、印度海軍參謀長蘭巴、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邦長拉奧、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長法德納維斯以及一眾國防部高官在孟買的船塢共同出席了服役儀式。
當天,印度主流媒體均在頭版報道了潛艇服役儀式,新德里電視臺還對此進行了直播。莫迪在儀式上發表講話稱,“今天是值得驕傲的一天,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我想對全體國民表示祝賀。”
“具有優越隱身性能”
《印度時報》報道稱,14日服役的“卡爾瓦里”號以一種印度洋虎鯊的名字命名?!翱柾呃铩币彩?967年服役、1996年退役的印度首艘潛艇的名字。《印度快報》稱,該潛艇被視為印度“最致命”的潛艇。
“卡爾瓦里”號潛艇是“卡爾瓦里”級潛艇的首艇,該級潛艇在法國“鲉魚”級潛艇基礎按照印度要求進行了改進,全長約67.5米,水下排水量約1600噸,水下最大航速可達20節?!翱柾呃铩碧枬撏Ы衲?月由印度國有的孟買馬扎岡造船廠交付給印度海軍。在隨后的120天里,印度海軍對其設備和性能進行了廣泛的測試。
報道引述馬扎岡造船廠消息稱,潛艇具備優越的隱身性能,擁有先進的消聲技術、低輻射噪聲水平、流體動力學優化外形等特征。
該潛艇的武器裝備為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重型線導魚雷、SM-39“飛魚”潛艦導彈,雷/彈總攜帶量為18枚,在不攜帶魚雷及導彈的情況下,潛艇可攜帶30枚水雷執行布雷任務。
莫迪的“厚望”
在服役儀式上,印度總理莫迪在發言中對“卡爾瓦里”號潛艇寄予厚望。
莫迪在發言中說,隨著該潛艇服役印度海軍,“我們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我用自己所起的一個特殊的名字SAGAR來稱呼這艘潛艇,SAGAR象征著本地區所有人的安全和增長……在它為了維護和平與穩定的新征程中,全世界所有國家也都希望與印度一道合作。”莫迪說道,“愿海神保佑它的強健和平安?!?/p>
報道稱,除了表達對該潛艇的期望,莫迪還在發言中用相當多的篇幅陳述印度的安全、地區穩定以及印度的全球責任。
在服役儀式上,印度防長西塔拉曼則強調了該潛艇對于印度海軍的作用。
據《印度快報》報道,西塔拉曼說,潛艇在現代戰爭中是具有殺傷力的、強有力的先進平臺,她將其描述為維護和平和威懾力的基礎要素,并稱“卡爾瓦里”號鲉魚級潛艇將會成為印度海軍的“無價之寶”。
“印度洋是全球貿易的生命線,有了‘卡爾瓦里’ 號潛艇及其同伴,印度洋的和平更有保障。”西塔拉曼稱。
2030年建造24艘常規潛艇
《印度斯坦時報》14日稱,“卡爾瓦里”號潛艇是印度海軍17年來新入役的首艘常規動力潛艇,也是印度海軍計劃建造的6艘“卡爾瓦里”級潛艇中最先服役的艦艇。
《印度時報》當天報道,“卡爾瓦里”級潛艇的第二艘“坎德里”(Khanderi)號將于2018年年中交付,第三艘“卡蘭杰”(Karanj)號將于2019那年年初交付,而到2020年至2021年間,所有6艘潛艇都將交付給印度海軍。
“卡爾瓦里”級潛艇是印度與法國合作的“75號工程”(Project 75)計劃的一部分。
據《印度斯坦時報》14日報道,聽聞該潛艇服役,印度退役海軍少將蘇達爾尚·什里克漢德(Sudarshan Shrikhande)表示,“‘75號工程’計劃終于取得了成果,這真是非常棒的消息。但是就建立海底主導地位而言我們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報道稱,印度軍事專家表示,對于印度海軍潛艇建造計劃而言,“卡爾瓦里”號服役是意義重大的里程碑事件,但印度政府仍需加大力度執行其在1999年制定的計劃,推動在2030年時建造24艘潛艇來增強海軍實力的計劃目標順利實現。
什里克漢德還說,與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建造的艦艇相比,現代潛艇有強大的戰斗力,“在未來幾十年中,印度海軍需要幾十艘這樣的現代潛艇,并且我們需要快馬加鞭?!?/p>
歡喜背后的“青黃不接”之困
在“卡爾瓦里”號潛艇服役之前,“辛杜科什”級潛艇“辛杜科爾提”號是印度海軍最新的一艘常規潛艇(引進俄羅斯“基洛”級),但該潛艇的入役時間卻是2000年,長時間沒有新的常規潛艇入役,制約了印度海軍水下力量的有序更新。
印度海軍目前現役的常規潛艇中,無論是從德國引進的“西舒馬爾”級(德國209型潛艇)還是來自俄羅斯的“辛杜科什”級,大部分潛艇服役年限都超過了20年,進入了潛艇退役的后期階段?!翱柾呃铩碧枬撏Ю_了印度常規潛艇更新換代的序幕,但綜觀印度提出的更新換代計劃及其具體實施,序幕之后的“劇情”發展不會順風順水,“青黃不接”之困仍會如影隨形。
“卡爾瓦里”級潛艇項目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提出的常規潛艇項目(SSK)。1997年,印度國防部提出了建造新型面向21世紀常規潛艇項目(SSK),該項目后來命名為“75號工程”。
和印度很多武器裝備計劃一樣,“75號工程”也遇到了拖延的情況。由于在價格和技術轉讓方面存在分歧,2004年8月雙方才以27.5億美元的價格達成6艘“卡爾瓦里”級潛艇建造合同。
而首艇“卡爾瓦里”號在2017年12月14日才正式服役,比原計劃推遲了5年。印度軍方官員此前向外界透露稱,服役時間之所以頻繁推遲,主要是因為潛艇復雜技術消化、擴建基礎設施和采購建造潛艇材料拖延等因素。印度媒體此前報道稱,全部6艘潛艇預計在2021至2022年之前交付。
這些潛艇只能替代4艘“西舒馬爾”和2艘早期“辛杜科什”級潛艇,剩下的7艘“辛杜科什”級潛艇只能等待“75號工程(I)”項目。該項目本來是建造第二批6艘“卡爾瓦里”級潛艇,但由于法國出現大規模泄密事件,“卡爾瓦里”的基礎型號(“鲉魚”級)大量核心信息被外泄,印度放棄了第二批“卡爾瓦里”級潛艇建造。
2017年10月,日本和西班牙退出“75號工程(I)”項目招標,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瑞典接下來將繼續進行角逐?!队《葧r報》此前刊文認為,招標工作可能在明年年底才會出結果,然后需要2年時間才能選定進行組合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和印度船塢。最終簽署協議后,還需要7到8年時間才能生產出第一艘潛艇,服役時間更是要推遲9-10年,全部完成至少要到2032年。
按照這種建造進度,印度在2030年前建造24艘新型常規潛艇的計劃將落空,甚至現役13艘“西舒馬爾”級和“辛杜科什”級替換計劃能否如期完成都要打個問號。到2025年,現役兩型潛艇服役時間均達到30年,達到退役的期限,而這個時間節點,“75號工程(I)”項目順利推進下才建造出第一艘潛艇,印度海軍常規潛艇“青黃不接”的困境會更加凸顯。
6艘核潛艇也要“印度制造”
《印度斯坦時報》報道指出,無論是在潛艇數量上,還是在潛艇裝備等技術上,印度的海下力量與中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印度海軍退休準將巴斯卡爾(C Uday Bhaskar)對《印度斯坦時報》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印度想要與中國海下力量匹敵并非一件容易之事,“我們必須將重點放在以一種更具創新的方式使用我們的海下力量上來,以此來滿足所需實現的政治目標。”
除了常規動力潛艇以外,印度還計劃建造6艘“殲敵者”級核潛艇來增強其海上戰略威懾能力。
報道稱,2015年,除了24艘新型常規潛艇的計劃,印度政府又批準了建造6艘核動力潛艇的計劃,對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1999年同意的30年潛艇建造計劃作出了調整。
印度媒體稱,印度希望借建造潛艇的契機,不斷推進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印度制造”倡議。
《印度時報》14日報道,在當天的服役儀式講話中,莫迪也對“印度制造”予以表態。
“‘卡爾瓦里’號潛艇是成功的‘印度制造’倡議中的一個良好范例?!蹦险f,“這也是印度與法國不斷密切的戰略伙伴關系的一大例證。”
報道稱,為了探求在印度本土制造潛艇的可能性,印度海軍今年7月還向六家外國制造商發出請求,希望了解更多的相關細節信息。不過由于印度武器采購遵循一套詳細的標準,簽署最終采購和建造合同還需要數年時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