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高檢談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截至今年6月底不起訴1159人
2020年至今年6月底,檢察機關共辦理涉企合規案件2382件,對1159人不起訴。
7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進展與成效。
打造更優法治化營商環境,檢察機關責無旁貸。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多措并舉積極落實民營經濟平等保護。
比如,最高檢先后制定實施了“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等多個意見和舉措。2018年11月,最高檢又梳理了規范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的11條執法司法標準。2020年7月,最高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特別對保企業作出部署。
檢察機關依法穩妥辦理涉民營企業犯罪案件。張曉津表示,一方面,依法嚴厲打擊職務侵占、挪用資金、侵犯知識產權等影響民營經濟發展和侵犯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經營自主權等犯罪,依法嚴懲黑惡勢力采取非法高利放貸、欺行霸市、強攬工程、插手民間糾紛等手段謀取非法利益、影響營商環境、危及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犯罪。另一方面,在辦理民營企業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等涉經營類犯罪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民營企業發展的特點,堅持依法少捕慎訴慎押,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寬緩的量刑建議。適用查封、扣押、凍結等限制財產權利的措施也依法更加審慎。
與此同時,深化涉企刑事案件訴訟監督。張曉津介紹,針對一個時期以來,涉企案件長期“掛案”,該結不結、該撤不撤,2019年起會同公安部持續專項清理出9815件,對證據不足、促查無果的,堅決落實疑罪從無,督促辦結8707件,企業活力得以釋放。
此外,近年來,檢察機關還持續開展涉非公經濟案件專項立案監督,控告申訴案件清理和監督活動。2021年5月,又部署專項監督試點,準予表現良好的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臨時赴外地從事經營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優勢,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檢察機關創新開展了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研究和試點,在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同時,督促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既促進涉案企業合規守法經營,也警示那些潛在缺乏規制約束的企業遵紀守法發展。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0年、2021年,最高檢接續部署開展兩期改革試點,今年4月初部署全面推開改革試點。目前,已與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等12部門共建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涉案企業案件中,堅持與第三方機制互相融通。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合規案件2382件,其中適用第三方機制的案件1584件。對整改合規的606家企業,1159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張曉津舉例說,湖北一民營企業在經營中涉嫌犯罪,檢察機關在辦案中促其合規整改。6個月后,經第三方嚴格評估,確認合格,檢察機關依法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該企業整改后,生產經營步入正軌,增加投資上億元,并以此帶動就業上百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