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九江“鎘大米”小村礦企污染多年,曾承諾零排放仍違規生產

章正/中國青年報
2017-12-14 10:54
綠政公署 >
字號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港口街鎮有個名為“生機林”的小村,但近年來因遭受上游的銅硫礦污染,這個小村已經“名不副實”,一些農田受污染不能耕種了,穿越村莊的小河成了污水溝,少了生機。

剛剛過去的這個收獲季,有村民送檢自己的稻米后發現鎘超標,情況反映到有關部門后也有了答復。柴桑區環保局近期表示,已責令造成污染的九江礦冶有限公司停產,并啟動永久性閉礦工作,同時按照國家統一糧食收購價全部收存疑似污染稻谷,待檢驗結果確認后對確屬污染的稻谷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官員的問責也已展開。據悉,柴桑區紀委已對11名責任人問責。九江市紀委也已對市有關部門和區相關責任人啟動問責程序。

一切似乎已經塵埃落定,可記者近日在生機林村采訪時卻發現,還有諸多疑點需要解開:九江礦冶有限公司污染當地多年,監管部門是如何作為,為何沒有效果;受污染的農地怎么修復,誰來埋單?

生機林村上游的銅硫礦是九江礦冶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礦企,工廠附近有若干個污水池,緊挨著污水池的土地看不到任何植物。村民說這里種不出東西,他們也被要求不允許耕種,礦山給予村民相應賠償。

這家銅硫礦的前身為九江銅硫礦,成立于1970年,隸屬于原九江礦冶總公司,其間幾易其主,到2010年改制后隸屬九江礦冶有限公司。

生機林村附近的丁家山村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村里的農田也遭受了污染。污染他們的是九江礦冶有限公司的金銅硫礦。2011年,丁家山村村民用水庫水灌溉后,發現秧苗未出且稻種霉爛,于是向九江市環保局進行投訴。

同年,九江縣環保局《關于九江冶礦有限公司丁家山金銅硫礦污染糾紛調查處理情況的報告》揭開了污染的蓋子:“因丁家山礦區自2007年以來一直無人管理,礦區截污系統破壞,淋浸廢水收集池塘無防滲漏措施,致使礦區周圍的水庫水質呈現酸性,造成港口街鎮丁家山村8組、12組部分農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2011年年底,九江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九江冶礦總公司向丁家山8組和12組村民一次性支付17萬元。

江西省環境保護督察組進一步理清了礦企對當地的污染:1970年,九江銅硫礦開采后,東湖及礦山周邊區域土壤逐漸喪失自凈和土地種植功能,1990年由冶金部安全環保研究院進行整體評估,污染較嚴重土地污染面積達460畝(生機林村260畝,丁家山村200畝)。

從有據可查的2011年礦山污染當地環境至今已經過去數年,為什么污染企業今年才被責令停產,政府日常監管是否到位?當記者向柴桑區環保局(原九江縣環保局)求證這些問題時,并沒有得到回復。

12月1日,記者在離金銅硫礦不遠的吳家大屋附近的污水池附近看到,水池里水質顏色很深,且有水渠通向小村農田。現場有工人往醬油色的污水池中撒石灰,作業的工人說:“這樣可以讓池水變清。”

此前,曾有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礦區生產過程中的廢水都是回收利用的循環水,不存在外排現象,而且沒有出口。

事實上,記者查詢發現,這兩家礦企當年的環評報告都承諾,不對外排放生產廢水。

當初參與該礦場初期建設的知情人稱,在環評報告中,針對礦山存在的污染問題,提出了廢水“零排放”的要求,并提出了一堆整改措施,比如修建攔壩;修建廢水收集池,而且要做相應的硬化,邊緣也不能只是裸露的泥土而是要有防滲層。

知情人表示,在做環評之前,這家企業寫了保證書,承諾生產過程中是“零排放”污水。環評報告和政府批復都提及了“零排放”。如果廢水進行排放了,就是與環評要求不符合。但即便進行排放,也要達到可以養魚的三類水的標準。

但有村民稱,礦區并沒有對污水進行處理,而是趁著下雨時,讓廢水收集池的水順著雨水自然下泄,排到周圍的農田。

今年5月,《江西省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處理情況反饋》證實,這兩家礦業企業未辦理環保竣工驗收手續。這份文件證實,這兩家礦企一直在違規生產。

污染土壤的修復是世界難題,技術復雜,投入高,這些被污染的土地的修復該由誰來負責?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理事長張益認為,消除土壤污染需要注意幾個環節,首先要在源頭控制污染,防止情況惡化;其次,面對污染土地的時候,要調整用地,防止生產進入食物鏈的農作物;最后,如果污染嚴重到一定程度,只能深度修復。

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說,發達國家已經嘗試用植物對污染土地進行修復方。日本的福島縣、群馬縣、福岡縣就利用大豆、腺柳等植物在鎘污染地進行植物修復試驗。可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要將土壤鎘含量從5~19毫克/千克,下降到3毫克/千克,需要9~15年。據他介紹,從1980年開始,日本開始對爆發“痛痛病”的神通川流域的土壤進行修復,這項工作歷時33年,耗資407億日元。初期實驗結果表明,治理后的土壤長出的稻米接近稻米中鎘含量的自然背景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士姜義亮認為,如果把植物修復和客土修復方法相結合,平均每立方米土壤的成本需要2000~1萬元。其中,前期的施工費用比較高,比如從其他地方取土,需要大型的機械設備,同時在土壤里面加入固化重金屬的穩定劑。再種植植物,進行重金屬的吸附。

農民、污染企業和政府,土壤治理究竟是誰來出錢?這是一個現實問題。很簡單,我國法律規定原則是,誰污染誰治理。可是,很多農戶力量分散,追責的時候顯得力不從心,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

張益打了一個比喻,按照土地所有權,如果把國家比作是“房東”,農民就是“二房東”。國家是土地所有者,農民是使用者,土壤污染之后,農田的“小修小補”農民自己解決,土地需要“大修”,政府部門就要幫著農民向污染者追責。

(原文題為《礦企環評承諾“零排放” 周邊土地緣何被污染》)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苗栗县| 民县| 盱眙县| 澜沧| 朝阳区| 临朐县| 梅州市| 德令哈市| 绥中县| 遂川县| 湘潭市| 县级市| 潮州市| 碌曲县| 阿拉尔市| 鄂尔多斯市| 宝山区| 庆元县| 新昌县| 青浦区| 玛曲县| 武冈市| 红河县| 旬阳县| 布拖县| 巫溪县| 建始县| 邹城市| 富蕴县| 青州市| 通州市| 阿克| 祥云县| 筠连县| 莱芜市| 镇赉县| 巴楚县| 定安县| 濉溪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