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萬豪深陷數據“泄露門”:行業(yè)要像重視衛(wèi)生那樣守衛(wèi)客戶信息


導語
最近,萬豪酒店又有20G數據泄露,涉及顧客、萬豪員工的信用卡和私密信息。
根據DataBreaches數據,這至少是2010年以來,涉及萬豪的第七次數據安全事件。而之于行業(yè),洲際、錦江、華住、麗笙等國內外酒店集團均未能幸免。
一直以來,會員數量是評判酒店品牌體量、盈利水平的指標之一,國內外大型酒店集團,會員數量均以億計,躺在各家酒店后臺的客戶信息如何放心“休眠”?
萬豪再次泄露客戶數據
根據萬豪集團對外的回應口徑,本次黑客使用社會工程技術進入一名酒店員工的電腦。在獲得約20GB的數據后,攻擊背后的個人或團體試圖敲詐萬豪,但該公司拒絕付款。
萬豪表示,大部分信息是“關于酒店運營的非敏感內部業(yè)務文件”,目前還不清楚包括哪些類型的其他客戶和員工數據。
事實上,萬豪數據泄露事件一直沒有間斷。
2014年,黑客入侵該連鎖酒店并獲取了全球近3.4億條客人記錄。為此萬豪遭到巨額罰款;
2018年12月,萬豪旗下喜達屋酒店集團的客房預訂數據庫被黑客入侵,約5億客人的信息或被泄露,涉及護照號碼、旅行記錄、忠誠度計劃帳戶和加密信用卡數據;
2020年1月,萬豪也遭遇重大數據泄露,520萬人受影響。
有網友質疑:萬豪怎么老是泄露客人數據?
對于萬豪來說,樹大招風遭黑客攻擊有些冤,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重要數據屢遭攻擊、泄露,圍追堵截仍難以避免問題發(fā)生,也難辭其咎。
細數國內外酒店集團,客戶信息泄露的案例并不少。
酒店信息泄露會造成什么影響?
資深科技分析人士告訴《酒管財經》(微信公眾號:jiuguancaijing),隨著SaaS軟件的興起,數據安全問題面臨到更大的挑戰(zhàn)。在傳統單機時代,信息泄露影響的范圍小,對此重視程度不高。但隨著連鎖化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泄露可能波及的范圍變大,甚至有可能導致公眾事件的發(fā)生。
比方說,前幾年出現的查開房記錄的網站,就是從不同渠道獲取酒店顧客入住信息,給社會和諧、家庭穩(wěn)定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他坦言,信息泄露是否造成影響,造成多大的影響還需要看泄露的是哪類數據,也要依數據量大小而定,比如客人的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泄露,如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輕的可能是被歸類劃分,被各類營銷廣告找上門。重的可能被冒用身份去開卡、網貸、注冊公司法人等,泄露的數據量越大,嚴重程度越高。
另外,如果是企業(yè)的經營數據泄露,也有可能對企業(yè)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
酒店數據如何泄露?

廣州麥田科技創(chuàng)始人、總經理汪禮霧向《酒管財經》分析認為,酒店數據泄露的途徑大體有4個方面。
首先是黑客攻擊。
像萬豪這次數據泄露事件,它其實是攻破內部人員的電腦,通過內部人員再去偷盜數據。推測更多的可能性是拿到了這些接口的一些地址,然后循環(huán)讀取,把這些數據給讀取下來,并不是直接攻擊服務器去偷盜的。
第二個是酒店內部人員。
這種情況下,通常是酒店內部人員直接登錄到系統,通過下載數據獲取信息。這種途徑可以通過管理手段、權限控制去規(guī)避掉一部分風險。
第三個是機房人員copy數據。
這種方式一般是自建機房,機房管理人員COPY數據,自建機房的插個U盤就能拷走。而云端用的虛擬物理機技術,數據是分散在N臺設備中的,無法通過直接COPY方式泄露,數據的安全性更高。
第四個是軟件供應商泄露。
這種情況一般不大可能發(fā)生,這樣其實是自斷生路。
防止數據泄露,還有哪些技術流?
汪禮霧介紹,從技術層面可以用多種方式去防止數據泄露。
首先是數據庫層面。
很多軟件廠商都注意到對敏感信息進行加密存儲。像萬豪這個案例就是屬于明文存儲在數據庫里面,所以它通過接口就能把信息循環(huán)查出來,對敏感信息加密存儲在很大程度上就會避免問題出現。
也就是說,加密存儲對于黑客、酒店內部人員、機房管理人員攫取信息都可有效防范,即便泄露還需破解的過程,要知道,這個過程比直接獲取數據的難度大得多。
總結來說,酒店信息加密存儲有兩大好處:
·增大獲取數據的難度
·就算信息泄露,破解數據的門檻也高
數據庫層面還有一個做法,非結構化數據存儲。
這里,先要了解它的對立面——結構化存儲,即客戶的姓名、手機號、身份信息、銀行卡號等都存在一條數據里,泄露后可以獲取客戶所有信息。
而非結構化數據存儲難以進行信息間的匹配、識別。比如對方獲取到客戶的手機號碼,根本不知道這個手機號碼是誰的。
相對于一些SARS軟件廠商來講已經習慣運用結構化數據,但現在一些移動互聯網企業(yè),開始逐漸用結構化數據去處理信息。

數據庫層面最后一種應對方式是:杜絕存機密信息。比如客戶的銀行卡、信用卡號這些信息,經營者就沒有去存儲的必要。
涉及到客戶較為重要的信息,可以分門別類去設置,為后續(xù)服務做參考。舉個例子,可以把信用卡可以分為金卡、白金卡等,萬一數據泄露對客戶的影響也不會很高。
說完了數據層面,我們再來說應用層面。所謂應用層面即通過登錄酒店的系統,把數據下載下來。
總的原則是,盡量不提供針對客人數據的批量查詢及導出功能。如需呈現,也盡量脫敏呈現。
如何理解?
拿麥田的PMS來說,首先對于會員數據是不提供批量查詢功能,只能精準查詢,這樣就能避免內部人員通過模糊查詢獲得大批量信息。第二個對于敏感信息,不提供直接導出功能。
而所謂脫敏呈現,就是諸如把手機號碼打星號僅顯示一頭一尾。
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既要保證酒店數據的安全性,又要保證讓數據盡量能夠用得上。
最后來說技術層面,在信息接口加入安全驗證機制。引入Token驗證機制防止非法請求,或篡改請求。
本次萬豪事件,很可能是其數據接口是裸露的,只要攻破應用層拿到接口,就能夠直接暢通無阻的讀取數據,如果加入Token驗證機制,去破解的難度就會大很多了。
除了上述技術手段以外,當前,還有一個比較新潮的做法,就是引入區(qū)塊鏈的技術。可以對于財務數據做去中心化,防止數據丟失、篡改。
總結
華東一家軟件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曾告訴《酒管財經》,有時候酒店客戶的一些訴求很考驗軟件商的“底線”。
比如,有的酒店查看客戶信息不方便,要求軟件商設置客戶信息可以下載到Excel里,這其實是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很難完全避免酒店客戶信息被拷貝走。如果軟件商單從賣軟件考慮,很容易就把這個功能開放。
其實,酒店的數據安全離不了軟件供應商的支撐,對于后者來說,怎么去定義軟件,應有自己充分的思考。
換句話來說,商業(yè)往往趨利,但做軟件的“底線”是對安全價值觀的判斷。
統籌丨勞殿 編輯丨阿鰍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酒管財經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