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骨髓捐獻者悔捐后,33歲白血病患者求助臍帶血庫完成移植

越來越多的臍帶血正拯救白血病患者。
12月6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一名 33 歲白血病患者曹女士進行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隨著“臍帶血”緩緩流入患者體內,患者將逐步恢復造血功能、重獲新生。
曹女士也是中國干細胞集團完成的第3000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臨床移植患者。目前,中國干細胞集團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臍帶血公共資源庫,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100%。

骨髓捐助者“悔捐”,尋求臍帶血配型
2017年2月初,曹女士陸續出現牙齦腫痛、無力、食欲差等癥狀,并持續感冒發燒,5月經骨髓穿刺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經過 5 次化療后,病情雖稍有緩解,但仍未脫離危險。
原本骨髓庫經過配型,已找到一份全合骨髓,但捐助者最終“悔捐”。就在幾近絕望之時,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椿教授給出了一個建議:尋求中國干細胞集團的幫助,搜尋適合移植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曹女士和家屬有些疑問:臍帶血只有200毫升左右,能代替骨髓,滿足移植需求嗎?
王椿的回答說,移植成功與否取決于植入的造血干細胞的質量和數量,采自新生兒臍帶血的造血干細胞,相對于成人骨髓來源的造血干細胞更容易擴增,且 GVHD(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更輕,更容易植活,完全能滿足成人移植的需求。

不久后,中國干細胞集團傳來好消息:經過配型檢索,集團旗下的上海、重慶、陜西、蘇州干細胞庫各配到了一份符合移植需求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在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反復仔細對比后,工作人員最終選定了陜西庫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其余三份作為移植備用。
12月6日上午,這份代表“生命火種”的臍帶血經歷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飛行,橫跨1300 多公里后,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無菌倉內,緩緩輸入曹女士體內。
王椿表示,干細胞的各項指標非常優秀,移植手術也非常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患者就能逐漸恢復造血功能,重獲新生。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已成為目前世界范圍內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王椿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相對于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臍帶血具有來源豐富、獲取便捷、資源純凈、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輕、治療費用低等優點,已能有效治療白血病、再生性障礙貧血等幾十種疾病,能治療的疾病種類還在不斷增加。

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5年存活率達58.9%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是中國干細胞集團建設和管理下的“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成立 13周年,本次移植也是該集團完成的第3000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臨床移植,該集團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家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數達到3000例的專業機構。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百余家大型醫院與中國干細胞集團合作開展了臨床移植合作,每年可為超過800例的病患提供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臨床移植。在接受移植的患者中,體重超過 30公斤的患者占79.55%,年齡超過18周歲的成人患者占60.09%,患者移植后五年的存活率達到 58.9%,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中國干細胞集團已經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臍帶血公共資源庫,全部樣本信息實現數據庫共享,24小時接受網上配型查詢,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100%。此外,該集團在海南博鰲投資建設的附屬干細胞醫院,將于2017年初正式投入使用。醫院設有100個百級無菌層流病房,預計每年移植例數超過1000例,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干細胞醫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