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胃腸道有疾病能不能吃膏方,要不要忌口?
每當秋冬季節(jié),天氣轉涼,江南民間流傳已久的膏方又開始占據(jù)人們的視線。作為中藥的一種劑型,因能起到強身壯體、治療疾病的功效,膏方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
膏方需要胃腸道吸收,那么胃腸道有疾病的患者能服用膏方嗎?

中醫(yī)脾和胃的功能各不相同,胃負責受納、腐熟水谷使其成為食糜,主通降;脾負責水谷精微物質的消化吸收,并將營養(yǎng)物質運送到全身,主升清。
脾胃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若人體消化吸收不好又影響其他臟器功能活動,所以有“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因此調節(jié)脾胃功能對胃腸道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而補益脾胃又是調節(jié)其功能的主要方法。
胃腸道疾病膏方宜忌
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通過服膏方來達到治療目的。但不是指任何胃腸道疾病都可以服膏方,而是指一些慢性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恢復期、腸易激綜合征、胃腸道腫瘤手術后的調理等。若是胃腸道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fā)作,如急性胃腸炎、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痛、腹痛等均不宜服用膏方。
胃腸道疾病患者在服用膏方前,若出現(xiàn)脘脹、脘悶、食欲不振、舌苔厚膩等癥狀,提示脾胃有濕邪,或飲食停滯脾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此時不宜立即服用膏方,而應先服一些健脾化濕、消食導滯的中藥,就是通常所說的“開路方”,以醒脾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如蒼術、厚樸、枳實、半夏、陳皮、山楂、谷麥芽、神曲等。
胃腸道疾病的膏方在用藥上應以健脾和胃為基礎,按照不同疾病,辨證論治,不能一味應用補藥,而應在補藥基礎上適當應用理氣化濕、清熱瀉火、消食導滯、活血化瘀等藥,做到虛實兼顧,標本同治,攻伐時不忘固護脾胃之氣,補益時不可過于滋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膏方忌口
胃腸道疾病患者在服用膏方時要忌食蘿卜、紅茶、咖啡、煙酒、蟹蝦等,若體質寒涼者忌食生冷寒涼食物,體質燥熱者忌食辛辣油膩食物。遇到感冒、腹瀉應暫時停服用膏方。
若脾胃功能先天不足的胃腸道疾病患者,在服用膏方同時,可適當吃些山藥、白扁豆、薏苡仁、芡實、紅棗等用作食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