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爬樓梯也有馬拉松,如此“虐心”賽事為何征服中國跑友
一年國內(nèi)幾百場的馬拉松賽事是否已讓你感到厭倦?那么,不如來一場“又高又虐”的垂直馬拉松比賽吧。
所謂“垂直馬拉松”其實就是爬樓梯比賽,這是一項對瞬時速度和心肺功能要求極高的運動。而在中國國內(nèi),垂直跑也逐漸受到了各年齡層跑友的喜愛。
那么,簡單的爬樓梯為何有那么大魅力呢?

2120級臺階,又高又虐的馬拉松
中國香港維多利亞港周圍摩天大樓鱗次櫛比,而環(huán)球貿(mào)易廣場又是其中最為醒目的一座。近日,一場特殊的馬拉松就在這座全港最高的大樓中展開角逐。
12月3日,第六屆“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闖香港ICC”在香港環(huán)球貿(mào)易廣場(ICC)舉行。比賽共吸引了1900多名跑友參與,人數(shù)乃歷年之冠。
作為垂直馬拉松世界巡迴賽(Vertical World Circuit)的壓軸站,參賽者需攀登82層樓,共2120級臺階。
垂直馬拉松,用一種更為通俗易懂的說法其實就是爬樓梯比賽,只不過跑友們往往需要挑戰(zhàn)上千層樓梯的摩天高樓,這遠比平地馬拉松的要求更高。
在此前上海站的比賽中,選手則需要登上57樓,共1460級樓梯。
作為一項舉辦了6年的金牌賽事,今年的參加者來自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qū),年齡最小及最大的跑者分別為10歲及74歲,此外還有視障、聽障及自閉癥等特殊人群等等。

對這場比賽,參加精英組女子個人賽的上海選手黃宇虹頗有心得。
別看這位上海姑娘的外表瘦瘦小小,可她的來頭卻不小。她曾經(jīng)連續(xù)兩年奪得“勇闖上海IFC”個人賽女子組冠軍,并且還在去年的中國香港站比賽中獲得個人賽冠軍。
喜歡挑戰(zhàn)極限的黃宇虹同樣也是馬拉松發(fā)燒友。說到垂直馬拉松與一般馬拉松的區(qū)別,她表示這兩項賽事的訓練完全方法不一樣,但都是非常的艱苦。
她分析道,爬樓比賽對瞬時速度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對選手的爆發(fā)力和心肺能力也相對要求較高,“垂馬的要訣不是合理分配體能,而是合理分配自己的心率。”
“垂馬一開始一定不能太快,太快心率就會‘爆掉’,到后面跑的時候就會非常吃虧。所以一定要讓心率以緩慢的速度上升,爭取在后程速度不要掉下來。”

爬樓梯讓生活變得自律
垂直馬拉松最早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帝國大廈,現(xiàn)如今全球近50個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上百場垂馬賽事,被譽為“運動之王”。
雖然直到2013年中國內(nèi)地才迎來了第一場垂直馬拉松賽事,但隨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和高樓遍地而起,垂馬也在中國找到了適合發(fā)展的沃土。
有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3年的幾場比賽到2016年的100多場比賽,垂直馬拉松在中國的年均增長達到160%,而中國登記在冊的垂馬運動員總成績積分今年3月排在世界第二。
隨著垂直馬拉松運動在中國落地生根,不同類型的賽事也逐漸多了起來。其中,舉辦了6年的“新地公益垂直跑——勇闖香港ICC”就是一場以公益為主題的賽事。
作為這項金牌賽事的主辦方,新鴻基地產(chǎn)執(zhí)行董事郭基泓在采訪中表示,希望通過這項賽事不僅能讓參賽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慈善公益之中。
“我們每年都會將參賽者的報名費,以及一些新鴻基的額外捐款用于幫助弱勢群體,今年預計能夠籌集到600萬左右(的善款)。”
此外,在賽事的培育下,像黃宇虹這樣通過爬樓梯來健身的人群越來越多。因為與戶外馬拉松相比,垂馬不僅可以避開霧霾天,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鍛煉。
如今,像黃宇虹這樣通過爬樓梯來健身的人群越來越多。因為與戶外馬拉松相比,垂馬不僅可以避開霧霾天,更重要的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鍛煉。
黃宇虹透露自己在上海的國金中心上班,平時每周都要在單位進行3次爬樓訓練。甚至在她的影響下,周圍的親朋好友也加入了“爬樓梯”的運動中。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與在戶外跑相比,自己更愿意每天爬樓梯,“畢竟就在單位里很方便,早上上班前或是午休時都可以進行訓練,不用特地跑到外面去。”
一位跑友也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垂直跑不僅讓她變得更加自律,也開始讓她追求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理念。
“因為要早起鍛煉,所以我會早睡。而且我在飲食方面也更加注意營養(yǎng)搭配,現(xiàn)在整個生活都變得更加規(guī)律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