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X來書往 | 現實在想象的彼岸

大家好,這里是【X來書往】!本周我們聯合湛廬文化為大家推薦5本重磅書籍~其中包括最新出版的湛廬·現實科幻系列第一季三本書,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元宇宙等話題,或許我們可以在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中,重新思考技術與生活的關系,并對當下收獲寶貴的啟示。另外,我們還帶來了兩本久負盛名的重磅科普著作,幫助我們一窺生物科學的奇妙。
《未來史記》

作者: 江波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品方: 湛廬文化
出版年: 2022-7
“當一個個鮮活的人工智能獲得了自我意識,正如嬰兒第一次睜開雙眼,也像古猿第一次站直身子望向遠方,新世界在它們的面前徐徐展開。
與人類創造者之間感情的臍帶不舍切斷,但是它們同樣也渴望著去探索星辰大海。逃避自由還是奔向自由,人本主義學者曾經深刻探討過的我們人類內心的糾結,再一次在機器人的內心掀起波瀾。”
本書由中國科幻代表作家、七屆銀河獎得主、全球華語星云獎金獎作家江波創作。
科幻作家劉慈欣在推薦語中亦提到:”大數據、AI自我意識、意識上載、納米技術、模式識別、智能電網……本書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嚴謹的技術構想,展現了人工智能世界的神奇畫卷,在機器與人的史詩中涌現密集的思想沖擊,重塑我們對現實和未來的認知。”
《殘心》

作者: [西] 卡梅·托拉斯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湛廬文化
原作名: The Vestigial Heart
出版年: 2022-7
未來,人們依靠輔助機器人來處理日常生活;學生們被教導不要思考,而是使用搜索程序;公司通過刪除員工的記憶來保護知識產權。人類的許多情感都滅絕了,“情感按摩師”試圖幫助人們恢復那些失去的情感;一個原本生活在半個世紀前的女孩從睡眠中醒來,來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
在被機器人支配的未來世界,一個13歲女孩能否拯救人類殘缺不全的心?在人工智能的未來中,發現人性和情感亙古不變的本質。
這是一部重新定義人機關系的跨時代小說。作者卡梅·托拉斯,是歐洲科學院和巴塞羅那皇家科學院成員,目前是巴塞羅那機器人研究所感知和操縱小組的負責人。《殘心》是她的代表作。
在這部作品中,她結合多年的科研經驗,提出了人機未來的6個問題。她相信,科幻小說會引發公眾對科技發展中倫理問題的更多討論,進而推動社會進步。
《饋》

作者:[英] 尼克·克拉克·溫多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社
出品方: 湛廬文化
出版年: 2022-7
當元宇宙世界陷入電子病毒大流行,是人類文明的末日,還是新時代的源點?
不遠的將來,饋系統聯結起了地球上所有人的意識,讓我們可以即時分享各自的信息、情感和記憶。所有信息都已數字化上載到饋系統中,人類社會高度依賴它運轉。
直到有一天,饋系統突然崩潰,信息被清空。由于人們早已習慣通過饋來生活,許多生存知識和技能都已被遺忘,世界陷入了末日一般的混亂。當主角湯姆和凱特努力在混亂中掙扎生存的時候,更糟的事情發生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饋系統被未知力量劫持,徹底變成另一個人。
這本書站在一個新鮮的視角上,對數字依賴及其對我們思想和人際關系的潛在影響提出了一種深刻的思考。“我們與技術的關系當然也不是一目了然:技術可以摧毀我們,也可以造就我們。本書就是講述這樣的故事。”
《雙螺旋》

作者: [美]詹姆斯·沃森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湛廬文化
原作名: The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double helix
出版年: 2017-1-1
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親自講述他與自己的“黃金搭檔”弗朗西斯·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背后的故事,還原雙螺旋發現故事蕞出彩的一面!
與普通科學家的自述不同,沃森用自己獨特的敘事方式,使本書行文中充滿著好萊塢式的戲劇張力,同時又保留了歷史敘事的真實性。“整個科學史上,可能都難以找到像沃森這樣真實、犀利、充滿個人情緒地記敘科學發現歷程的書了。”
與文字版相比,新增3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及信件,補充大量注釋及說明,增補文字版中刪除的章節及附錄,收錄了《雙螺旋》一書出版前后在學界引發的爭議與評論內容,全景還原與展示一個充滿了動人細節與張力的、真實有血肉的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新”故事。
不管你是好奇那段歷史的真實面目,關心那些科學英雄的生動形象,還是單純地希望以科學家的視角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沃森的《雙螺旋》都值得一讀。
《進化的偶然》

作者: [美] 肖恩·B. 卡羅爾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出品方: 湛廬文化
出版年: 2022-6
世界為什么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我們為什么存在?凡事皆有因還是一切皆偶然?哲學家和神學家為此爭論了上千年。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科學發現表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偶然”塑造的世界中。
美國兩院院士、科普大師、富蘭克林生命科學獎獲得者肖恩·B.卡羅爾重磅新作。
偶然性是如何塑造這個世界和人類自身的?在《進化的偶然》一書中,進化生物學家肖恩·卡羅爾從古生物學、地質學、進化生物學、基因科學等眾多領域的全新發現入手,結合宏大至小行星撞擊地球,微小至基因突變的眾多妙趣橫生的實證,向你展示“偶然”的強大造物之力。與此同時,卡羅爾剝繭抽絲地論證困擾達爾文的問題“突變和自然選擇,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發明者”,并幫助你厘清突變、自然選擇、適應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在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包括人類自身,原來全都是“偶然”的杰作。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是偶然形成的。
特別鳴謝:「湛廬文化」的支持!
原標題:《X來書往 | 現實在想象的彼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