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啟幕:探討“我的自拍桿”與生活的意義
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于2017年12月2日至2018年1月2日舉行,今年年展的主題是“我的自拍桿”。與此同時,醞釀多年的連州攝影博物館也在年展啟動之際正式開館。

連州地處粵西北,距離廣州、深圳分別有3小時和6小時車程。歷史上,韓愈、劉禹錫都曾經被貶斥擔任連州刺史,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連州是百越蠻荒之地的文化之城,也是兼具歷史底蘊和自然風光的旅游城市。
在這里,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已經連續舉辦了13年。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于2017年12月2日至2018年1月2日舉行,今年年展的主題是“我的自拍桿”。
12月2日,日落之后,連州市民們照例來到文化廣場消食,不過當晚的主題并不是廣場舞,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攝影年展開幕儀式。在連州市市長江邵勇看來,經過13年的積淀和熏陶,連州本土攝影愛好者的水平已大有提高。盡管市民也許并不能特別欣賞最新的藝術形式,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充滿熱情地涌入展廳,或者,以同樣的熱情用菜心、牛雜和臘肉招待來訪的國內外的博物館館長、專家學者和攝影師。

在連州城,攝影有四個主要展場,其中兩個是國際攝影年展的所在地:西北部的“糧倉”呈現主題展、特別展和部分個展,東部的“二鞋廠”承辦了余下的個展。此外,在連江沿岸的連州老街,嶄新開啟的連州攝影博物館以中外藝術家的四場個展慶祝開館。在城中的文化館,同樣有各類相關的攝影展覽活動舉辦。
“在過去,攝影師走向外界,捕捉環繞著他們的真實;如今,人們選擇潛入互聯網,構建虛實相結合的世界。”連州市民未必會通讀策展人的文字闡釋,但他們一定也能夠切實感受“自拍”對于生活的意義。即便在展廳里,拍照和自拍也在此起彼伏地發生。
在主題展“我的自拍桿”展區,年輕藝術家葉甫納就為自拍愛好者貼心設計了背景墻以及自拍桿,現場還會滾動播放6場直播錄像,這是藝術家在網絡直播平臺上定期舉行的表演節目的片段。

參觀者在展覽現場拍照
展覽中當然也有藝術家的自拍,包括商量的《一千張自拍》和艾瑪利亞·烏爾曼(Amalia Ulman)的《特權》,這些攝影作品都和社交媒體緊密聯系在一起,特別是艾瑪利亞·烏爾曼,她在Instagram上精心塑造了另一個自我,而成為網絡紅人。她不僅對于社交媒體的圖像傳播做了精心分析,同樣也通過圖像探討女性與社會的議題。


藝術家奧斯卡·蒙松(Oscar Monzon)索性將自拍桿作為拍攝對象。他在南美洲伊瓜蘇大瀑布捕捉到的鏡頭里都有一個斜向的對角線,它們都是游客手中的自拍桿,在將自己納入浪漫風景的同時,這柄斜長的干涉物也對浪漫風景本身提出了質疑。

除卻直接呈現自拍,展覽中不少作品涉及了內心的風景,藝術家內藤由樹就在自己的展廳中精心構筑了一個世界,盡管都是日常可見的畫面,通過藝術家本人的選擇、布置、勾勒,成為一方私人化的天地。其余作品利用攝影這種形式討論了數字文化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視覺習慣,涉及數字拼貼、攝像頭監控、谷歌地球、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的攝影報道……亦有一些作品討論了身份、種族、性別等話題。


本次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特別展是關于三位日本攝影家的作品。須田一政的《民謠山河》、瀨戶正人的《靜音模式》、江成常夫的《戰爭遺孤》,展現了不同代際日本攝影家的追求和思索。

個展部分,則呈現了47位(組)中外藝術家的主題作品。涉及內容更為廣泛,形式多樣,總體展現了國內外攝影領域的發展和趨勢。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已經舉辦了13屆,連州攝影年展總監、創始人段煜婷表示,為了更好地對圖像進行持續深入地研究和保存,關于在連州籌建一個博物館的計劃逐漸提上日程。經過兩年多的籌備,一座啟用本土設計師、使用本地原材料、融合當地建筑特點的攝影博物館于年展啟幕之時同時開啟。
開館展邀請到4位中外藝術家,張海兒的“壞女孩”、莊輝的“無幽之地”、阿爾伯特·沃森的“雅努斯的雙面”、巴普蒂斯特·哈比雄的“本來應有玫瑰”。四場展覽,從不同視角呈現了攝影藝術的豐富多姿。


“我們想在盡可能保留地方性的同時,使它最大程度地國際化,”博物館聯合館長弗朗索·薩瓦爾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連州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建一座博物館有很多困難。它太獨特了,地方性太凸顯了。但我見過太多的國際性博物館,最后變成高度同質化的繁殖體系,很想看看連州會不會不一樣。”
在城市的老街,嶄新開張的博物館像是一個龐大的巨獸,與周邊的陳舊滄桑尚未完全融合在一起。但當鐵門開啟,市民蜂擁而入的那一刻,依然能夠體會到這個城市的可能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