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忻州治污拘留烤火民工引爭議,環保局:執法時說好話不聽
山西忻州市辦理的首起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案件,反而讓忻州環保和公安等部門站到了風口浪尖。
據中新社消息,忻州市公安局環安支隊大氣污染巡查組日前夜間巡查時,發現錦興園小區建筑工地地樁處、過道處燃起三處燃煤明火,最終確認工人王某偉為夜間取暖。因散發的煙霾中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王某偉被忻府區公安局行政拘留5日。
這一消息立即在網上引發爭議。不少人質疑拘留處罰“簡單粗暴”,是否有法律依據;也有網友“將心比心”,認為警方的處理要講究現實與人道,“如果工人有現成的取暖方式還會這樣取暖嗎?”
11月30日,忻州市公安局回應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稱處理決定是多個部門“開會決定的”。
12月1日,忻州市環保局辦公室龐姓主任告訴澎湃新聞,王某偉使用的焚燒物中有塑料袋和輪胎等廢舊物品,這些物品燃燒將產生污染氣體。他還稱拘留是工作的需要,而對方在查處污染時“說好話不聽,教育不聽”。
“現在開會都是先報環境質量,再報GDP”
中新社報道稱,日前,忻州市公安局環安支隊大氣污染巡查組在夜間巡查時,發現錦興園小區建筑工地地樁處、過道處燃起三處燃煤明火,有工人加班施工。
環安支隊民警聯合忻府區公安局民警進入工地,下到十幾米深的地樁工地,一組人員對明火進行了澆水撲滅,一組人員對工地人員進行了了解,并將相關人員依法傳喚至屬地派出所進行詢問。
最終確認錦興園建筑工地工人王某偉為夜間取暖,在室外多處燃燒煤炭明火,散發的煙霾中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對大氣形成了污染。王某偉的行為因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消防法》有關規定,被忻府區公安局作出行政拘留5日決定。
一些網友質疑,民工取暖生火污染程度有限,是否造成嚴重大氣污染難以界定,且被拘留缺乏法律依據。
當事人的違法情節,是否嚴重到需要適用拘留五日的決定?忻州市公安局并未對澎湃新聞記者詳談,只稱這是多個部門“開會決定的”。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周珂告訴澎湃新聞,從現有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如果是為了防火、避免火災發生,“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從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來看,王某偉的個人行為“不足以處理行政拘留”,對于當地對外宣傳“首起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案件”的說法,他認為是“不沾邊的”。
12月1日,忻州市環保局辦公室龐姓主任稱,王某偉使用的焚燒物中有塑料袋和輪胎等廢舊物品,這些物品將產生污染氣體。并稱拘留是工作的需要,是上級決定的,因為在查處污染時“說好話不聽,教育不聽”。
有網友質疑執法者為追求政績拿弱勢群體“開刀”,龐姓主任解釋,近一個月內,被拘留的不只是民工,一些違規焚燒秸稈的人員也被拘留。從縣里到村里,不少干部因環保工作不到位受處罰,甚至副縣長級別的官員也被問責,還有人在當地電視臺“檢討”。
他介紹,忻州的企業在治理大氣污染工作中,也付出了代價。一些企業被要求整改,更多企業則納入錯峰生產的名單。“現在開會都是先報環境質量,再報GDP。”
他還透露,近期當地有一家企業負責人,因治理污染不達標,也有可能面臨被拘留的結果。目前該案尚未辦結,待合適的時候將對外發布相關情況。
龐姓主任坦言,如此大力度的治理污染,包括環保工作人員在內,推進都不易。他表示,等老百姓的環保意識提高,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后,埋怨也就少了。
系列治理措施,力度比去年大
忻州地處山西省中北部,較之山西其他地市,忻州的空氣質量較好。在山西省環保廳公布的2017年1-6月,山西全省11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中,忻州位列第五;6月的排名中,忻州位列第三。
龐姓主任告訴澎湃新聞,入冬以來,整個山西的空氣質量不樂觀,忻州近期印發了《關于在忻州城區禁煤區內開展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巡查工作的公告》,并與公安、環保、城建、城管等二十多個部門,形成聯席會議,共同應對空氣污染。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專項行動從今年11月17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結束,重點就銷售、運輸和燃用散煤、焦炭、型煤等煤炭燃料及其制品的行為、露天燒烤及其他露天用火行為(包括旺火)、市政府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和除夕至農歷正月十六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建筑工地揚塵和道路運輸揚塵行為、不落實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的行為及其他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的行為進行重點巡查。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9月29日,忻州市政府就發布了《忻州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該方案的主要目標為,從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忻州城區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5%左右,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30%左右,二氧化硫小時濃度值不超過800μg/m3。
龐姓主任介紹,為了達到市政府制定的目標,忻州近些年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汽車限行、煤炭置換、禁燒秸稈等措施。
他說,從去年開始,忻州就實行汽車單雙號限行,但今年的執行力度更大,“今年拍到就罰100元”。
此外,忻州還推廣了“煤改氣”、煤炭置換等治理措施。由于當地取暖多使用煤炭,目前當地部分家庭使用的普通煤炭,已改成低灰、低硫的優質煤炭,這將有助于減少燃燒后產生的PM2.5和硫化物。由于這類煤炭價格較高,政府會補貼一部分費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