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討厭,是童星們的宿命?
原創 你們的 ELLEMEN睿士
艾瑪·沃森又被網友們罵了。
上周,一家網絡媒體報道,艾瑪會考慮回歸《哈利·波特》,只要原著作者羅琳不參與制作。
光是今年上半年,艾瑪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沖上熱搜5次。被人討厭,好像也成了好萊塢童星的宿命。
風口浪尖上的頂流
在一片罵聲中,哈利波特的幾個主演只好出來表態平息哈迷們的怒火。飾演盧娜·洛夫古德的演員Evanna Lynch說,即使會有觀點上的不同,但艾瑪和羅琳之間并無嫌隙。飾演斯普勞特教授的Miriam Margolyes也說演員們對羅琳只有愛和尊敬。而華納兄弟也在上周五發表聲明稱會繼續和羅琳合作。

當然,自從兩年前羅琳發表了有爭議的針對跨性別群體的言論后,已經數不清這是艾瑪和羅琳不和的第幾個續集了。
年初《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主演重聚,羅琳沒來,艾瑪被罵;3月份她出席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獎頒獎禮,說自己“為所有女巫而來”,被指暗諷羅琳,還是被罵。

但人們對她的討厭不會局限于和羅琳之間觀點上的分歧。她不僅會因為做了什么被批評,更會因為沒有在大家預期的事情中表態而受到抨擊。即使今年,艾瑪在社交媒體上一直保持低調。
我們上周寫到,曾和她共同出演壁花少年的埃茲拉·米勒(Ezra Miller)由于多起暴力和騷擾事件被警方多次逮捕。艾瑪沒有表態,被扣上了“雙標”的帽子,挨罵。針對現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墮胎法案,艾瑪沒有發帖表態,也要被罵。網友評論,“為什么艾瑪沃特森不遺余力地抨擊羅琳,但對米勒和羅訴韋德案的事卻熟視無睹呢?”
更不用提自從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HeForShe”演講后,她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人們說她學歷造假,是白人至上的偽女性主義。即使主演了《美女與野獸》《小婦人》等大熱影片,網友還是覺得她沒什么演技,一直都在吃老本。在一個統計明星資產的網站上,艾瑪的總資產為8500萬美元,單是哈利波特系列就為她帶去了約7000萬美元。
黑粉們甚至專門建了一個網站“我們為什么討厭艾瑪”,并在其中列出條條令人不滿的“罪狀”。

“她是個偽君子”,“她認為自己比其他人都好”,“她總是表現得很朋克,但實際并不是”,“她覺得世界上每個人都愛她才是理所當然的”。
被喜愛的童星人設
總會被“反噬”
像艾瑪一樣,在小時候集萬千寵愛,長大后卻一直被罵的童星在好萊塢不勝枚舉。
最淺顯的攻擊就是抨擊他們的外貌。每次提到這個話題,必少不了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馬爾福的扮演者湯姆·費爾頓,還有《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和《雨果》中的小正太阿沙·巴特菲爾德。

在大眾眼里,他們后退的發際線,愈發濃密的胡須,發福的身材,都是不夠自律、沒有做好身材管理的表現,而過瘦的明星還會被懷疑是沾染上了什么毒品或是酗酒過度的后果。總之,不符合主流審美的明星一律可以按“長殘了”來吐槽,他們小時候收割的顏粉們也紛紛脫粉了。
繼而被詬病的就是童星們的演技?!皼]演技”、“永遠都是在演小時候”這樣的評價幾乎在每個影視界的童星身上都能看到。
即使他們長大后接到了更適合自己的角色,但觀眾仍會先入為主地只記得他們的小時候。但小的時候沒演技是天真爛漫,可是在娛樂圈歷練這么多年再沒有演技,不好意思,你并沒有那么多有耐心的養成系粉絲。

“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14歲出道后的演技爭議一直存在
除此自外,童星們的言行也要一直符合純真、可愛、活潑開朗的預設,一旦他們自身的性格和童年人設有什么出入,也會被罵。
2006年,迪士尼童星麥莉·塞勒斯出演了《漢娜·蒙塔納》,乖巧和古靈精怪的設定讓她吸了很多粉。但2013開始,麥莉把真實的自己展現在全世界面前,她剪了齊耳板寸,穿衣風格性感大膽。這些一改年少時清純形象的叛逆行為,被人批評是墮落、誤入歧途的表現。

麥莉·塞勒斯轉型后的造型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同是迪士尼童星出身的贊達亞身上。以出演《歌舞青春》而成名的她在轉型期間穿幾條時尚性感的裙子,都會被解讀為討好成人世界。
在觀眾心里,童星最開始塑造出來的角色就應該是他們最本質、純真的樣子,一旦他們本人的成長稍有背離這個設定,就會被視為一種對觀眾的背叛和欺騙。
但是,好萊塢的童星們當然不會愿意按照大眾為他們設定的劇本成長為甜美的乖乖女或完美的鄰家弟弟,被聚光燈放大的一舉一動總能有能夠讓人指摘的地方。艾瑪就曾直言“人們等著看我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當一位眾星捧月的童星在某一天突然出了什么丑聞而跌落神壇,這正是人們最樂意看到的。因為也許這才符合普通人家的小孩子們的成長路線。
聚光燈后,
童星們的另一種結局
但是,僅僅是被討厭已經是好萊塢童星們最好的結局了。好萊塢童星的另一個標準結局是:不僅被討厭,自己還遍體鱗傷。
艾瑪的家境本就不錯,父母都是律師,在參演《哈利·波特》前,還上著倫敦頂級學校的表演課,她的演藝事業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在好萊塢這個名利場下,有更多的童星,遠離了聚光燈后,他們的成長路線似乎遵循某種特定劇本:在電影中天真爛漫,而戲外卻酗酒、打架斗毆、沾染毒品,最后發瘋一蹶不振。
在與Vice的采訪中,一位好萊塢最有成就的兒童經紀人之一Susie Mains曾表示,把孩子當賺錢工具的例子在好萊塢屢見不鮮,而且他們并沒有能力反抗,一旦孩子們不愿意成為這樣的工具,他們就會被父母拋棄。

3歲就踏入娛樂圈的Lindsay Lohan也曾因酒駕、盜竊、襲警等原因進過看守所
缺乏了父母的關愛,自然就更有可能成長為問題少年。但不同于普通小孩,在好萊塢,當不負責任的父母將自己的孩子全權交給所謂的明星經紀人,則會面臨更多身體和精神上的威脅。
我們寫過的布蘭妮·斯皮爾斯,和摩登家庭里的女演員Ariel Winter都曾受到父母情感控制或身體上的虐待后,成功申請了監護權的免除。曾是好萊塢廣受歡迎的兒童經紀人的Marty Weiss,在多年后也被指控猥褻兒童。
那里是全世界最有可能涉及兒童犯罪的地方,不僅是性騷擾,貪婪的成年人還可能讓童星過早地接觸毒品或酒精。而這些經紀人慣用的說辭就是,“你不需要爸爸媽媽或老師在身邊,你只需要我,我會照顧你的”。
在無法忍受成人世界的壓迫后,有人沉溺酒精和毒品,年少成名的賈斯汀·比伯就是典型之一。他曾多次酒駕,破壞公物,沾染毒品,因為打架斗毆惹上麻煩,被警方逮捕。也因為種種行為不端的實例被禁止在國內演出。至今為止,比伯一直都在與心理健康問題作斗爭。
參考資料:
Vice: Why do child stars sink or swim?
The Guardian: Emma Watson: Star failing to be ‘normal’ in a fantasy world
原標題:《被討厭,是童星們的宿命?》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