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日報刊文:從問題中加深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認識
發展與落后并存,成績與問題交織,即便是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即便是作為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亦是如此。“11·18”火災,正是以一種慘烈的方式,加深著我們對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認識,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認識。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最終決定城市發展水平高低的,往往是木桶最短的那一塊。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反復強調要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像繡花一樣精心打理城市。
大興“11·18”火災之后,全市迅速開展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專項行動,通過地毯式摸排,累計排查上賬的安全隱患已多達2萬多處,形勢嚴峻發人深省。
北京,新興大國的首都,改革發展的高地。近些年,搭乘著國家崛起的快車,北京城變得愈發繁華亮麗、生機勃勃,已進入國際大都市之列。站在車水馬龍的市區中心,很容易讓人恍惚,以為這里是倫敦、紐約。在為之驕傲的同時,也要客觀認識到,今天的北京還存在一些難以忽視的短板。這里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有亟待整治的背街小巷;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有亟待拆除的違法建筑;有極為便利的生活條件,也有“大城市病”等現實煩惱……總而言之,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對標,北京還有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
近些年,中國展現了人類發展史上的驚人速度和進度,風景這邊獨好,全世界向東看。生活于斯、奮斗于斯的我們尤其能夠感到國之巨變,內心生發出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但事實也提醒我們:發展與落后并存,成績與問題交織。即便是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即便是作為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亦是如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初級階段”“發展中”,這是中國的現狀,也是北京的現狀。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包括一座城市內部的發展差距、治理短板,對許多人“生存型需求”升級為“發展型需求”的滿足不夠,都是“不平衡不充分”最真實的表現。“11·18”火災,正是以一種慘烈的方式,加深著我們對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認識,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認識。
認識國情社情,需要把握好“一個指頭與九個指頭的辯證關系”,“九個指頭”的成績當然很大,不容否定,但“一個指頭”的問題同樣值得重視。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最終決定國家發展水平、城市發展水平高低的,往往是木桶最短的那一塊。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拿出更加迫切的態度、更大的力度去解決那些“一個指頭”的問題。拿北京來說,我們既要看重城市的“面子”,更要看重城市的“里子”。小區里的私搭亂建有沒有人管,家門口的生活垃圾有沒有人清,這些小細節更直接地影響著老百姓的獲得感。處理不好這些“一個指頭”的問題,就會影響市民對“九個指頭”的觀感和判斷。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反復強調要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像繡花一樣精心打理城市。
對國情社情,永遠“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主體都會基于各自立場、各自視角,發出不同的聲音,輿論場的喧囂嘈雜在所難免。比如,對于同樣的改革話題,政府部門、企業單位、廣大市民都有各自的觀點,往往是大家說得都有理,但如果只是“自說自話”,就永遠沒有共識可言。平行線畫得再長也不會相交,畫好同心圓才是關鍵。作為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工具之一,媒體議題決定輿論關注,媒體基調引領輿論走向。這就意味著,要想讓更多社會主體認識真相,進而提高對話的可能,媒體需要作出自己的努力,幫助各方嘗試異位而處,碰撞可行性方案,最終解決實際問題。拉平不同群體的認知落差,社會公約數才可能越來越大,補齊現存短板的效率才可能越來越高。
一葉知秋,任何社會問題,都脫離不了我們所處發展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的印記。多幾分理解,凝結各方共識,我們才能更加有力地前行。
(原題為《從問題中加深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認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