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畢業致辭|趙汀陽:拒絕名詞的誘惑,而要去成為一個動詞
編者按:
又到一年畢業季。畢業典禮上,老師們給畢業生上的“最后一課”備受關注。面對學生離開老師,老師總免不了囑咐幾句。而其中不少致辭,不只貼近現實,而且啟人深思。
本期我們刊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趙汀陽的畢業致辭。在致辭中,他先是引用美劇《權力的游戲》里的臺詞,認為苦難使人失去很多歡樂,但如果不理解苦難,恐怕就失去一切;又講了邏輯學家胡耀鼎出題考自己的故事、金庸小說里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拳的故事,認為學到方法比學到知識更重要,學到招式是學到知識,而學會忘記招式是學到了方法。最后,趙汀陽老師談及自己有個“動詞哲學”,簡單地說,要拒絕名詞的誘惑,不要試圖去成為一個名詞,無論多么好聽的名詞,而要去成為一個動詞。存在就是去成為動詞,因為,我做故我在(facio ergo sum)。“你們有的是時間,所以你們可以有許多動詞。祝你們都能夠成為前程遠大的動詞!”
澎湃商學院將繼續選刊各高校教授、校友代表的精彩致辭,也歡迎諸位讀者在文后留言推薦令你難忘的畢業致辭。

趙汀陽
我想說朋友們好,代替同學們好。
北京有句老話,肩膀平為兄弟。很遺憾,你們趕上了3年疫情防控,幸虧有網絡,學習能夠繼續,但令人遺憾的恐怕是錯過了一些意氣風發的青春故事,比如更多的戀愛、友誼、歡聚和游歷。如果你們有的人反而收獲了“新冠時期的愛情”,那要恭喜你們。
不知道你們對這個時代有什么期待,我感覺到巨大的發展和深刻的危機同在。我們看見科技正在改天換地,但無法預知未來和命運。人類最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人類做了很多大事,但從來不知道做的是不是好事。不知好歹是人的本質。我對《權力的游戲》的憂患意識很有同情:Winter is coming, and night is dark, full of terror.生活肯定有許多歡樂,人們有各種愿望和期待,但人類的基本問題終究是艱辛和苦難。苦難使人失去很多歡樂,但如果不理解苦難,恐怕就失去一切。有個老醫生對病人說,你沒有大毛病,就是大吃大喝吃壞了,病人說憑什么人就沒有快樂的權利?老醫生說,因為人命本是苦命。
大學畢業后,我認識了社科院哲學所的邏輯學家胡耀鼎老師,聊天時說到我參加過全國第一屆數學競賽,胡老師說,給你出道簡單的幾何題試試?我做不出來,他說這道題是真的簡單,但需要的方法不簡單。他告訴我,方法不是能夠把公式和解題模式都背下來,而是知道每條定理是如何證明出來的,知道為什么需要5條公理而不是4條公理。他也沒有教給我數理邏輯的演算,但講了為什么需要數理邏輯,亞里士多德邏輯為什么不夠用,原理就在其中了。胡耀鼎是一個杰出的老師。學會方法,方法就成為你自己的本事,學到知識,也很重要,但知識不是你自己的本事,只是所有人的公共材料。
估計你們不少人看過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拳的金庸故事,張三豐問,招式都忘光了嗎?張無忌說已經都忘了,張三豐說,那就可以出手了。學到招式是學到知識,而學會忘記招式是學到了方法。現代知識生產的程式化模板或模式本身甚至不是知識,而是知識之外的游戲規則,是對頭腦的管卡壓,功能是把人變成知識超市的服務員。知識超市的服務員知道該知道的所有知識,但不知道如何創造和運用知識的方法。忘記做題模式就能夠成為一個思考者,當成為真正的思考者,就自動會做題了。30年前中學開始形成做題模式的時候,我沒有料到做題模式居然會一直推廣為大學模式,進而推廣為研究生和博士的學習模式,甚至推廣為教授模式。這樣的知識災難在科學史上恐怕絕無僅有。
我有一個理論稱作“動詞哲學”,不知道對你們是否有用,僅供參考。簡單地說,要拒絕名詞的誘惑,不要試圖去成為一個名詞,無論多么好聽的名詞,而要去成為一個動詞。存在就是去成為動詞,To be is to be a verb, to be is to do.因為,我做故我在(facio ergo sum)。這是存在論的基本事實。你們有的是時間,所以你們可以有許多動詞。祝你們都能夠成為前程遠大的動詞!
(作者趙汀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哲學所研究員,本文原題為《畢業典禮|哲學研究所趙汀陽〈給畢業生〉》,微信首發于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友辦公室”,澎湃新聞獲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