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骨折了,為何醫生不立刻安排手術?
骨折了,為何醫生不安排馬上做手術?在醫院里,經常有患者遇到這樣的疑問。他們不明白,并非所有骨折都需要立即手術,或者說有一些情況,骨折了必須先“養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偉解釋,在應對骨折時,醫生需要遵循“損害控制”原則。有些情況下,骨折了立馬做手術,效果并沒有養幾天再做手術來得好。

“這種損傷最常見于小腿骨折,腫脹非常明顯,一般不選擇立即手術。”張偉解釋,如果在腫脹時同時做手術,那就是“傷上加傷”,會加重局部軟組織的腫脹。一旦軟組織自身修復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手術的傷口。有時候,軟組織的腫脹還會使得手術傷口無法縫合。即便縫合完成,手術后也可能出現傷口裂開、皮膚壞死,甚至發生感染,情況嚴重時,骨頭還會外露。這都是醫生最不愿意見到的情況。
實際上,軟組織損傷腫脹時,機體抵抗力下降,細菌容易侵入。不單是術后容易發生感染,手術風險本身也很大。當時立即動刀的意義就失去了,反而還要再次返工,給傷者帶來更多的傷害。
“這種時候,可以先等局部腫脹的地方消腫后,再考慮手術。”張偉說,雖然隨著時間推移,術中復位難度會增加。但權衡利弊,保護軟組織比難復位更重要。一般在受傷后兩周內手術,對手術難度和骨折愈合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當然,也不是所有骨折都要先養著。也有一些骨折,需要盡快手術,最典型的就是開放性骨折。顧名思義,就是骨折時還伴有皮膚傷口,比如已經有骨外露的情況。這時候,需要趕緊清創,關閉傷口,傷口內比較清潔的,充分清創的同時可以做好骨折固定。
“臨床上也會有些特殊情況,比如老年人,有慢性病或者本身身體條件不適合立即手術,需要觀察。這時候,即便是開放性骨折,可能也不會立即做骨折固定手術。而是先清創,然后做個臨時固定,如石膏、牽引或者外固定架固定。等到檢查和術前準備充分、全身或者局部情況改善,適合手術時再手術。”
張偉強調,何時手術,需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立即做手術或過幾天再做手術如何選擇,評估標準必須考慮傷者的具體病情和各種情況。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