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楊建:村民心中的“熱心腸”“好朋友”“能人”
41歲的楊建,在元通鎮工作近10年了。2013年,楊建進入禹王村村委工作,2016年考入元通鎮人民政府,不久后擔任社區發展辦公室主任,負責社區發展和建設相關工作。他的熱心服務,溫暖了當地群眾的心;他深入一線努力工作,讓村民們贊不絕口。

走遍林盤每個角落 他是村民心中的“熱心腸”
在2018年,聚源村季家林盤建設啟動。楊建同村干部深入到林盤的每一個角落,積極動員村民參與林盤建設,推選了林盤管委會,對季家林盤的治理工作進行系統謀劃。

“在治理過程中,楊建一直親力親為,深入林盤進行宣傳和指導。特別在資金問題上,他指導我們成立社區專項基金并用活這個資金,解決了無錢辦事的問題?!碧崞饤罱ǎ墼创妩h委副書記鄭永忠贊不絕口:“我們村十二個林盤全域推進社區發展治理,現在都呈現出鄉村善治的景象。聚源村有今天,多虧了有他。”
2022年,元通鎮聚源村先后獲評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成都市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百佳示范社區。

在聚源村村民心中,“熱心腸”是楊建的代名詞。走進聚源村,楊建和村民們聊天,詢問村民們最近的生活情況,詢問村民們對生活環境有什么想法。

聚源村村民 曾東清

從我們季家林盤開始打造,楊主任每一次都參與,非常熱心,每項事情都做得非常扎實。
聚源村村民 文小英

原來我們這個林盤比較臟,我們也想把林盤打造好,但在打造的時候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楊主任組織我們到打造得好的林盤參觀,他也參與到打造中,慢慢地我們群眾也開始積極參與。

楊建說:“從2018年到現在,聚源村和季家林盤呈現出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場景,林盤議事廳、書屋、廣場、水池和環林盤綠道等都初步建成?!?/p>
主動助人 他是村民的“好朋友”
作為一名有10年黨齡的黨員,楊建不僅在工作上認真負責、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主動幫助群眾,在當地群眾中留下了好口碑。
元通鎮有一位青年,因為在外面務工受到打擊,開始有了消極的生活態度,回到元通之后一年多時間都在家待業。楊建了解情況后,主動找到該青年,到他家里反復開導他,還在當地一家工廠給該青年推薦了一份車間學徒的工作,解決了該青年在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兩人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楊建的鼓勵下,該青年的生活態度變得越來越積極。
元通鎮人民政府黨群辦公室主任宿慧敏這樣評價楊建:“積極向上、井井有條、謙和有禮,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
有問題就找他 他是大家心中的“能人”
“建哥,快來幫我們看看這個系統怎么用?!?/p>
“建哥,這個我們不知道怎么處理,能來教教我們嗎?”
元通鎮禹王村村委委員姜珊告訴記者,楊建在他們心目中就是“能人”,感覺有問題找到他,都能解決。

姜珊說,疫情防控期間,楊建始終堅守在第一線,工作非常細致。在搭建核酸檢測點位時,楊建協調幫助村里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
“工作成效來源于充足的準備和認真的態度,”楊建說,“社區發展工作是必須要把人和心都深入下沉,才能把工作開展好?!?/p>
楊建每天一大早就來到單位對當天的工作進行梳理,確定當天需要做哪些事。每天辦公室的工作完成后,他都會到村里、林盤里轉轉。這個過程中,他和同事們探索形成了一核引領、三向協力、三金組合、五態提升的“1335”社區發展模式。
付出終有回報。楊建真心真意為群眾辦實事,個人先后被評為崇州市2018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崇州市總工會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進職工。
記者:楊蕊荻 譚欣沂(實習)
編輯:張世海 周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