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全國其他】七月份有什么好看的展覽?(第1期)

2022-06-3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由于疫情,部分博物館閉館

大家出行前務必先通過

博物館官博、官微等渠道

確認博物館是否開放

同時做好自我防護~

>>>>本周新展

萬象涵容文創展

“萬象涵容”文創展,由甘肅省博物館主辦,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首都博物館、福建博物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聯合舉辦,集中展示近30余家博物館各館的文創精品,展出近年來全國文創產業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展廳是根據時間線分為五大主題展區,串聯歷史文脈的同時又各有文創主題特色。進入展廳就像進入一個時空隧道,穿越過歷史時間,與不同的文化元素建立一種感知鏈接,引發無限的想象空間。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甘肅省博物館一樓東展廳

境由心生——沈陽故宮院藏明清文人書畫展

展覽共分為“游歷山川”“山居雅集”“行藏在我”三個單元,每個單元的繪畫作品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旨,充分體現了古人對內心的表達和對自然境界的營造。展覽中加入了部分書法作品作為輔助展品,技法神氣充實,所書詩詞內容與繪畫作品、單元主題相得益彰。

展覽時間:2022年6月30日—2022年9月20日

展覽地點:沈陽故宮博物院

泉城清風——濟南市博物館館藏廉潔文化主題文物展

展覽以“廉”為主線,分為“修身以養德”、“托物以言志”、“廉賢以示今”三部分。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8日—2022年10月底

展覽地點:濟南市博物館一樓一展廳

偉大征程 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圖文展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2022年9月

展覽地點:濟南市博物館觀眾休閑區

“柴建方書法篆刻碑廊”拓片展

本次展覽精選柴建方書法碑廊拓片作品59幅,祝賀書法作品9幅,展現了作者對藝術的孜孜追求和豐碩成果,表達了文藝赤子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真摯情懷。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30日

展覽地點:寧夏博物館三樓臨展廳

合抱之木——河南省油畫名家邀請展

此次展覽展出的50幅油畫作品,讓厚重與匠心互鑒,歷史與當代共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展覽時間 :2022年6月30日—2022年7月24日

展覽地點 :河南博物院東配樓二樓展廳

回首百年統戰路 同心奮進新時代——洛陽市紀念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暨全市統一戰線“喜迎二十大”主題展

展覽由中共洛陽市委統戰部主辦,洛陽博物館支持,內容緊扣“回首百年統戰路 同心奮進新時代”主題,以“文字+圖片+實物”的形式,通過“百年統戰 砥礪初心”、“矢志不渝 同心奮進”兩個篇章再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統戰百年歷史征程,再現洛陽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與中共洛陽市委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歷史。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9日—2022年9月30日

展覽地點:洛陽博物館二樓10號臨展廳

熊貓時代——揭秘大熊貓的前世今生

展覽集合重慶自然博物館藏不同演化階段的熊貓化石、現生大熊貓標本和古人類化石模型百余件,以“熊貓大事件”“揭秘大熊貓”“大熊貓演化”“保護大熊貓”為敘事線索,追蹤大熊貓的演化軌跡,復原大熊貓的宗族家譜,宣傳保護大熊貓的最新成果,講述大熊貓與人類同行800萬年的科學故事。

展覽時間:2022年6月30日—2022年10月10日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北區13、14號展廳

西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項目

章犇:之境有無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26日

展覽地點:西安美術館二層4號廳

賀蘭山下——西夏文物特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30日—2022年8月21日

展覽地點:長沙博物館特展二廳

漢關墨妙——劉濤 白謙慎 薛龍春極目江天書法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4日—2022年9月20日

展覽地點:江漢關博物館二樓臨展廳

錦繡時光——清代至當代織繡藝術展

本次展覽分刺繡和織錦兩大板塊,共展出清代宮廷繡片與刺繡裝飾及織錦共46件,涉及織物、成衣配飾和鑒賞品等,作品均為錦繡藝術傳承者陳容、王瑩的收藏或作品。兩位傳承者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情懷,還采用傳統工藝創作了一批具有當代視覺圖式的織繡藝術,觀眾可從中抽繹出一條連接古今之間的經緯線。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8日—2022年7月20日

展覽地點:湯湖美術館

碧瓦朱甍——荊楚古建筑圖片展

本次展覽選取最能代表和反映荊楚地區人類文明和智慧的古代建筑遺產,進行系統整理和集中展示,主要內容分為“城池防御建筑”、“陵墓祭祀建筑”、“宗教建筑”、“書院會館”、“古塔橋梁”、“紀念建筑及其他”、“明清園”七個單元,輔之以武當山金殿、黃梅靈潤橋、秭歸江瀆廟、當陽玉泉鐵塔、鄭韶年老屋等古建筑模型、古建筑影像視頻、互動游戲等,較為全面、客觀、真實地體現了荊楚古建筑的悠久歷史、傳統風貌和保護工作成就。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7日—2022年7月27日

展覽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樓C展廳

云錦天章—孫憲山水畫展

展覽時間:2022年7月5日—2022年7月17日

展覽地點:江西省美術館一樓南廳

“物言自語”——黃月新雕塑作品個展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2022年8月13日

展覽地點:桂林美術館(桂林市七星區自由路2號)

丹心育美——姜丹書與近現代美術教育巡展·貴州站

展覽通過“丹心藝旅、”“敬廬師友”、“赤石翰墨”三個部分展出姜丹書及其師友作品、信札百余件,展示我國第一代現代美術教育家姜丹書先生的藝術創作與教育的生平成就,以及其對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影響。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5日—2022年7月24日

展覽地點:貴州美術館新館二樓

貴州油畫學會2022邀請展

本次學會邀請展誠邀貴州老中青油畫作者59位,共展出109件作品,是油畫學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邀請活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5日—2022年7月12日

展覽地點:貴州美術館新館一樓

SHOW TIME

孫瑞祥眼中的巴黎和時尚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9日—2022年7月31日

展覽地點:TAG·西海美術館

>>>>正在熱展

字途——中華傳統文化系列教育展

展覽分為“晨曦”與“風采”兩大單元。展品以遼博館藏文物為主,精選能夠體現漢字字體演變和書寫載體演進的甲骨、簋、爵、虎符、銅權、封泥、瓦當、漢磚、碑拓等各類文物,生動展示了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綿延了幾千年的發展流變。

展覽時間:2022年5月31日開展

展覽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國有祥瑞 生生不息——清宮動物造型文物展

展覽以“護佑蒼生”“寓禮于服”“鎮守殿宇”“祈福吉祥”四個單元,闡釋沈陽故宮院藏清代宮廷動物造型文物和圖案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5日—2022年9月15日

展覽地點:沈陽故宮博物院

時光記——大連博物館藏西洋鐘表展

“時光記——大連博物館藏西洋鐘表展”是大連博物館的原創展覽。展覽集結了近年來大連博物館收藏的西洋古董鐘表中的精品之作,基本囊括了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西洋鐘表的各種類型,以英、法、德、美、瑞五國所產的鐘表為代表,集中展現了西洋鐘表發展的歷史脈絡。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開展

展覽地點:大連博物館

神秘的西夏——武威西夏歷史文物展

展覽以“大夏輔郡”“西部天府”“文化中心”為主線,對西夏歷史沿革、文化、經濟、手工業制造、喪葬習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解讀,展現了西夏多元獨特的文化內涵。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大連博物館

弧矢強國——沈陽故宮藏清宮武備展

清宮武備在國家政治、軍事等眾多活動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依托皇帝對于“武功”的重視,清朝皇宮大內制造、收藏了大批兵器,它們種類繁多,工藝精湛,集冷、熱兵器之精華,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同時又具備典章制度化。展覽遴選了沈陽故宮院藏清宮武備文物,并輔以史籍資料及圖片對清宮武備作以簡明介紹。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

202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

滕州崗上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起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一樓3號展廳

片刻千載——甲骨文化展

甄選120余件甲骨等珍貴文物,展現了甲骨文與今天漢字的演變關系,讓觀者重溫甲骨文背后的商代文明。

展覽時間 : 2022年1月30日起

展覽地點 : 山東博物館二樓9-1號展廳

玉潤生香——館藏玉器精品展

本展覽選取山東博物館藏精美玉器八十余件,分為“仿古玉器”“文房玉陳設”兩部分,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絢麗多彩,精美高雅的精神世界與藝術世界。

展覽時間:2022年1月30日起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二樓9-2號展廳

山東龍——穿越白堊紀

“山東龍——穿越白堊紀”整合了山東地區的恐龍發現與館藏化石資源,采用國內先進的3D打印技術,一比一復原在山東地區生存過的幾乎所有的白堊紀大型恐龍群像,讓遠古巨獸“復活”。其中包括中國最早命名的蜥腳類恐龍——師氏盤足龍;早白堊世的標準化石——鸚鵡嘴龍;體型最大的鴨嘴龍類——巨型山東龍和有著“新中國第一龍”美譽的棘鼻青島龍等。

展覽時間:2022年2月起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18號展廳

晶·彩——探尋神奇的礦物世界

展出來自世界各地100余種、300多件精美的礦物和寶石標本。展覽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大地結晶”,從礦物的定義、分類、成因等角度介紹礦物、巖石、礦石的知識。第二單元“魅力天成”,從礦物晶體的形態、顏色、光澤、發光性等角度,展示礦物的自然之美。第三單元“無處不在”,介紹礦物在寶石、顏料、藥用以及在工業等方面的應用。

展覽時間:2022年2月起

展覽地點:山東博物館19號展廳

匠心獨運——館藏印章展開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三樓2號臨時廳

西藝東揚 盛世華彩——館藏琺瑯器展

本次展覽遴選超過50件濟南博物館館藏琺瑯器,涵蓋盒、碟、瓶、如意、碗、文房雜項等類別,年代從清代至民國,工藝包括掐絲、錘胎、畫琺瑯等,系統介紹琺瑯器的產生背景、制作工藝、造型紋飾,側重展現中國琺瑯藝術的成就與魅力。

展覽時間:2022年2月1日—2022年12月中旬

展覽地點:濟南市博物館

大唐長安——陜西唐代文物精華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7日

展覽地點:青島市城陽區博物館

TAG·新當代藝術展-啟航

此次展覽展出來自10位當代年輕藝術家及藝術小組近年來的創作,包括敖乾櫪、林奧劼、李維伊、劉昕、史萊姆引擎、童昆鳥、譚英杰、楊迪、臧坤坤、志韋。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9日—2022年7月31日

展覽地點:西海美術館

美玉如斯——中國古代玉器陳列

此次展覽展出館藏玉器100件/套,為觀眾呈現中國古代玉文化之源遠流長。其中既有位列“十大鎮館之寶”的清高宗御制和闐玉驪龍守珠瓶,也有深受觀眾喜愛的宋代青玉雕松鼠擺件、清高宗御制白玉熊、清雕花翠煙壺等明星藏品,還有鮮少與觀眾見面的清水晶鴛鴦等神秘嘉賓。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日開展

展覽地點:煙臺市博物館三樓臨展廳

迎祥納福——館藏木版年畫精品展

煙臺市博物館特展出館藏年畫精品,富貴有余、五福捧壽、慶賀春節等主題烘托出新年新氣象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8日起

展覽地點:煙臺市博物館一樓特別展廳

“歷史的記憶”臨沂老照片展

為展現百年前臨沂城市風貌、臨沂人精神面貌,臨沂市博物館特選取60余幅館藏老照片進行展出,所展照片主要由安娜·拉森女士拍攝。

展覽時間:2022年5月—2022年12月

展覽地點:臨沂孔廟 東展廳

2022耀華玻璃廠老照片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日

展覽地點: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西南園區

一品清廉 ——廉潔文化藝術展

展覽自傳統木雕花板入手,挖掘其蘊含的“廉潔”文化,創新表現形式,全面闡述“廉潔”內涵,有利于構建清正廉潔的社會環境。用展覽體現時代精神,弘揚正能量,有效發揮出“博物館的力量”。

展覽日期: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2日

展覽地點:德州市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

天涯遇海角:威海—基里巴斯文化聯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日—2022年7月3日

展覽地點:威海市博物館4號展廳

剪彩作春華——非遺雕花剪紙展

展覽時間:2022年3月17日開展

展覽地點:大同市博物館一樓臨展廳

印·象大秦——封泥中的大秦帝國

展覽展出西安相家巷遺址出土的珍品封泥86枚,展覽從“統一的秦國”“嚴謹的秦國”“高效的秦國”“藝術的秦國”四個單元,透過封泥去追尋秦時人物、城市、遺跡與故事。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9月5日

展覽地點: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二樓臨展北廳

藝?疫——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書畫篆刻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覽地點: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二樓臨展

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

“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設置“河西崛起”“五涼更迭”“交融會通”“賡續華章”四個單元,共展出文物237件(組),其中青銅器、簡牘、鎮墓罐、畫像磚、造像塔等大量文物都是首次向公眾展示。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10月7日

展覽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木本水源——黃河流域史前文明展

展覽分為共生、共融、曙光三個部分,共展出200余件(套)黃河流域史前文明代表性珍貴文物。以黃河流域歷年考古發現為基礎,通過對彩陶紋飾、生產生活工具、種植馴養的標本實物、樂舞、原始祭祀和聚落建筑的展示和解讀,探討黃河文明產生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形成場景,彰顯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在中華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9月11日

展覽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光耀金城 鏡鑒千秋——蘭州平涼館藏銅鏡聯展

本次展覽共匯集來自蘭州、平涼兩地8家博物館的146面銅鏡藏品,展覽按時間順序劃分「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四個部分,展示各個歷史時期銅鏡的風格及特點,反映銅鏡藝術發展的概貌。

展覽時間:2022年5月—2022年7月

展覽地點:蘭州市博物館

華夏之魂:河隴彩陶文化特展

本次展覽匯集甘肅省7家文博單位的逾80件彩陶藏品,以馬家窯文化彩陶為主,展現河隴地區的史前彩陶文明。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30日

展覽地點:敦煌市博物館

大漢楚王——徐州漢代楚國文物精品展

此次展覽精選270余件漢代文物,以徐州地區多座漢代諸侯王墓出土文物為主,同時輔以太原東山漢代諸侯王陵及其袝葬墓出土文物,力求從多角度解讀漢代諸侯國的歷史風貌,為公眾了解漢代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1日—2022年10月10日

展覽地點:山西博物院主館一層臨展廳

蒼穹之下:鄂爾多斯青銅文化展

本次展覽匯集山西博物院、鄂爾多斯市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等5家博物館的逾400件(套)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及金銀制品,通過三個單元呈現鄂爾多斯青銅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歷史文化價值。重點展品包括佇立羚羊形青銅竿頭飾、雙虎相擁紋銀飾件、四馬紋青銅掛鉤等。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21日

展覽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

「萬木有靈」非洲雕塑藝術展

本次展覽共呈現約200件非洲木雕作品,從人像、面具和生活用品三個角度展現非洲木雕藝術的獨特魅力,解讀其中蘊含的自然、歷史、社會、文化與藝術信息,參觀者得以領略非洲粗獷豪放、原始古樸的異域風韻。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

展覽地點:太原市博物館

山川·四季——劉寅、韓靈芝黃河主題繪畫作品展

本次展覽圍繞“黃河風景”、“黃河文化”、“黃河精神”三個方面展開,在展覽中劉寅、韓靈芝通過他們的作品為大家呈現出諸多色彩靚麗的自然景觀和端莊豐盈的歷史文化,在現代生活中梳理出河南特有的黃河美學精神......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日—2022年7月3日

展覽地點:鄭州美術館新館 第七展廳

絲路琉光——從地中海到長安的古代玻璃藝術

此次展覽西安博物院以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所藏的325件(組)世界古代玻璃器為基礎,結合古代長安地區出土的玻璃制品,整個展覽分為“玻璃藝術的形成與發展”“玻璃藝術的變革與飛躍”“絲路玻璃的交流與交融”三個單元,通過玻璃藝術的發展歷程,介紹了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玻璃藝術的發展特點。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西安博物院臨展廳

流風遺躅——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展

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128件(套)精品文物將精彩亮相,其中包括青銅當盧、青銅博山爐等8件首次外展文物,從海昏侯國、劉賀世家、劉賀墓葬等多維度解讀了2000多年前的西漢文明。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10月11日

展覽地點:秦始皇陵博物院

流風遺躅——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展

“流風遺躅——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展”分為豫章海昏、王侯威儀和儒風南阜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漢豫章郡、海昏侯國和劉賀世家三個單元組成。第二部分由車轔馬嘯、禮樂宴饗、衣妝盛飾、堆金聚幣和閑情雅趣五個部分組成。展出海昏侯國遺址出土珍貴文物148件,展品中青銅當盧,鎏金青銅當盧、筒形青銅器、青銅量、青銅博山爐、青銅劍等8件珍貴文物剛剛修復完成首次對外展出。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10月11日

展覽地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刻圖化民——明清石刻線畫中的信仰世界

此次展覽精選明清時期石刻線畫拓片67種,涵蓋民間傳說、名人繪畫、忠義形象、歷史典故、圣賢思想等內容,分為刻圖畫、宗教畫、寓意畫和風俗畫等多種類型,展現出人們期望通過刻畫圖像來祈愿美好生活、除災興邦、闔家歡樂的樸素信仰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陜西地區的文化底色,映射出地方治理思想與刻圖立碑的因果關系。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9月17日

展覽地點:西安碑林博物館

“養浩然之氣 蘊書香交大”主題巡展

該展覽是學校首次以“讀書”為主題的綜合性展覽,由黨委宣傳部、工會、圖書館、出版社、博物館聯合發起,校內十余家單位鼎力支持,百余名師生積極參與。整個展覽以展示政治文化、學術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為主線,通過六大板塊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交大讀書人的擔當、作為、情懷、境界和精氣神。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5日開展

展覽地點: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

疏離——趙佳個展

此次展覽展出了藝術家趙佳最新創作19余件油畫作品。

展覽時間: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16日(延展)

展覽地點:西安美術館二層4號廳

洛陽考古百年

此次“洛陽考古百年”成果展以考古工作為切入點,回顧和總結了洛陽考古百年發展歷程,分為“百年歷程”“百年考古成果”“百年利用”三大板塊,參展文物近400件(套),全面展現了洛陽考古人在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和演變、早期國家誕生、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開展

展覽地點: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

展覽時間:2021年5月18日開展

展覽地點: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

梵相東成——陜西咸陽成任村東漢金銅佛像特展

本次展覽,首度將這一考古發掘成果面向大眾直觀展示,充分提煉相關科研成果,全方位解讀成任村東漢金銅佛像的年代確認、形制特征、鑄造工藝、歷史地位與重要價值,并以小見大深度呈現其歷史背景。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0日起

展覽地點: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考古陳列館廣場臨展廳

絲路丹心——黃文弼與絲綢之路

此次展覽通過大量的歷史照片、檔案資料以及黃文弼生前采集的文物、使用的考察物品,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絲綢之路考古的重要開創者,被譽為“西北考古第一人”的黃文弼先生的生平履歷和主要成就。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5日開展

展覽地點:西北大學博物館

光耀金城 鏡鑒千秋——蘭州平涼館藏精品銅鏡聯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9日—2022年7月

展覽地點:蘭州市博物館

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29日

展覽地點:湖北省博物館

“非遺所思”2021華夏獎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創意設計邀請賽優秀作品展

以中華文化傳承為宗旨、以美學價值和設計創新為考量、以兩岸青年非物質文化交流為方向,共遴選出二百余件優秀作品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展出。

展覽時間:2022年1月25日起

展覽地點:辛亥革命博物館

文物藏品中的英雄武漢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6日開展

展覽地點:辛亥革命博物館

萬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

展覽以敦煌石窟考古工作為主線,由絲路漫行、燦爛佛宮、百年回顧、重讀歷史、歷程、校院聯手等單元組成,共展出包括莫高窟經典復制洞窟、壁畫臨本、莫高窟窟前及北區石窟遺址發掘出土的院藏珍貴文物在內的展品160多件/套,多數文物為首次走出莫高窟。展品還包括20世紀初至40年代老一輩“莫高人”的手稿、洞窟調查記錄等展品20余件,高保真數字化壁畫復制品等輔助展品40余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與觀賞價值。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9月18日

展覽地點: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

天地一洪爐——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本次展覽由“礦冶之城、礦冶萌芽、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采礦技術、冶煉技術、生產工具、銅的去向”七個單元組成,共展出陶器、石器、銅器、鐵器、木器等各類文物50余件,通過展示銅綠山古銅礦先秦時期的工業文明和青銅時代的輝煌成就,反映了我國古代先進的采冶技術,揭示了中國青銅文化的淵源和發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3日—2022年8月10日

展覽地點:江漢關博物館

虎躍龍翔——中國虎文化百館聯展

本展覽通過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圖片,綜述中華虎文化豐富的內涵和輝煌歷程。

展覽時間:2022年1月26日起

展覽地點:江漢關博物館底層大廳

武漢2022——史金淞個展

此次展覽是對史金淞36年的藝術歷程的梳理,但并非是藝術生涯的句號,而是新的起點。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8日—2022年7月19日

展覽地點:武漢美術館1、2、3號廳

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族珍寶展

本次展覽由鄂州市博物館與撫州市博物館聯合開展,展出南城益藩王墓出土的部分藏品257件,內容涵蓋金飾、頭飾、服飾、配飾、生活用品、宮廷陳設等多個方面。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6日—2022年8月

展覽地點:鄂州市博物館

花鋪蓋—中國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展

本次展覽,分為歷史沿革、織造設備、題材分類三個單元,將展出40余件(套)與土家族織錦相關的藏品,通過十余塊圖片展板,多角度、全方位向觀眾展示了土家族傳統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本次展覽至7月10日結束。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0日—2022年7月10日

展覽地點:陳獻甲宗祠

曾經巴楚—“宜荊荊恩”城市群博物館聯盟青銅文物特展

展覽以“宜荊荊恩”四地三個諸侯國歷史文獻的梳理為基礎,展出包括宜昌萬福垴、京山蘇家壟、沙洋左冢、荊州雨臺山及巴東東瀼口等重要遺址出土青銅文物百余件,彰顯“宜荊荊恩”城市群共通、共建、共享的歷史文化基因,助推“宜荊荊恩”城市群博物館聯盟成為聯結長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展覽時間:2022年6月3日—2022年8月3日

展覽地點:宜昌博物館2號臨展廳(三層)

至純至美——湖南省博物館藏單色釉瓷器展

本次展覽遴選逾200件湖南省博物館館藏單色釉瓷器,按類別分為青瓷、白瓷、青白瓷、黑瓷、褐瓷、綠瓷、紅瓷、黃瓷、藍瓷九個部分,講述瓷器釉色裝飾的發展歷程,展現瓷器釉色里的中國色彩。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30日—2023年12月30日

展覽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無限佳麗——明清人物畫中的文學與女性形象

展覽將展出我館與長沙大觀倉藝術博物館所珍藏的各類文物展品120余件(套),涵括書畫、青銅、陶瓷、刺繡等諸多品類,其中湖南省博物館參展展品30余件(套),長沙大觀倉藝術博物館參展展品90余件(套)。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3日—2022年10月30日

展覽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發·現——長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禮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8日—2022年10月8日

展覽地點: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

首屆重慶市中國畫小品展覽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3日—2022年7月3日

展覽地點:重慶美術館2-4號廳

藝術“家”——陳彧君個展

此次展覽共12個篇章,呈現110余組繪畫、拼貼、裝置、雕塑,輔以文獻、手稿、影像等媒介,以其工作室23年間的12次遷移為空間敘事線索,盡可能全面的呈現藝術家20多年來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實踐。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5日—2022年9月11日

展覽地點:龍美術館(重慶館)重慶江北區江北嘴聚賢巖廣場9號 國華金融中心1F

【重慶站】中國航天文創CASCI

官方藝術展 丨 《漫無邊界》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0月16日

展覽地點:中國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八一路99號大都會 東方廣場1F

一支鉛筆誕生的世界:動漫原畫特展

本次展覽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合作組織,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的248件世界經典動漫作品首次登陸蓉城。展覽立體呈現了全球化視野下,20世紀以來的動漫發展歷程,重溫世界經典動漫中引人入勝的人物設定、故事情節及各國創作者們相互影響,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之路。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7日—2022年8月28日

展覽地點:成都博物館 三層臨展廳

五代梟雄 千年遺珍——寶雞大唐秦王陵出土文物展

本次展覽為大唐秦王陵出土文物離開寶雞的首次外展,共展出58件(套)出土文物,包括磚雕、銅器、瓷器、陶器、鐵器、石器、銀器等類別,通過「千年遺珍」「瑰麗磚雕」「大唐秦王」「岐蜀之爭」4個單元,介紹大唐秦王陵的考古發現,再現晚唐五代的歷史文化風貌。

展覽時間:2022年2月20日—2022年7月20日

展覽地點:成都永陵博物館

AC青年藝術推廣計劃第四期

《無用之人》李隨唐個展

在本次展覽《無用之人》中,受邀藝術家李隨唐將繪畫和裝置相互結合,通過極具張力的線條、大膽的色彩運用,描繪了他的精神世界。作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身邊友人相關的細節和無聊的瑣事,用最貼近自我風格的表現方式記錄創作,希望給予觀者更多的聯想思考。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8月11日

展覽地點:成都市成華區仙韻一路188號AC CUBE

遇見浮世 入夢江戶 日本浮世繪的畫派與畫家

價值過億的浮世繪真跡首次重磅登陸成都,大英博物館收藏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喜多川歌磨與九大名家代表作120件原版畫一次看夠。

展覽時間:2022年5月26日—2022年8月7日

展覽地點:遇見博物院(成都高新館)

一切為了人民——中國美術館藏版畫作品展

展覽中展出的100件作品,是從中國美術館館藏版畫作品中甄選并高清復制后,贈送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永久保存與陳列。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5日—2022年7月15日

展覽地點:延安魯藝舊址

美在民間——中國美術館藏木版年畫作品展

展覽精選中國美術館藏全國各地經典木版年畫作品近百幅,涵蓋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等代表性年畫產地的佳作,內容包括門神、戲曲故事、美女娃娃等傳統題材,以及一部分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富有時代性的新年畫作品。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5日—2022年7月15日

展覽地點:延安文藝紀念館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組織長江流域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107件/組文物,其中包括55件/組一級文物,展覽從“巴蜀并輝、群雄競華、多元一體、天下歸一”四個部分,系統展示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歷史光輝和璀璨成就。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2日—2022年8月12日

展覽地點:福建博物院

巍巍協和 大德是欽——1916-1951年的福建協和大學

展覽時間:2022年1月25日起

展覽地點:福建博物院10號展廳

蠻石無言——識通古今·福建考古石器展

展覽時間:2022年1月25日起

展覽地點:福建博物院1號展廳

聲聲慢 心弦動——福建古代音樂文物展

本次展覽集中展示福建省內五十余家博物館、藝術院團及相關單位收藏的兩百余件(套)文物、資料,為觀眾打開福建古代音樂世界的大門,呈現出傳統音樂藝術的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9月15日

展覽地點:福建博物院5號展廳

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60周年——海峽兩岸鄭成功史跡展

本展覽通過120張圖片和52件(套)文物,力求回溯并呈現鄭成功赤膽忠心的愛國情懷和浩氣長存的英雄氣概,激勵后人見賢思齊,慷慨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年18日

展覽地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三樓臨展廳

花鋪蓋——中國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展

本次展覽共分為“歷史沿革”“織造設備”“題材分類”三個部分,精選50件土家族織錦西蘭卡普,圖案豐富,涵蓋動物類、植物類、器物類、幾何類、吉祥意象類、天象地屬類、民俗類等圖案紋樣。

展覽時間:2022年6月8日—2022年8月7日

展覽地點:廈門市博物館 體育路主館二樓臨時精品廳

紅色回響——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東征漳州紅色標語展

據不完全統計,紅軍進漳期間,在漳州地區有紅軍標語約8處138條。讓我們走進展覽,現場感受豐富多彩的標語和歷史文物,感受紅軍進漳的偉大勝利和歷史榮光。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0日開展

展覽地點:漳州市博物館 二樓沈柔堅廳

古冢記憶—西夏陵出土文物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覽地點:漳州市博物館

瓷韻——德化陶瓷專題展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覽地點:泉州市博物館一樓展廳

晉江市博物館館藏當代書法名家作品展——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晉江市人民政府2006年“首屆全國中青年名家百人藝術書法展”重展之一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9日—2022年7月19日

展覽地點:晉江市博物館二樓2號展廳

冰玉匠心:明清德化瓷器展

本次展覽匯集約100件福建博物院與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德化瓷器,呈現德化白瓷玉潔冰清的胎釉質感與獨具匠心的造型藝術。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7日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新館五樓

南·方——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此次展覽選取100余件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及原始瓷器、陶器,分為新干大墓、禮樂江南、精銳之師、宜居之地、商之南疆五個部分,通過通俗易懂的展覽語言、多樣的展示手法,生動形象地向觀眾呈現3000年前長江以南贛江流域一個擁有完備禮樂制度、強大軍事實力及繁榮社會經濟的古老方國,為觀眾呈現一幅精彩的商代南方文明圖景。

展覽時間:2022年5月31日—2022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安徽博物院新館二樓

畸人青藤——徐渭的故事

本次展覽分為畸行、畸文、畸藝、畸人四個部分,以圖文生動講述徐渭的生平事跡及其在書畫、文學、詩歌、軍事、戲曲等諸多方面的輝煌成就;以一件件書畫作品展現徐渭在書法、繪畫領域的獨特風格和藝術造詣。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25日

展覽地點:安徽蚌埠市博物館

片瓷吉語——吉州窯遺址出土瓷片展

本次展覽將陳列1980年以來吉州窯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出土的各類瓷器、窯具標本,從釉色、裝飾、造型及工藝等角度帶領參觀者感受吉州窯陶瓷的魅力。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中國吉州窯博物館

尋·虎——小鳥虎兒童主題展

展覽通過核心展品“伏鳥雙尾青銅虎”及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文物,揭秘“小鳥虎”的前世今生,感受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神秘與江南青銅王國的輝煌。融合藝術創作、現場操作、多媒體展示等多種交互形式,打造集歷史、藝術、公益、文創于一體的多元展覽,在豐富多彩的體驗中,點燃好奇與求知的火花。

展出時間:2022年6月1日—2022年8月31日

展出地點:江西省博物館三樓4號展廳

氣韻縱然五百年——天津博物館藏明清繪畫精品展

展覽薈萃明清兩代11個經典畫派,88位畫壇名家78件(套)繪畫精品,大家云集、群英薈萃,時間跨越明清兩代,展現五百年來的筆墨風華。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8月18日

展覽地點:江西省博物館 四層9號展廳

胸懷萬壑 山高水長——梁書、梁西江書畫傳承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1日—2022年7月3日

展覽地點:江西省美術館

妙想天開:米芾的書房——襄陽市博物館館藏書法拓片展

本次展覽為贛州市博物館與襄陽市博物館聯合舉辦,集中展示53幅襄陽米公祠碑刻拓片,展現米芾眼中屬于宋人的詩情畫意與生活情趣。

展覽時間:2022年3月15日開展

展覽地點:江西贛州市博物館

春誦夏弦、書聲瑯瑯——百年老課本展

此次展覽通過“傳統蒙學、經學課本”“清末、民初的新式教科書”“革命老區、邊區與戰時教科書”“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教科書”四個部分,共展出300余件百年老課本和近代教育文物。自清末至當代,種類齊全、自成體系,其中有許多精品、孤本,彌足珍貴。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1日—2022年7月30日

展覽地點:撫州市博物館四樓交流展廳

王的地下宮殿——河北漢代王室文物展

展覽時間:2022年6月21日—2022年9月21日

展覽地點:南寧博物館一樓特展廳(一)

絲路·家園——館藏當代書畫精品展

本次展覽作品精選出我國及俄羅斯、朝鮮等國當代書畫藝術精品近百幅,有油畫、國畫、水彩畫、書法等,既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又有濃郁的人文風情,展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交流與文化交融。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覽地點:南寧市博物館 一樓 特展廳(二)

物言自語——黃月新雕塑作品個展

展覽時間:2022年7月1日—2022年8月13日

展覽地點:桂林美術館(桂林市七星區自由路2號)

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先驅——張謇

展覽由“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實業救國 敢為人先”“經營鄉里 澤惠后世”“精神不朽 豐碑永鑄”四個單元組成。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圖片展示張謇以大生集團為核心,興辦的一系列實業、教育、醫療、慈善、公益事業及營建“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的成就。

展出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出地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

讀城——大美北京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8日

展覽地點:西藏牦牛博物館

你好,見字如晤

展覽時間:2022年5月21日—2022年7月31日

展覽地點: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江東新區言藝術館

向海而興——15-19世紀世界航海文物展

以15至19世紀五大洲,200余件/套世界航海文物。展示新航路開辟中的跡象,從人物、科技、戰爭、貿易、文化等方面再現源遠流長的航海歷史。

展覽時間:2022年4月19日開展

展覽地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

絢彩中華——侗族服飾文化展

本次展覽,我們從中國侗族服飾眾多的款式中挑選出較為典型的86件套共175件展品,包括男女盛裝、便裝、中老年服飾、童裝和精美繡片、紡織品、銀飾品等進行展示。

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2022年7月17日

展覽地點:貴州省民族博物館4樓B、C臨展廳

裂變——數字藝術的全球化浪潮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9日—2022年8月31日

展覽地點:貴州省博物館負一樓6、7號展廳

映趣一貴州名家花鳥作品展

本次展覽將展出六十七件貴州知名畫家的花鳥畫佳作,集中呈現了王振中、譚滌非、劉定一、翟啟綱、包俊宜、王小竹、查曉、高軍、徐飛和冉茂列等諸位先生的代表名作。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9日開展

展覽地點:貴州省民族博物館

貴州美術館100幅典藏版畫精品展

此次展覽是“典藏活化”系列展覽的開端,典藏部從這些收藏作品中篩選出了100件版種齊全、風格各異的版畫精品,打造一場屬于版畫精品的盛宴。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6日—2022年7月17日

展覽地點:貴州美術館新館三樓

從皇帝到公民——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

該展覽為大型編年體式歷史人物展,共展出文物104件套、歷史圖片近300張,以溥儀的一生為脈絡,分為“末代皇帝”“天津寓公”“偽滿皇帝”“特殊戰犯”“普通公民”五個部分,真實地展現了溥儀從清朝末代皇帝、偽滿傀儡皇帝、戰犯到被改造成為新中國公民的傳奇經歷。

展覽時間:2022年1月23日起

展覽地點:云南保山市博物館

原標題:《【全國其他】七月份有什么好看的展覽?(第1期)》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如皋市| 吴江市| 新竹县| 荔浦县| 双城市| 巫溪县| 柳林县| 淮滨县| 邛崃市| 始兴县| 小金县| 若尔盖县| 怀来县| 明水县| 夏津县| 天门市| 团风县| 永平县| 五家渠市| 方山县| 棋牌| 望都县| 丹寨县| 刚察县| 甘孜县| 高密市| 长乐市| 文水县| 德江县| 开平市| 龙游县| 大名县| 涞水县| 久治县| 加查县| 济阳县| 忻州市| 澄江县| 广昌县| 化德县|